沙龙活动:溯——沿旧时光漫步
活动详情:
时间:10月26日下午2:30-5:00
地点: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2011号深南道68号T1座42楼4211室CHYPRE西普香水沙龙(湖贝地铁站A出口往前100米)
费用:298元每位,包含一杯饮品及超过20款经典香水试香,同时讲述与分享每款经典香水背后的故事。
报名方式:请添加客服微信15012989909,备注“溯”,进行报名。
其他:因为座位有限,目前只能容纳不超过8位客人,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咬咬的话:
在CHYPRE的第一场主题沙龙里,我们邀请大家对气味的发展进行一次追溯,从遥远的百多年前,到现在在身边的咫尺,聊聊看气味是怎么影响我们生活的。
下面这篇文章,希望能成为这个沙龙的楔子,我们的分享也会跟随文章的顺序进行,参加的童鞋们可以当作预习一下。
文章并未提到具体的香水名字,分享中我们会按年代囊括不少于20款的经典香水与大家一同感受。期待能和更多的朋友分享气味的故事。
香水,荟萃了无数充满诱惑的词汇于一身:浪漫、欢愉、激情、爱和欲望……它迷人的气味,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无声无息的伴侣。我们回头寻看,真正的现代调香发展到现在,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从最初单纯的模仿花香,发展到以气味建筑起一个故事和情绪,与各式各样的分子打交道,香水承载了无数的回忆,我们或许能从这些富有时代特征的气味里,窥探到一些有趣而奇妙的历史信息。
在现代调香诞生之前,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调香师们并不热衷于使用新的材料。当时的妇女们通常使用的是沾染了花水的手帕、手套、扇子或者信笺,当时最受欢迎的便是茉莉和玫瑰的香气。那些比较重的诸如琥珀、麝香、橙花和晚香玉的气味,是被禁止的。即便是贵族,一旦穿着这类型的香气出门,也会被评头论足。

那个时代,玫瑰便是玫瑰,茉莉便是茉莉,真实而简单的香气是19世纪的主题。而波德莱尔却在19世纪中叶的时候播下了一枚种子,他说:“距离在颜色的哲学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便是象征主义,感知而并非还原,而印象便是作品应该呈现的结果。
后来法国出现了颓废主义文学,以法国作家于斯曼的作品《逆流》为代表,故事的主人公热衷于阅读波德莱尔的诗歌,将自己圈在小天地里,进行着香味和声音的混合实验。这部作品不仅震撼了当时的欧洲社会,也影响了包括王尔德和普鲁斯特这些著名作家。

文学思潮的变化,伴随着化学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促使科学家和调香师开始从自然界寻找材料,提取了带有气味的物质,并开始合成它们。
基本上调香里的一些标准性原料,都是在20世纪初成功合成的,化学家在分析自然的同时,推出的新材料也使得调香师的创造力得以解放。但是由于这些合成香精太多单一,气味通常强烈而粗粝,于是香精公司开始调配自己的基香,类似“琥珀”这样的香型,便是诞生于此时,这些基香就是20世纪香水的雏形。
在这个被称为“美好年代”的时光里,欧洲的上流社会生活富足而浪漫,文学和艺术得到很好的发展,香水的品牌和产品开始不断涌现,风格上也保持了同样浪漫而丰富的特征。从这时开始,人们尝试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气味。1882年,Fougere Royal诞生,这是合成材料第一次应用在香水里,而这一次应用,打开了现代调香的序幕。


美好年代的女士不需要工作,只需要在家里享受人生,那时候的香水集中于东方花香调,风格浪漫,并且引人遐想。然而这个美好年代并不长久,还未准备踏入20世纪,便被一场战争打破。作为分水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香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状态。战后女性亮相职场,开始有了可支配的财产。配合这个转变,香水从浪漫抒情东方花香调,更多地转变到富有力量感的西普香调上来,而香水也成为了女性解放的象征。

在咆哮的20年代,工业化浪潮带动了民众旺盛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品牌也在这时候推出香水,他们更懂得女性的需求,把香水变成了装饰品,让它成为了所有非需品的精华集合。

好景不长,时间来到30年代,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全球进入大萧条。但其实财富依然掌握在富人手里,他们购物欲并未退减,反而朝更“精品”的方向发展,像香水这样的“降级”消费品更是随便买买买。这一个10年,受美国品牌Elizabeth Arden和疯狂的意大利设计师Elsa Schiaprelli影响,高级香水的注意力从内容转移到瓶子上来,许多有趣的瓶子设计被用在包装香水上。1936年的法国人民阵线成立,为了满足这些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工人阶级的需求,其他的香水衍生品开始兴起,带有气味的、须后水、洗发水、太阳油、爽身粉满足了普通民众的日常需求。

人民阵线的成立,并未阻止法西斯主义的步伐,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欧洲作为主战场,许多的时尚品牌和香水沙龙被迫关闭,远离战火的美国成为了香水的主要产地。直到40年代的后半叶,香水的重心才再次回到法国,也伴随着回归的高定时装,登上盛大的舞台。

大概是悠长的战争让人想回到和平年代,50年代人们热衷的香水依然是过去的一些经典作品。若要为当时新出的香水寻找一个气味主题的话,那大概便是铃兰,这个象征幸福的花卉,也被品牌包装成能带来幸运的香水,提醒人们珍惜幸福时光。男士对于气味的需求开始被重视起来,香根草以严肃而优雅的特点,渗透进了不止限于香水的男士盥洗用品市场,它的火热程度甚至蔓延到了女士香水里。

时间来到60年代,这个摇摆的年代显得浮躁不安,许多的小品牌从时装步进香水的殿堂,并且有一部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老品牌则挖空心思才能延续自己辉煌的成绩。社会上,苏联与美国的冷战进入高峰,军备竞赛甚至上升到外太空阶段。人们对太空的幻想延续到时装上来,未来感和科技感成为潮流,香水里也开始呈现这前卫的风格。另一个影响深远的风格便是超短裙,带着解放女性身体的概念,为女权运动推波助澜。女性开始穿着男装,相较之下男性的服装软化下来,男性开始留长发,鲜艳的颜色也开始步进男士的衣柜。有的香水开始在性别上模糊不清,成为男女都可以使用的中性香水。

上一个10年的社会问题,来到70年代愈加严重,在摇滚乐的催化下,迷惘同时带着理想的嬉皮士诞生,美国青年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反叛。而香水的生产也开始“觉醒”,转变到立足于市场分析的创作中。第一款以生活方式进行包装的香水便诞生于这个年代,通过支持女权主义,加大广告的投入,让香水开始真正走下神坛,第一次真正步向普罗大众。

随后香水到80年代进入了井喷时期,它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包含了文化、音乐、时尚和艺术的综合体。如同当时盛行的健美运动一样,爆炸性的香气仿佛也被肌肉武装起来,浓墨重彩的香气分别在欧洲和美国都占领了高地,这些香水教育当时的女性,不要只用只言片语表达自己,应该勇敢站出来。另一边厢,男士香水也开始向肌肉感靠拢,大量的广告里都可以看到健壮的男士,致力于展示自己的肌肉,试图吸引女性或者男性进行购买。另一边,通过上一个10年里洗涤剂的应用,人们开始接受了干净的气味,这个极端演变成简单、线性的香气,并且在男香中开始悄悄流行起来。

90年代开始,市场开始迎合新世代,年轻人容易被说服,但是忠诚度却不高,品牌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受当时追求本真的食品革命影响,香水的制作也开始被要求回归到自然上来,一些名字简单的香水开始流行,简单的花果和茶香被人们喜爱,也开始为东亚这个新市场所接受。当然也有与之不同的文化对抗,法国香水便以浓烈厚重的美食香气,试图在简洁清爽的90年代杀出重围。

在20世纪的末端和21世纪初,美国和法国共同分享了香水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主流的香水风格也开始逐渐形成,也开始出现雷同。新的产品不断推出市场,但是产品的寿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包装噱头化、产品意识化、口味制式化变成了既定的模式。而小众香水便在这时应运而生,人们试图回归到脱离市场调查的,从心出发的创作当中。
2008年,IFRA开始发出关于限制橡树苔使用的提议,由此人们开始寻找实现西普香气的新模式,以广藿香和香根草这一类阴沉厚重的香材,搭配花或者果香,从而催生了被称为“粉红西普”的香气类型,在市场上占领了高地。

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越来越受重视,这些新型的消费者钟情于清爽的香气。配合不同的合成香精,这些作品舍弃了老香水里醇厚丰富的侧面,为清爽提供了稳定和悠长的留香。合成香料每年都在更新,其中合成的龙涎酮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到后期甚至发展出只用一种合成材料便完成调香的“非香水”。一切仿佛又回到百多年前,我们只使用花水作为香水的时候,不同的是这里花水变成了合成香精。
随着信息大爆炸让全球的联系更为密切,香水发展到现在,产品的发展和流动也越来越呈现出地域化。同时也朝着千人千面的方向进发,不同的产品都能在不同的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受众。
清爽的、重口的、复古的、现代派的、意识流的、概念化的,这些包含了许许多多信息的香水,最终会朝哪里走去,也许无人可知。
To be contin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