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毅说 | 富足人生从这里开始
大概是在2018年3月份的时候,我在北京遇到了樊登老师。大家一起聊我准备创办的创新儿童教育(爱问教育),我和樊登老师说我准备用财商开启我的幼儿教育事业,我的观点是,花钱就是赚钱,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思维定式,从口袋里掏每分钱都如此。樊老师听完后他跟我说:“我觉得你说的,挺像《富爸爸、穷爸爸》那本书里的富爸爸哎,不过更有中国特色。你就是中国版的富爸爸!”

《富爸爸、穷爸爸》里的富爸爸?那可是我的财商启蒙老师哎。要是没有看到那本书,我肯定不走创业这条路,也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啊!”
我是国内读《富爸爸、穷爸爸》最早的那批人,我读的是英文原版的。1998年,我从老东家离职,后来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EMBA。当时EMBA还是个新生事物,我就是想上EMBA镀镀金,然后端“金饭碗”去。
但离职风波一直影响着我。因为是老东家和另一家企业并购,人家不要我了。我想不清楚,我一毕业就到了那家企业,辛辛苦苦地干了六年,还是佛山市的技术标兵,怎么说不要我就不要我了呢?这让我有一种世事无常的迷茫感,我不知道后面再去其它企业,类似的事情还会不会发生?就在这个迷茫阶段,我遇到了财商启蒙老师——《富爸爸、穷爸爸》,第一次看,我真的很激动,翻完后意犹未尽,我又挑重点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我失眠了,整整一个晚上,我都在反复思考书中的道理,真的有茅塞顿开之感。我开始考虑不同人生方式的自由程度、杠杆效应和风险性,我开始评估未来要打拼的“事业”究竟是一项“资产”,还是一项“负债”……它断了我找个大企业、打拼升职的想法,而是选择了一条创业之路!
尽管98年的时候,我被一些朋友拉着,到一家香港老板组建的创业公司里做事。但直到读完这本书,懂得了财商道理后我才对这份工作真正上心。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还给大老板当司机拎包,贴身紧随学习怎么从无到有把企业做起来。这段时间,我连续参与了创业两次,两次都失败了。但这两段“学徒”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的财商一点点通过实践去提高。如果说《富爸爸、穷爸爸》给我打下了财商的根基,那么创业实践,包括投资实践则让我形成了自己的财商模型和方法论。

财商是影响到一生幸福的重要能力,但几乎没有人教我,财商也是童子功,越早接触越好。因为这是一门实践课,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犯错误,再从错误中学习,才能把外面的大道理变成自己的思维,进而变成自己的习惯。我很庆幸,在29岁那年读到了这本书,如果是39或者49,可能就已经失去了改变的勇气了。
其实,财商将贯穿我们整整一生,不管是考大学时选专业,还是毕业时做职业规划,还是买车买房,甚至是养育小孩,都需要财商思维。把财商仅仅看成理财,那真的是太狭隘了!
我是传统制造型老板出身,选了一个不是很好做的行业,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因为懂财商,所以能够把握时代的机会,找到隐形冠军市场、抓住国内消费经济崛起机会,做粉丝经济,做教育,我打通了不同维度的世界,拿着高维世界的武器在低维世界里拼杀,拿着多维的武器和单维的对手互怼,所以在时代的变迁中不但活了下来,还活得不错。这套思维模型,本质上就是一种财商思维。
财商也有时代性,也需要与时俱进。今天,最重要的是相信年轻人,我有个“年轻人三定律”:1、凡是年轻人(比我小15岁以上)普遍喜欢的就是对的;2、自己尽量和年轻人保持一致;3、如果年轻人错了,按照第一条处理。最近一年我开始玩抖音、深度玩,如果不玩这个,我可能真的就看不懂这个时代了。
在《非对称思维》这本书中,我想和大家分享,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我们该怎样花钱、识人和做事,怎么抓住机会,过好富足人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富足的人生需要高财商的加持。希望年轻人能及时补上这一课,给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机会;希望更多的父母能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富足能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