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烈的音乐专辑》丁海寅&金高银再度携手,突破爱情片新模式
导演言:《柳烈的音乐专辑》是随着岁月的变化,两位主人公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的,是最终完成一个比过去更好的状态、关系、内心世界的结构。音乐风格也没有沿用反复使用同一主题曲刺激观众的形式。
《柳烈的音乐专辑》一个不起眼的名字,第一感觉是一个叫柳烈的人的音乐作品,没想到居然是一部爱情片,还是一部让人脸红心跳,回到恋爱感觉的复古爱情片。
11年的爱情长跑,从1994年到2005年,随着时代的变迁,两个曾经懵懂、怀揣梦想与美好的青年,在偶遇、失去联络、再次偶遇又离别,在失望与希望中逐渐成长的爱情故事。
你说它是一部怀旧音乐电影也不为过,因为通篇都是柳烈这个电台主播的音乐,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看完之后,有种《请回答1988》的感觉,不知道看过的朋友有没有这种感觉。
同样的年代时间线,同样的音乐偶像,复古的T恤,老旧的收音机,摩托罗拉的手机,善良勤劳的人们,单纯的人与人的关系……

没有矛盾冲突的激烈情绪发泄,没有高潮迭起,就是一部平缓的温馨的爱情片,特别适合秋意微凉,阳光和煦的下午静静的品味的一部电影。
跳脱的叙事方式,颠覆观众对韩国爱情片的刻板印象
所谓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韩剧给很多人的刻板印象大概就是狗血爱情剧,车祸、失忆、花痴、灰姑娘和王子等词语,所有现实中不可能出现或是微乎其微的爱情故事,都能在韩剧中找到存在的可能。在很多人看来,韩剧就是给花痴女看的毫无现实意义的电视剧。
但是这两年,韩剧的改变和突破让很多国内观众大跌眼镜,其类型片的发展速度也是超高速的节奏,《釜山行》、《寄生虫》、《隧道》、《流感》……各种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反映政府腐败、财团勾结、人性丑恶等作品逐渐将韩剧的档次提升了不少。
甚至在爱情电视剧的改变上也超级大胆和突破。《来自星星的你》里面都教授与女明星的爱情,《鬼怪》里面中了诅咒的鬼与人类的爱情,就连今年热播的《春夜》这种爱情片也不再是单纯的男女爱情,更多的还是对于深层次和年轻人的爱情焦虑等问题来探讨。
这部《柳烈的音乐专辑》讲述的是两个人如同广播节目中流淌出的歌曲般偶然相遇,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交错,爱情在这一过程中萌芽的故事。

不同于传统爱情片的地方在于,将爱情故事拉长到11年,融入时代物件、梦想与现实,对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刻画的很细腻,三次的偶遇,像命中注定一般,将两个人牵到了一起,有种《春夜》的描绘爱情的风格,也有种几米漫画《向左走向右走》的主人公一样的遇见。
"错的人迟早会走散,而对人的早晚会重逢",像城市里大多数人一样,一辈子可能都不会认识,但是却生活在一起,而人生又会有很多巧合,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也会有交汇的一天。
片尾的留白,也算是给了观众无限的遐想,可能很多年轻观众对于这样一个结局会觉得困惑,要不是圆满,要不是分手,总得给个结论吧。但是导演就是这么任性,既不想落入俗套,也不忍心拆散一对恋人。
爱情的本质,是心动还是适合?
片中对于金高银饰演的女主美秀有一个很大的抉择,那就是选择丁海寅饰演的令自己心动但是不安的男主贤宇,还是朴海俊饰演的高大帅气多金阳光的代表呢?
但是导演直到最后都没有将美秀的选择告诉观众,或许这也是留给观众的谜题吧。
很多人或许会选择代表吧,至少小影会吧。
“IMF”本来只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英文缩写,但对韩国人来说,它却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标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使韩国经济陷入严重危机,当时韩国的外汇储备只剩下可怜的39亿美元。为渡难关,政府不得不在当年11月向IMF申请了紧急救助贷款,代价是韩国的经济政策必须接受IMF的干预和监督。从此,韩国进入了一个“IMF时代”。接下来的岁月里,货币贬值、企业破产、公司裁员都给韩国人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在经历了韩国97年至98年的IMF,失业潮带给人们的恐慌和无助,在经历了一腔热血的才华,却只能在嘈杂的印刷厂度日的低潮期,谁都会选择一个可以给自己带来富裕生活,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的爱情吧,毕竟我们都是渴望活在阳光中的人吧。

而贤宇是一个拥有复杂过去的人,一个不愿意面对的沉重的过去,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还有10年间时时会打扰自己正常生活的朋友们。而朋友们的打扰,在不断的冲击和考验着两个沉重的人的脆弱的爱情。

恋爱的美好是否能抵得过现实的考验,两个沉重的灵魂能否收获令人欣羡的爱情果实?

面包店的少年初遇,一起过圣诞节的温馨浪漫,却抵不过因为意外背负罪责的愧疚;青年再遇,重逢的喜悦,牵手同处一室的心悸,邮件传情的浪漫,却抵不过现实的惨淡带给各自的沉重和无力感,爱情是只希望将对方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吗?那些沉重的过往应该是最不希望对方知道的吧。

时过境迁,境遇改善后的相遇,或许我们都变成了想象中美好的自己。小房子里温馨甜蜜的恋爱场景,一起做美食,一起依偎着看漫画书,在图书馆里拉着手看书的场景,像极了梦幻中的爱情的样子。

可这样的爱情也依然抵不过隐瞒和谎言带来的冲击,不愿意揭开的伤疤,始终在提示着自己承担的罪责,就算自己是无辜的,可是没人愿意听贤宇的辩解,也没人愿意相信。
贤宇奋力奔跑的样子,特别像要去抓住生命中的唯一的稻草,黑暗中的唯一的光亮一样。像极了东野圭吾《白夜行》里的雪穗和亮司,互为黑暗生活中的唯一的光亮,在冷漠的世界里挣扎向前。

“他们都渴望变成更好的人,成为对方的阳光。
而美秀望着大汗淋漓的贤宇时,“不要跑了,会受伤的”,悲伤中透露着心疼与无奈。这人生中唯一的光让她心疼。

散文诗一样的电影,探讨爱情中的谎言、真相与信任
快餐速食除了带给了我们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对于爱情的恐怕也变成了快餐式的关系,听过身边无数朋友闪婚闪育闪离的故事。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对于爱情的认识也浅薄了很多,房子、车子、家庭背景、学历都成为了考量对方的先决条件,而在这个时候一段复古式的马拉松式爱情或许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片中,美秀问贤宇“为什么你总这么笑,我看到这笑,却觉得这是真心的吗,这是在勉强自己吗”,生活的压力和郁闷,让美秀对于幸福的定义也产生的怀疑,我们的微笑背后是真心的吗?还是为了让对方放心而勉强的面具呢?
贤宇说‘我真的只要一两样珍贵的东西就好。
贤宇说想通过照片记录下那些回忆,如果不记录下来,事后想回忆时,却想不起来的时候会很烦躁,会觉得不是自己的记忆,甚至无法曾经相信自己身处其中。

曾经的罪责始终成为他人生的症结,让他始终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美好,享受爱情和奇迹。
三次的相遇,带给我们爱情的美好,但是爱情中的猜忌和谎言却像一把尖刀戳进了两个人的心脏。
明明知道,因为对方不说,却要装作不知道,这样是对的吗?可是有的人就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无法伪装。
因为对贤宇隐瞒过去的未知和不安,令美秀始终无法安心,于是分开又成为了结果。

特别喜欢贤宇跟朋友打完架,去恩子姐吃饭的一场戏。

跟一直缠着自己,让自己始终无法忘怀过去的朋友大大出手,将多年的苦闷和压抑全部释放出来。苦笑着说自己因为饿了才来的,恩子姐不问原因,给贤宇做了一顿香喷喷的饭,道出了当年恩子姐的一句“我相信”带给贤宇的人生改变。

对别人不起眼的一件事,对于当时委屈、迷茫、毫无生机的贤宇来说,就像是暗夜里的一束光,照着他走出来阴霾,拥有了对生活的热爱。而自己最珍爱的美秀却不相信自己,这对于贤宇来说,就如将这黑暗中唯一的光熄灭的感觉。

魂牵梦绕的心思在命运的安排下终于又让这对年轻人相遇了。
温暖的阳光下,美秀奋力的跑向贤宇。玻璃窗外,无比美好的美秀的微笑,还有窗内似乎迎来美好新生的贤宇的微笑,对于观众而已是治愈的,一切对于爱情的美好幻想或许又诞生了吧。
这样一部温馨治愈的爱情长片,应该会带我们回到那个纯真浪漫的年代吧,去探讨爱情的真谛与人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