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个血压也能引发紧张焦虑,其中隐藏了什么情绪控制的玄机呢?
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事情或者陌生的场景,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会紧张。只是谁更能够控制这种紧张焦虑感,更快地适应。尽快地融入陌生的环境中,勇敢的进入场景、感受场景、最后掌控场景,从而控制紧张焦虑情绪,我们的心理因此成熟强大。

案例故事:
我是22岁的姑娘。
特别是脉搏血压。
在家里或者妈妈带我去测都没事。但是自己去或者和同学去体检就很怕,很紧张,心跳快速。
我这是怎么了,我该怎么控制这种紧张情绪?
(故事来自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专家说:
你说自己每次体检都很怕,尤其是脉搏血压。
但是,在家里或者妈妈带着你去都没事。
只是自己去或者和同学去体检就很怕,很紧张,心跳加速。
非常理解你的心情。
首先邀请思考几个问题:
1.想想看,在你以往的生活当中,或者你认识的人当中,是否有过关于因量脉搏血压方面而引起的不好的体验;
2.自己和同学去体检的时候,你害怕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请你安静下来先思考这两个问题;3.量脉搏和血压的时候,这让你想起了什么情景。
1、探索原因,修正认知。
体检的时候感到害怕,非常正常。
每一个人的反应是不同的。建议你问下自己的内心,当医生量脉搏和血压的时候,你想到的场景是什么?你害怕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只有明白了这个,才会好好去面对。
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看到你年纪已经22岁了,也可能从小到大都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妈妈陪伴你,习惯了有妈妈在身边,你心理比较安全,踏实一些。而和同学去,你心理上觉得不安全,才会觉得有紧张的反应。
2、勇于接纳,实践练习。
从心理接纳体检只是一个过程。下次体检前,可以先深呼吸几次。在去医院量脉搏血压前,自己可以用一个模拟的东西当作脉搏练习一下,熟悉陌生场景,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紧张情绪。
舵主导航:
模拟现实,强化内心。
从描述中可知,其实有三种人际关系和一个事件场景,引发了案主不同的情绪压力反应。妈妈、家里,加上陌生测量医生和测量事情场景,案主没有压力。而独自一个人,或者同学相伴,加上医生和测量事情,引发案主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这里隐藏了案主对陌生外部环境的不安全感的紧张情绪反应。测量事件本身不是诱因。
应对方法:
可以在妈妈、同学同时陪同下,接受陌生的医生测量,然后再慢慢淡化妈妈的作用。
另外,可以聚焦内心感受和思维观念,强化控制身体紧张反应。不问原因,直接切入身体和心理感受的控制和调整环节。也就是借由环境引发的紧张情绪,直接进行“控制紧张焦虑情绪”技术操作。
我是彼岸舵主。
通过本篇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主动适应环境,减少陌生环境造成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人是万物之灵,人能够极大的影响和控制环境。我们需要修正内心懦弱的观念,强化舍我其谁的身心内外掌控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