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级的孩子,养成这些习惯,会更受欢迎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的力量异常强大,能将一个人送入天堂,也可将一个人拖入地狱。
不良的习惯驱使孩子偏离正道,而好的习惯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

人在最初的时候,性情都是相近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使人的习性有了差异。
只有从小培养的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以下几个规则和习惯,会让孩子更受欢迎,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得收藏好!
1. 不可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年龄小的孩子没有“偷”的概念,只是内心产生了需要感,觉得“那个东西我没有”“那个东西我想要”。
家长一定要跟孩子讲清楚不能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如果孩子想要的东西真的是所需要的,家长可以设法满足她,但是必须要告诉孩子:今后你想要什么东西,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觉得可以的话,就会满足你。但是你一定要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是不可以拿的。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孩子做好表率,指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所有权”,是自己的,自己才能使用和安排,是别人的,自己不能拿来据为己有。
2. 不要打扰别人
在对方工作、学习或者休息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吵闹,粗俗、不文明的行为不可有。

3. 做错事情要道歉
孩子小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经验,出点小错误也是常有的事情。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主动跟别人道歉,并且勇于承担后果,让孩子吸取教训。这样孩子以后长大了才会更有责任心。
4. 良好的卫生习惯
平时要勤洗澡,勤换衣,每天刷牙等,让孩子每天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这样才会让别人看起来更舒服,更愿意接近。同时,也要教会孩子爱护公共卫生,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抛果皮纸屑等。
5. 养成思考和交流的习惯
勤于思考的孩子更容易进步,善于交流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孩子会不断的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方法。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会变的非常强。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孩子9岁前养成,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养成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长要有耐心,坚持监督孩子做下去,这样以后孩子上了中学,大学,甚至步入社会才会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