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lywood!《哪吒》踩着风火轮来啦!
周末刚在视频网站上看了《哪吒》,结果没几天就听到了它入围奥斯卡的消息。作为一个资深的动漫粉,还是倍感欣慰的。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好是经历了国产动漫衰退的那个阶段。
记得大约是在小学四年级之前,记忆中还都是黑猫警长、大闹天宫和阿凡提的故事那些经典的国产动画片。
抛开画风和画质这些专业的问题,但故事确实有趣。虽然都是取材于经典的神话专说和民间故事,但搬上屏幕之后就立刻令当时仍是少年的我们着迷了。
五年级的时候我因为腿伤在市区住院,跟旁边床位的小朋友混得很熟。因为平时谈得来,他就把自己漫画借给我看。
就是那本《圣斗士星矢》。
我难以形容当时的心情,只是惊叹漫画居然可以是这样画的!
回忆了一下,大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日本和美国的动漫作品开始铺天盖地进入国门。
电视台上的动画也逐渐开始被《星球大战》、《变形金刚》、《太空堡垒》、《大白鲸》、《小飞龙》等作品霸占着屏幕。那时好像谁在不解风情地放国产动画,就等于是放弃了这一块的收视率。
后来从某一年起,为了对国产动画进行保护,外来的动漫作品都不许上电视了。然后我们的喜羊羊、大脸猫、大头儿子似乎就是从那时起诞生了。
我们当时已经成年,不免为还是孩童的零零后感到悲哀。心想这群孩子真是不幸,从少被这些垃圾动画包围着。
之后很多年我对国漫都没有关注过,直到2015年《大圣归来》上映,我才觉得国漫看到了一丝复兴的希望。
好在希望之光没有破灭,近几年相继问世的《魁拔》、《大鱼海棠》和《白蛇缘起》都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让人隐隐觉得,国漫的春天似乎真得到来了。
在这种心情之下,《哪吒》终于问世。初看剧照中哪吒的形象设计,我还以为这是一部雷剧。还好事实证明了我只是杞人忧天,强劲的票房表现向世人宣告了它的成功。
虽然这部电影对传统素材的改编方式目前还存在着不少的争议,但我个人仍认为它将国漫的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人物形象的设计,可以说非常成功。神话故事中那些不苟言笑的神仙在这部电影里特别接地气儿,完全符合动画题裁的需要(相比主角,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的形象更加成功——所以哪吒还需努力 ^_^)。
台词精彩的地方不少,搞笑元素的运用自然还结合了不少当今社会的流行元素;煽情的部分不多,但直触人心且并不造作。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故事性略微薄弱了一些(归根结底只是一个问题儿童渴望被关注,虽然受尽冷眼却最终理解了父母并赢得大众认可的故事), 俗套的情节与其他强烈的优点相比,变得容易被人忽略。
说实话,我看完之后记忆更深的是太乙真人的川普念白和申公豹结结巴巴的长篇大论,仔细回忆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故事情节。
奥斯卡的角逐一向激烈,今年好莱坞出品的动画长片几乎没怎么看,但感觉《哪吒》与去年的《寻梦环游记》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但不论怎样,国漫水平的进步令人欣喜。
祝哪吒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