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品鉴装逼指南
前记:为什么我会在星期二的早上一时冲动写这么一篇洋洋洒洒的美食檄文,还不是因为。。。最近都没吃什么好料,肚子饿了。。。
在南京这地域上鉴于历史原因和群众感情,日料店一向颤颤惊惊,品质和口碑跟上海之类的地方就不能比,就连同省的苏州,有时候也比南京像样点。但作为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日料店来说,一顿人均上千的怀石料理,你连吃了啥都不知道,只能在主厨亲切的眼神关照下告诉你,这几个海胆是今早刚空运来的,只够给你们两位了,你吃完一口,要是不故作惊艳且夸张的点评几句,感觉都对不起这几只小动物的运费,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语言匮乏,只能狂点头说好吃好吃,明显也是落了下成,吃完饭,料理店全体员工九十度弯腰鞠躬送客出门,我们知道花了2000多吃了一顿不明所以的饭,心里的委屈一定要通过优越感补偿,于是把每张照片精修成美食写真,绞尽脑汁拼凑小作文,最后感叹一句OISHI发朋友圈,接受亲朋好友潮水汹涌的点赞,享受来自鄙视链第一层的荣耀,总算是不枉此行啊。但是其实很多所谓的日料(比如南京的鮨一)只不过是专为国人打造的所谓日料,因为如果贵是因为米其林的背景,在东京一餐顶级米其林三星日料的价格,也不过是900-1500人民币,因为在日本只有应季的野生食材才会贵一些,比如野生河豚,鳗鱼之类,当然如果你就是钱多没地儿花,又不怕被懂行的同伴笑话,那么去哪儿吃是你的自由,但是作为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每次吃的过程中精进感受食物的精髓,而不只是让食物穿肠而过。再不济,我们也要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吃日料的重要品鉴点
1. 刺身:很多人在吃刺身的时候只看重生鱼片的来源和新鲜,只能说根本不懂日料。最顶级的寿司,一定是考虑了不同海鲜的口感和熟成规律来制作,比如最好的金枪鱼往往需要低温熟成后制作寿司,才能爆发出海洋融化在嘴中的感受。
2. 日料 ≠ 菜的堆砌,讲究的日本料理,会有一张精致的餐单,不仅写明菜名,还会有些注解,就像一篇剧本,上菜中间会有“间歇”,让你可以跟着剧本,享受精心设计的美食带来的高低起伏的精彩体验。日本人经常用“感动”来形容最顶级的美食享受,一餐高级的日料,会让你在一两个小时的就餐过程中,明显感受到1~2次惊艳的高潮,也会感受到有些菜品带来的舒缓平和,还有口味转换时的峰回路转,同时,陶器、瓷器、漆器这些器皿的搭配,都要照顾到菜品的特点,这些精妙的设计,也体现出一家餐厅的用心程度。
3. 判断日料店水平的话,那菜色必须常见,又要难做。点一份玉子烧吧,能兼顾软嫩与甘香的,水准一般都很高。档次低的日料店甚至多是用的成品。这种用材朴素,工序繁复,火候难以掌握,还卖不上价钱的菜品,最能见得店家的诚意与功底。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很多普通日料店用的米都不是日本大米,光这一点就可以秒杀大部分日料店了。
4. 和牛的话,你可以在吧台前调戏一下主厨师傅说,这一看就是青岛产的对吧,如果他笑嘻嘻的承认了,那你可以就势问他能不能价格也按青岛的算,当然,如果你被赶出来的话,我对以上言论不付任何责任。。。
5. 其实日料的店的价格和口味很好区分,100-300元/位的,差不多就是大排档水准吧,你就不要将讲究太多了,凑个热闹,吃完了事,详情参考298一位随便吃的日料自助和回转寿司店。
500-800元/位,环境好点,可能有个别特色食材能拿得出手,主要看你和主厨关系。
1000元/位以上,店里一般会标榜米其林X星,主厨师傅一定会是个光头,服务员会详细跟你介绍每道菜品的制作工艺和背后文化,总之食材不够演技来凑,大家吃的开心,把妹成功率比较高。
5000元/位以上,以前盘古七星酒店的标准,但不好意思,我穷,我没吃过。。。
吃日料你所不知道的禁忌事项
1.喝汤:日料店用勺子喝汤可是很失礼的:日料中的汤是没有勺子的,记得直接用嘴喝哦,如果汤中有固体食物,可以用筷子夹取,千万不要直接喝进嘴里。
2.正式的日料范畴想本膳料理、怀石料理,会席料理,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用餐秩序。
吃刺身的时候需要对应不同季节选择食用的生鱼片,蘸酱油的时候,需要将寿司翻转,鱼的部分朝下(千万不要把米饭也沾上酱油,以及把鱼从米饭上揭下来蘸酱油)芥末可蘸可不蘸,但也切忌不要把芥末丢到酱油里搅来搅去。
3.再大的寿司也不能咬成两半!需要一口把寿司放进嘴里,至于用筷子还是用手,两种都可以,只不过用手抓显得更加地道。
4.还有一点我个人觉得需要补充的是:认真洗脚,穿上干净的袜子。。。
总结下来,作为讲究和规矩最多的一种料理,日本料理食用的核心要义就是:
顺序、稳重、缓慢、整洁、安静
© 本文版权归 hjdodo2008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