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置身信息泛滥的海洋却不被埋没
爆发式扩散的开始
从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开始,网络上的假新闻便成了学者以及社会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此,许多传统媒体甚至遭到严重的质疑。
记得曾经在网上读到过一篇文章,一位大学教授说的一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她的意思是说:我们不怕你相信了假新闻,我们怕的是你不再相信真新闻。
为什么互联网上的假新闻爆发式的增加?这或许和手机的进化有关,自智能手机普及以来,上网的经济成本和劳动成本都大幅降低,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当然包括假新闻的搬运工。
传统新闻有它自己的历史和原则,但是新媒体则不太一样,多数都是为了经济利益,怎么吸引眼球怎么传播,毕竟订阅量决定着这些媒体的生死。对于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来说,内容真假对错可能不太重要,有订阅(关注也可以认为是消费)群体最重要。而消费者,也就是订阅方,本身并不需要什么金钱成本,而且这些消费者基本上都有大量的空闲时间需要打发,所以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阅读或者转发会成为假新闻的帮手;也无法预知假新闻会不会,会给谁带来危害。
不过,细思极恐,我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就有个人或者组织利用我们的个人信息以及个人的订阅习惯,消费动向以及喜好在闷声赚钱发大财,而并没有给我们分成,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正在幕后发生,这也个人或企业甚至根本不像让我们意识或察觉到,也可谓是用心良苦。
和我无关。是的,我的确无法阻止任何人这么想,只是又有谁能保证,现在的事不关己,以后不会殃及到池鱼呢?表面现象,需要用严谨的逻辑去分析,才能抽丝剥茧,曝光真相。不过我觉得,大多数的人,即使不经过严谨的思考,也能凭直觉察觉到问题的所在,只是不敢去想,不敢去讲,不敢有所行动而已。因为,维持现状什么都不作才是最安逸的。要知道,现在不采取行动,以后肯能就没有任何机会留给你去行动了,甚至你都没机会去想了。
本来,发达的互联网本身呢,是会带给我们普通消费者很多利益的,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问题是,由于某种原因,某地域人口所能接触到的讯息是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假设这个比例50:50,我们还有一半的信息是可以入手的。这50%的内容里,除了假新闻假信息等有害信息,还可能存才刻意操纵的信息存在。什么是信息操纵,简单的说就是不完全的公布讯息。通过不公开一部分讯息真相,从而达到改变事实关系的目的。就像电影的剪辑一样,不同的剪辑可以把电影的故事改的面目全非。一位,我们通过这些被披露出来的新闻也好,评论也好,都是“编辑”过的。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陷阱。有研究机构披露,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传播假新闻,原因我们可想而知。
根源所在
其实,我还是愿意相信,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刻意甚至恶意传播假新闻的。就像病毒携带者,至于是谁植入的病毒,我们不得不另作分析。
植入病毒也就是投放假新闻的目的可以是出自商业目的,比方说,为了销售某种保健品,可以夸大商品功能,煽动对疾病或健康隐患的恐惧,滥用权威机构的名誉。但是像美国总统大选这样的场合,属于政治外交,当然背后终级目的还是经济利益,只是规模更庞大而已。当然这样造成的后果也将会是更严重的,很难说是好是坏,因为好与坏只能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
那么,会是谁呢?其实,谁都有可能成为制造病毒的那个人。这不是说了等于没说嘛?也不全是,只不过是想说谁都有嫌疑,一旦追究起来,谁都有可能被怀疑。
网路上的假新闻难以追溯源头,即使可以追溯到根源,但是法律依据和执行方面都会面对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抓谁和起诉谁的问题。互联网和国际化的发展,还不能具体到实际的执行阶段。这可以说是制度上的缺陷,也是一个确确实实的操作上的障碍。那么,假新闻假讯息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制造并扩散了吗?当然不是,除了现行各种民事刑事法律适用范围外,道德伦理的约束也会起到极大的作用,不要觉得这个时代是可以为了钱不要道德底线的年代,没有道德伦理的约束,或者已经三十道德底线的人或社会,是一定会受到邪恶的反噬的。你以为钱拥有洪荒之力,能让你称霸江湖,小心一点,会有人比你更不择手段的,如果你选择了蛮荒之地,就一定要了解它的运行法则。与虎谋早餐,你至少要先了解一下,老虎的口味你能不能接受毫不。网络平台以及SNS的审查功能虽说有时也会引发争议,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安全,另一反面还不能违背言论自由。怎么把握?
操纵舆论
其实,以操纵舆论为目的的煽动性质的信息操作还是非常常见的,即使在没有高科技的时代,它就是广泛存在的。关键是,传播的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谁都不会否认希特勒的演讲能力,他之所以能控制纳粹并使发展壮大,直至让纳粹的党卫军做出毒杀和焚毁犹太人的事情,希特勒把他的影响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面,白玫瑰是通过散发传单,用文字揭露邪恶,唤醒人们的良知,并呼吁人们不要放弃希望。问题不在于手段,而是目的。
希拉里的邮件问题,和现在拜登父子贪污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被炒作出来,都不是巧合。不过,今天我想说的不是美国大选的问题,而是我们所处在一个特殊的讯息环境之中,在这个环境里充满着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前的大前提。认清楚这个前提,我们才会知道需要戴上什么工具出发。无论你是不想被操控,又或是你想操纵一场舆论。
关键
问题是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以及身边的人不受假新闻的伤害和控制呢?不要忘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部非常发达的CPU处理器,也就是高级生物芯片,那就你的大脑。某种意义上,这才是真正的百分百国产高端芯片。处理能力怎么样?因人而异。
能收集到多少讯息是一方面,当然也要考虑到这些讯息的质量。另一方面,怎么分析利用这些讯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更重要。有些情况下,一些有着特别强的处理能力的人,可以完全利用较少的讯息从而更快更早的推断出事情的因果以及发展,并得出结论,一些人却不能。甚至得出完全不同的漏洞百出的经不起推敲的结论,还自以为是正论。这些所谓的专家正论一旦被搬上了大型的官方媒体或平台,一旦被广泛传播,便更不会有人质疑。因为当皇帝穿着漂亮的“新装”,周围不断发出赞美之声时,发出任何不一致的声音都是危险的。这并不是来自不确定的恐惧,而是切切实实地可能存在的危险,于是就更不会有人质疑。
有时候,不说破并不能代表不知道真相。只是很难分辨,在沉默的情况下,谁是沉默,谁是无知。特别是在经过某种特殊的教育下,同样的思维模式被安装到所有的芯片里是,似乎和周围保持一致才是最安全的,因为如果表现的不一致,就很可能被淘汰。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需要花费时间和付出努力,一旦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很多洗脑的手段都会失灵。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与生俱来的,但是如果不锻炼不使用,还是会退化甚至有完全丧失的危险。而有些人的生活环境特殊,甚至不需要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去从事任何事情也能活得很好。
独立思考,逻辑分析,和普世价值观,这些都是界定一个人能否判断出新闻真假的关键。谎言都是经不起推敲的,除非当事人是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人们无法正常的思考,例如极度的恐慌或者担心当中,封闭的环境,没有其他人可以辅助的环境等等。
优秀的分析师或者刑警,都有着惊人的洞察能力,他们会发现一些细微的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而这些细节背后通常隐藏着重要的线索,再加上他们的逻辑分析,总能为投资人赚到大笔的钱或者抓到隐藏很深的罪犯。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没必要要求自己和他们做的一样好,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人身安全或者其他重要的东西,保持冷静注意观察细节,逻辑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一点,这也是往往被忽略的。我们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付诸努力,但是,会不会有人为了不伤害他人而努力呢?要知道,无知真的是会害死人的。传播虚假信息,扭曲实施,其实就像做假证词一样危害甚大。当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看到一款标记可以治疗癌症的药物时,会疯了一样的去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总结:当你可以自由的去追求真相的时候,千万不要选择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