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笔潭
一周一本书,这次读的是吴同志退休后写的随笔合集《闲来笔潭》,全书分五个章节,分别是《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因为我读的是简版,故无最后一章。
通读全篇后有这么几个感觉:发心很重要,老一辈革命家,思想觉悟很高;原则很重要,一是慎独,二是防备他人;静下心来很重要,不能被情绪带跑。
读完书我一直在想,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天天想着晚上吃点喝点,有的人却想的是怎么为老百姓谋幸福。为什么有的人一直在需求理论底端徘徊,有的人一下就站到了最高点?后来想明白了,是发心的高度不同,没有发心,生活中的物欲,肉欲随时都会从脑中闪过,大脑第一思维一过,觉得没啥事那就吃吧,自然而然就选择了服从念头。如果有了发心,说我这个月要瘦10斤,当大脑再次闪过吃喝念头的时候,那就会有一个相反的想法提醒你,不能这样做,因为你还要减肥。所以发心如果足够高的话,说我要1年内成为能打奥赛的男人,那我估计吃喝的那个念头从你脑海中闪过都不会。
得出原则很重要那个想法是因为在《春水煎茶》里的一部小说。说这个人是个卖猪肉的服务员,她看人们排着队来买黑心老板进的病死猪肉于心不忍,就偷偷告诉顾客买的猪肉是病死的,顾客们一传十十传百,当场都炸了窝,都吵着要退货,她也被老板辞了。然后她又找了个加油站的工作,一天老板情人来加油,说油钱记老板帐上,她给加了,后来老板和情人分手了,老板以未经老板同意私自给人加油的理由又把她给辞了。先不说事情本身对不对,干一行,就得守一行规矩,你因为小事违反一次原则,你就落下了口实,所以能不违反原则还是不要违反,当然,也得看事。
最后一个是要静得下心来,这是我自己感悟,不是书里写的。我有时候会因为一天中工作积累的小的负面情绪而逐渐焦躁,逐渐焦躁的后果就是只顾着焦躁就不愿意干活了,等着一天过后做总结的时候,发现自己啥也没干,然后就又焦躁了,担心第二天节点完不成,然后几天反复循环。等着某天静下来,就突然跳出来了,从高空重新看看事情来龙去买,稍微一分析,就能拿出解决方案,就不焦躁了。看来还是得多给自己创造静下来的机会,才能提高自己的效率。
最最后一个就是做人,之前我奶奶,父母一直说做人怎么怎么,今天我才帐明白,做人做人,做是动词,主语是你自己,自己怎么做人,一个是在外表上,高矮胖瘦,气质如何,一个是在心理的性格上,你做出开的作品在和人交流和工作过程中,被贴上各种标签,等着标签贴完了,你这个人,我就定了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