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了
四年过去了,距我的第一篇日记。谁能想到现在已经本科毕业,在读研究生了呢。有些时光因为有了别人的参与,好像变得深刻、耀眼,但回想起来,自己才是生活的重心。即使是寥寥的记录,也感谢当时的自己。
每日的生活是一条细细流淌的小溪,水波不兴的样子,但静水流深,四年来已经把人悄悄裹挟移位。我们记录,像沿途建上一座座灯塔,想回头的时候,还有些方向。恋爱的前两年,焦虑型的我吃下玻璃,也吃着间或递来的糖,虽然不应该这么想,现在审视来,这段感情在前期并不是很美好。要住进一个招待过有影有形、有血有肉姑娘的心脏,是需要时日的,一鼓作气想闯进撒野的那只小羊,被拒之门外并不意外。也不是谁的错吧,较真的我没法要求别人,只能不停地自我反思,终于陷入自我怀疑,失控又焦虑。异国期间,算是最黑暗的时光。那时的自己,好像穿着威亚悬在沼泽上,大多数时候,被狠狠撂进沼泽,自己却不会顺着威亚的绳子爬上来,只祈求着操作威亚的那个人,能不能搭把手把自己放上来。有时又感觉陷在一个阴暗情绪组成的黑色漩涡里,头晕目眩,却没法逃脱。幸好都过来了。都结束了。慢慢知道,你我皆是普通人。要求低了,烦恼也就会少。异地的时候,从不习惯到习惯。有自己的原则,相信自己,不强求自己和他人,不过分依赖。感谢异地的时光,感谢身边一直以来的朋友,我回来了,我安全了。
每次记录,似乎都是遇上了一个机缘,一个痛点。表达的过程,也是疏解压力的过程,警醒自己的过程。研究生时期,考试很多很多,课程压力也很大很大。开学以来的图书馆,人一直都是满的,需要七点起床,八点前占座。大多数人,一坐就是一整天。又想努力平衡兼职和学业。学着自己负担生活费,自己满足欲望和野心;学着购买理财产品,每月定期储蓄;学着将自己的技能变现,与人为善,得到更多的机会。二十岁时,关于人生,我最愁的问题是,我的大学到底如何度过。成为社交达人,成为社团精英还是成为学霸?无论是职业生涯课,还是学长学姐的分享讲座,都在催促我们,尽快在大学里找到方向,找到一条路。迷迷糊糊走到研究生,发现自己还是没找到方向。庆幸的是,至少知道了自己想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自己想过怎么样的生活。那么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吧。我大概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也没啥,成为一个有趣的普通人也挺好的。有自己的小兴趣,有自己的小圈子,有自己的小坚持,以后养一只暹罗,一个人的时候也不怕。已经成为安全型,算是有了进步,也是对过去混沌四年的一个小小鼓舞。要勤记录,过几年再回望过去,看到莹莹点光,总会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