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之志」重走青春路
《麦田里的守望者》 两个惊天谋杀案 1约翰列侬 1980年,歌迷用书盖着手枪,向列侬开了五枪。 2里根总统 凶手的口袋里有一本被翻烂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1951年出版 250000册一年 大卫塞林格 2010年去世 参加过战争 who am I?Writing a book is wrirting oneself. 他很真实地写了大家在青春期的想法,直白地写了很多话题,包括脏话,性的方面的思考,语言一点也不修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于是,人们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那些话是你当年想说不敢说,于是有一个人写出来了,写的就是自己。 想保持思维纯净但无奈世事浑浊而愤世嫉俗 想远离世俗孤独无依但又寂寞得要命 霍尔顿的理想:去保护每一个在纯真的孩子世界中的孩子不被成人世界所污染,所淹没。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他心理上的失衡,对现实的逃避,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身上对超我的体现,对成人世界的虚假的揭露,对青春期的叛逆,对原生家庭的抵抗,对父母的那种没有真正放下的理解。他不理解父母的,就好像我们青春期的时候,也是不理解父母的。你看不到他们对你一点一滴的付出,你觉得他们对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你指责他们饭没做好,衣服没买好,钱给少了。你看不到他们的另外一面,他们隐藏的很好也不想让你看到他们的辛苦。 现在对「理解」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个体会就是,理解永远不是别人先对你做了一件事,一定是你先迈出了理解别人的那一步,你会突然发现世界对你的理解突然慢慢展开了。无论是同学对你的理解还是你的爸妈。一定是你自己先迈出来的,你等在那里,想等着突然有一天有个人理解你,这个事儿不会发生。你打开自己,突然有了换位思考的能力。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小说没有写一丁点霍尔顿对父母的理解,就是因为我们在青春期很难做到。 身无饥寒,父母从不曾亏你 人无长进,你以何脸面面对父母 罗伯特彭斯 If a body catch a body coming through the rye 这首诗 《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 留年向北(网友) 这里不是家 你却是生长根茎的影子 习惯把自己养在金黄的梦里 我在你的世界练习降落 不谈金钱 权利和性 只开着一扇干净的窗户 折射低飞的阳光 我们成了假模假式中 两尾漏网的鱼 不能跳舞 不能唱歌 不能暴露 在这个季节 我们适合坐在锋芒的背后 幻想给世界灌输一点点酒精 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 我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你 我们要是看到很多孩子 在麦田里做游戏 请微笑 请对视 态度都浮在生活的措辞里 我们都活在彼此的文字里 「女神语录」 他很真实地写了大家在青春期的想法,直白地写了很多话题,包括脏话,性的方面的思考,语言一点也不修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于是,人们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那些话是你当年想说不敢说,于是有一个人写出来了,写的就是自己。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力量,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很多好的作品,就是因为它真实。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真诚」的力量,你不是装的,你是掏心掏肺的,那么这个掏心掏肺的,无论是一个作品,还是一个演讲,还是你和别人交谈,都能够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就是「直入人心」,而你如果刻意为了让你的语言优美,环境的渲染,失去了写人性本身,而这个作品一定不会成为经典,不能打动人心,很干瘪,没有灵魂。 作家写完一本书,像把自己的人生说了一遍一样,哪怕他说的是童年的事,是青春期的事,他也是会感觉到一种释放。 《少年维特之烦恼》讲到了在那个时期的痛苦,爱情的痛苦,就是歌德的魅力。他说,我在书中把维特杀死了,然后救了我自己。因为他写的维特,就是他自己。他让书中的维特自杀,然后他在现实中活了下来。 大卫塞林格说,出版作品极大地侵犯了我的隐私,我喜欢写作,酷爱写作,但我只为自己写作,为自己的快乐而写作。 这就是为了自己而活的人。只是想把自己当年压抑的事写成一个故事。 青春期代表了内心情感的动荡,青少年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痛苦挣扎。你很怀念你的过去,你想回去,可是你又回不去,你想去未来,你又没能力走到未来。只有青春期才有最强烈的struggle。想要回到过去的人对现状不满性格原因,天生爱怀旧。 青春期的青少年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物质主义的,既是敏感的又是麻木不仁的。既是保守的,又是开放的。既是聪明的又是愚蠢的,既是乐观的又是颓废的,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既是无罪天使又是堕落者,几乎是想象中的一切。 往往是在不该敏感的时候敏感,在该不麻木的时候麻木。本来你对那件事是不应该敏感的,然后你想那么多,各种编排导演,拍电视连续剧。然后你该体现出对别人关心爱护的时候又很麻木。其实你是知道自己很麻木的,然后你还像个旁观者一样冷冷地看着自己麻木的那个样子。 青少年竭力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物,然而时时感到孤独和不被人接纳,渴望成为有用的人,然而变得一无所用。 你的欲望受挫折的表现,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然后你就会远离人群,说些不屑于和他们相处,其实心里很渴望被接纳,心里很难受。 弗洛伊德认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需要一种强大的动力,菲比的真爱使霍尔顿开始重新认识世界,把他从痛苦和压抑的无意识的状态中解脱了出来。霍尔顿想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表明他渴望成长,渴望生活在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社会。 他想成为守护这些孩子的人,守护你青春期最纯真的部分,但是要保护自己在进入成人世界后不被这个虚假的世界彻底改变。很多人进入成人世界后,被一点一点地吞噬掉了。 女神家乡的老太太(88岁)说最遗憾的事是没有在年轻的时候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她认为的更好的自己就是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现在这么老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活的朝气蓬勃,就是那么一天天的把日子不知道怎么就过到现在这个样子了。 人要活的像水一样,水的形态就是,水遇到石头树木会绕过去,但它的方向一直是流向大海的。我们遇到不喜欢的人,哪怕笑,哪怕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我们的一切目的就是在外形上创造一个有利于你往前进的环境。而外形的改变,一点也没有改变你是水这件事本来的本质。你依然是你。 你得有一个你处事的普遍原则和最低原则。你一旦触犯到我的底线,我得让你知道你就可以随便欺负我。再也不会理你,表现出我不怕你。很多谈恋爱的女孩子,受伤害多的原因是你没有底线。 你是一个人,不是依附男人的女人,是人就得有做人的准则。这个准则让别人尊重你,让别人看重你。你自己都把自己看的那么贱,别人只会十倍的作践你。别人对你的态度是你自己造成的,不要怪别人。 可能你了解了生活的真相是不容易,可能会有很多未知的痛苦,所以才要乐观啊,因为乐观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尤为珍贵,特别高级的一种活法。乐观是因为你知道人生是不容易的,所以才要乐观。人生本来就不容易了,而你活的还那么悲观?人生就是一场逆流而上的过程。不是傻乐,是一种理性地乐观。认清生活之后依然热爱这个生活。 你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听到很多外面的声音。你连自己的声音也听不到,天天在听外面的声音,你听外面人对你的评价,听外面人的八卦,外面的喧嚣的声音。这些都淹没了你自己原本的声音,这个声音第一点就是know 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