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想着的事情走着走着就实现了
因为要去湖南参加朋友的婚礼,又刚好遇上十一假期,想着那就去趟长沙吧,既然到了长沙,离江西也不远了,那就回老家看看吧,就这样,因为一切都是刚刚好,十一假期就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回来一收拾,车票都有7、8张。
其实真正在长沙的时间也就2天时间,一个视辣如命的江西人,一个喜欢吃辣又不太能吃辣的广东人,主要是奔着吃的去的,顺便感受一下不同的城市气息,其他的就先不考虑了。所以这次没有特意将行程安排的太满,两天的状态基本是走到哪算哪,这条小路昨天走过了,那今天就换条路吧,累了就回酒店睡一觉,睡够了再出门...
1号参加完婚礼,2号早晨坐的高铁到了长沙南,抵达酒店已经是中午了,朋友早早就在酒店等我汇合,坐车虽然不用动,但是旅途就是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午餐就打算随意解决了,点了个外卖草草吃了两口,打消了我们再来之前的瞎想“如果十一人太多,我们就躺在酒店吹着空调吃外卖吧”“好呀”果然外卖还是不靠谱呀。吃完俩人就倒下了,一觉睡到三点多。
住的酒店位于南门口的一条叫下碧湘路的街巷上,过个马路就是上碧湘路,最后一天的早晨才发现,这也是个宝藏之地。房间在7楼,望出去是并排的两栋老旧的居民楼,再往后是两栋蓝色的摩登大楼,看到高楼顶端的IFS字样,才知道右边的那栋就是国金中心,那么就试着朝着那个方向走走看吧。
出门前,在手机上拿了文和友的排号,8858...好吧,先排着,反正也会有别的选择。出门右转直走,马路对面一排低矮的建筑围上了绿色的防护布,大路在右边还有一段距离,因为懒得走,径直过了马路,便跟着刚在路边下车的一对母子一头钻进了绿墙内的小巷子,谁知竟一路偶遇网红的炸炸店、糖油粑粑店、杨爹甜酒店还有紫苏桃子的小摊,想着回头再来尝尝吧,反正这么近,但一直到结束也没再经过这条路。
在一所中学门口遇见了第一家茶颜悦色,排队的太多果断放弃,兜兜转转出了小巷,是一条宽阔的马路,朋友忽然记起,三年前她就是翻过马路中间的围墙和花池过到对面,但现在可不敢这么干。
过到对面是个商业广场,人流开始多起来,每个茶颜悦色的档口前都排着老长的队,差点让我们真的放弃了它,幸运的是还是遇到的人少的队伍,让我们尝到了只有这个城市才有的独特味道。喝着茶颜悦色,随着人流往前走着,慢慢地也接近傍晚,到饭点了,眼前跳跃的的全是....小龙虾、臭豆腐、小炒肉、剁椒鱼头、茶颜悦色....然后突然间毫无征兆地又偶遇了完全没有在计划内的 胡嗲单车烧烤 ,前不久在人生一串2里见到过,烧烤店藏在一个过道里,过道里都是坐在小板凳上等叫号的吃货,好奇进去瞄了眼,也拿了个号,但来长沙的第一餐还是想吃点正式的所以并没有打算等,朋友说没吃到拿个号也算是打卡了。
朋友想吃剁椒鱼头,跟着导航进到一家她看中的店里,眼看正在吃的那些,无奈发现分量太大俩人实在扛不住转头就出去了。这才想起来手机上还排着文和友,过号的速度比我们想象中的快,用手机搜了搜,原来离得并不远,就在路的尽头,所以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晚餐非它不可了。
果然是超级网红店啊,门口排队的阵仗简直了,因为公众号提示前面只剩100桌的时候在门口等叫号,我们就先到海信广场里头逛了一圈,一圈转完下楼,没多久就叫到了我们的号,得意的进去了。
里面的景象,该怎么形容呢,300米高的商业大楼里,藏着20000平方米的老长沙记忆,水泥地板、瓷砖墙面、霓虹灯闪烁的的各色招牌、洗浴店、旧书店,小吃摊,让人一时恍惚,这真的是一家饭馆吗。进了文和友的大门,像是瞬间穿越了时光,回到了8、90年代的长沙。到了五楼,举着小旗的服务员像是导游,兜兜转转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小剧场,找到一桌空位坐下,点单。
蒜蓉虾、冰镇西红柿、薄荷凉粉、臭豆腐、姜辣凤爪、王老吉、北冰洋,开启了真正的长沙美食之旅。味道不功不过,整体体验相当不错,怕辣的广东朋友刻意点了不辣的蒜蓉虾,但最后还是拜倒在我点的姜辣凤爪上,邻桌的女孩看着被辣的张牙舞爪的朋友,安慰了句“你们是广东人吧,那个是有点辣,我本地人都有点受不了”。看来广东人吃不了辣的事实真是全民皆知呀。
吃完饭,开始漫无目的穿梭在这个魔幻的景象里,几次恍惚间觉得,找位置的食客、推着小车上菜的服务员与我擦身而过时,呼的闪过、静止无声,经过一家开在里面的旧书店,意外地淘到了一本标价10元的《奈良智美48个女孩》。
顺着狭窄的水泥楼梯而下,穿过阳台、穿过人群、穿过无名场所,又是一路兜兜转转,才出了文和友的大门,出去的一刹那,风吹到脸颊,像是电影镜头将不小心穿越到过去的主人翁倏的一下拉回了现实世界,瞬间清醒了。晚上8点,外面依旧挤满了等号的人,等着搭上时光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