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这样贴膏药么
很多人都觉得,贴膏药皮里肉外的事件,贴不好也贴不坏,相比口服药安全多了,所以在使用膏药贴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认真,只要描述的对症,就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使用。很多时候在膏药的作用下,疼痛确实取得了缓解,正是这样,真正的病情就被掩盖了。所以,膏药不能自行乱贴,要在医生的带领下使用。
乱用膏药贴的伤害
1.骨折贴膏药 畸形愈合还不清楚
周先生4岁的儿子在幼儿园摔倒伤了胳膊和手指,在朋友的推荐下他给儿子用了一位中医开出膏药贴,在家贴了几天后,孩子的痛感基本消失了,周老师和家人都认为膏药的疗效挺好的,就继续坚持给孩子贴。但是一个月后,孩子受伤的胳膊活动时非常疼,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其实孩子摔倒时,肢体已经骨折,但是用膏药后,缓解了疼痛,延误治疗,骨折的肢体已经畸形愈合,需要断开从头复位。
对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主任曾参军表示,平常的外用膏药对于摔伤、扭伤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骨折的复位和固定。从医学上讲,骨折治疗的主要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膏药可能对缓解疼痛、消肿有一定疗效,不过终归是治标不治本。
2.痛风贴膏药 加剧病情
很多人关节疼痛,都会本人到药店买一贴膏药贴到疼痛部位,但是如果关节疼痛是痛风导致的,贴膏药不但不会减少痛苦反而还会适得其反,膏药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会加重局部充血,加剧疼痛。
3.贴膏药 贴出变应性打仗性皮炎
湖北的胡女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一家医院给她开了口服药,并让她保持在背部5个部位贴膏药。第一次贴药后,5个部位不同程度地出现红、肿、痒等不适,但她仍保持贴了两次,背部红肿疼痛逐渐加剧。后来,她在肿痛的皮肤上抹“扶他林”药膏,结果越发火辣疼痛。无奈之下,胡女士只好到医院皮肤科诊治,经诊断,其背部红、肿、痒为反复贴膏药产生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乱贴膏药,或是贴膏药的时间过久,都会刺激皮肤,使皮肤产生过敏,出现发红、发痒、丘疹、腐败,乃至引发炎症。
贴膏药这些不能怠忽
即便在医生的诊治下,对症使用了膏药贴,这些事务在贴膏药的过程中也不能怠忽。
皮肤表面腐败不能贴膏药
1.皮肤表面有破损、溃烂时,千万不要贴膏药,如果在如此的部位贴上膏药贴,很有可能让原本破损、溃烂的皮肤感染。另外,要保证贴膏药的部位清洁、干燥,如许有助于发挥药效。
2.过敏体质不能贴膏药
过敏体质者,通常不宜贴膏药,要是贴上膏药贴过敏,带来皮肤过敏问题,出现了红肿、痒等情况,因小失大。
3.贴膏药不要超出24小时
现代工艺的贴剂不要超出24小时,加胶透气性差,所以尽量不要贴敷太久,很多人贴膏药,恐怕不能将药效发挥到极致,长时间贴着膏药。其实时间过长,膏药贴的药效已经失去效用,不但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反而对皮肤不好。通常情况下,现代工艺膏药最长不要超过24小时。
膏药市场杂沓 选购要严慎
膏药的危害除使用不当、不能对症治疗外,还有很多膏药本身就是伪劣产品,其危害就不能小视。
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可以申请注册膏贴类医疗器械,所以膏贴类医疗器械产品在市场上屡见不鲜,但购销渠道匮乏制约,给无证生产、假劣东西乘虚进入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机会,结果市场上真假产品混杂,安全风险大大增加。所以,选购膏贴产品一定要认准产品的批准文号,最好选用药字号或药械字号产物,同时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批号是否与生产企业信息符合,免得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给身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