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育局发布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全面加强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中小学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同时也面向社会进行专题宣传,促进全社会对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重视及发展,成都市教育局发布《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2019-2022年)》。
《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教师心理健康关护机制和家校社协同发展机制,到2022年,在全国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品牌。
据悉,依托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2个区(市)县二级心理维护中心、1121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室)三级立体网络,培养ABC学校心理辅导员三级队伍,开展心理专题课、心理班会课、心理综合实践课三类课程,建立“预防、预警、危机干预”的“三预”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具有成都特色的三级心理维护体系。目前,已建成7所国家级、5所省级、49所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规划》将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
推进学生心理服务全覆盖。通过硬件升级、师资培养、督导考核,实现成都特色的的三级心理维护体系提档“升级”,内涵发展,实现全域学生心理普查、学生心理问题处理、校内(外)心理体验活动全覆盖。通过强校+弱校等多种方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全域均衡发展。
打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立交桥。规划首次提出教育、医疗部门要建立学生心理问题转介绿色通道,实现学生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发现、会诊、转介、干预。
增加教师职业关怀新举措。《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各区(市)县教师心理关护等项目开展试点;鼓励区(市)县购买第三方教师心理关怀服务;加强区(市)县各有特色的教师心理服务经验交流,让成都教师职业生涯更健康、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