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岁的困境(一)
前一段时间总在豆瓣上看一个话题:活到30岁应该明白的人生道理,不知道是不是看这类话题看得多了,内心中似乎觉得自己也到了30岁。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毕竟现在的我,很难真正体会人到而立之年所面临的种种压力,但是人在20到30岁之间,所面临的问题总归就是那些,只是每个人具体的情况有所不同罢了。第一个大问题就是父母的老去。
曾经在我们心中,父母是那么伟大,那么厉害,帮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操心劳累,而我们只需要负责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大学之前都这么想。但是当我们远离家乡,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全新又独立的生活,才发现父母的很多想法已经远远跟不上我们成长的步伐了。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和同学们接触着世界上最新的发展和变化,而父母貌似停留在了我们高考之后的那个暑假。渐渐地,我们发现在和父母聊天的时候,曾经不断唠叨的父母反而变成了倾听的一方。他们似懂非懂地听我们诉说着大学的烦恼和喜悦。偶尔遇到问题,我们会发现除了为人处世方面给我们一些建议,父母很多时候都会让我们自己做决定。我们逐渐体会到父母和我们想法的不同,他们本来丰富的人生经验,在我们的新世界里貌似起不了太大作用。我们需要靠自己慢慢摸索,如何度过大学,后面是继续考研还是开始工作,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才能获得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发展前景。 大学如果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城市,只是每年寒暑假回家,每次回家,都会发现父母老去的痕迹。父母曾经乌黑浓密的头发,渐渐变得稀疏,而他们的白发也从鬓边,,慢慢占领着黑发的领地,白发越战越勇,攻城略地,黑发溃不成军,只能不断退让,守着怎么也守护不了的领地。本来高大的父母,慢慢地开始“变矮”,行动越来越慢的同时,脸上的皱纹在时光的侵蚀下慢慢增多。 工作之后会发现父母老去的速度加快了,快得我们的成长速度根本赶不上。当我们还在为工作上面的事情烦恼时,父母在悄无声息地老去,等到我们有所察觉的时候,更多了一种无力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谁都懂,可是我们貌似能真正分给父母的时间真的不多。或许这就是人生。 最近和之前的同学聊天,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细想起来,我身边已经有三位同学的父母过世。不禁让人感叹,曾经我们以为长大了很好,现在才发现长大意味着要学会接受“失去”,毕竟这才是人生的常态。从出生开始,我们一直都在失去,失去了美好快乐的童年,失去了一去不复返的青春时光,现在又要慢慢失去父母的陪伴。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给大家传播负能量,反而是想让大家多多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珍惜父母的唠叨。虽然细思极恐,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实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和父母相处的时光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