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贴: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分数线
北京外国语大学,211高校,和上海外国语并称绝代双骄。
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已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14年7月。学院前身是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成立于2001年。2009年,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研究生层次与学校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合作,培养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生。
我是育明考研咨询师,欢迎阅读和关注!

一、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招生情况
1、所属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2、招生专业:新闻与传播
3、研究方向(全日制招生):
不区分研究方向
4、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202俄语或 203 日语或法语、德语、西班牙语
③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5、招生人数:
新闻学,国际新闻,招生9人,录取9人
传播学,国际传播,招生9人,录取6人;中国传统戏剧对外传播,招生2人
新闻与传播,招生32人(含推免),录取6人

北京外国语比较有意思的是,2019年调剂的时候新增了学硕——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招生30人,具体调剂要求如下:
1、接收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要求:
学术型:外国语言文学(0502)、新闻传播学(0503)两个一级学科下各专业;
应用型:翻译硕士(0551)、新闻与传播硕士(0552)下各专业。
2、申请调剂考生初试成绩要求:
达到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专业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满分150分)或60分(满分100分)的基础上,还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① 2019年硕士研究生统考外国语(英语)科目成绩不低于60分;
② 2019年硕士研究生统考外国语(非英语)科目成绩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及格分数线。
二、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复试分数
2019年 政治英语51,专业课77分,专业课总成绩237,总分355
2018年 政治英语55分,专业课83分,专业课总成绩249,总分345分
2018年 政治英语55分,专业课80分 ,专业课总成绩234,总分345分

三、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参考书目
新闻与传播参考书
1、方汉奇编《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2、陈力丹编《世界新闻传播史》(第3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3、彭兰编《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4、陈绚编《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5、董璐编《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6、李韧编《国际新闻报道双语教程》(第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四、考研经验总结
中国传统戏剧对外传播参考书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2、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
3、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中国京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
5、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新闻传播理论、历史的书刊。
四、专业课复习经验分享
1、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2、提高复习阶段(6-9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本阶段可以说是专科课复习的黄金时间,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吃透专业课,建议可以报个辅导班,比如育明考研就不错。
3、强化冲刺阶段(10月-12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