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店与烹饪的“无心”之论
在家里研究了几天的日本料理智慧“出汁”技术,偶感乏味,计划去山塘街寻一个苏式面馆,从大众点评网上翻来翻去,最后决定去一个排名前几的奥灶面,到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钟了,见店里员工有些疲倦,昏昏欲睡。
问道“还营业否?”,店员答道“全天营业。”
我们去店周边小转一下,想起了去年在这里吃过的“赵元章筒子骨”,便买了一个筒子骨拿去奥灶面馆一起吃面。
点了一份奥灶面套餐后,端上来见有一爆鱼,有一鸭肉,一碗红汤面。见其色,便感到失望。想念起之前在菜市场的那家“陆长兴”面馆,那面的新鲜程度,那爆鱼的美味加量大价实惠,本地人吃法再来上一小碟姜丝配上面的汤底,早上起来便已经满足,不想其他,只想再来个回笼觉睡过去。


选美食,也要讲究。讲究“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恰恰是那适合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之味,才能永久的留在记忆中,构成自己的意义。
各个店铺的气场是能够感觉到的,跟着本地的老年人总能吃到又正宗又便宜的美味,跟着点评软件,可能因为更多都是不太懂行的游客一日游光顾,反而评价失真,参照点评网站也是“相对的”,不同的消费群体需求也不一样,我追求的就是物美价廉,本地人都爱去的正宗风味,不追求馆子多么豪华气派,只追求在我的消费水平上吃到新鲜出炉的佳肴。
山塘街转了一会儿,便回到了家。又回到我的日料出汁中来,“汤底”是一碗面、一顿火锅的灵魂。昨天我把干昆布放水里“出汁”一晚上,今天就可以用来做我的“昆布出汁关东煮”了。


昆布出来的汁总出现海边咸鲜的味道,不用添加调味品,便可一品灵魂。
萝卜最能吸取汤汁的精粹,把萝卜放入“出汁”中煮到萝卜入口即化,再放入各种想吃的食物,这就是“防止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抗抑郁药了。如果下次想吃不一样的,此“昆布出汁”放入日式酱油加日清、米酒、糖、牛肉就是高档日料店的“寿喜烧”。
禅宗所说,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做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为了修之修,就是有心的作为。有为当然能产生某种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长久。 正如料理的体验中,若是求“有心的作为”,那就遇到困难容易放弃,体会的是刻意学习的食谱,总是想追求那个模版的味道,而不是“料理”过程中的享受。不求刻意模仿每个菜肴,用自己热爱的简单烹饪去等待“食物”与“食物”本身味道的碰撞,才能发现每一次“料理”带给你的自然食材的馈赠,这才是修行的“因缘”与“无常”。
做事“无心”,不求好的结果,只求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