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得自己的尊严
今天读李安得《十年一觉电影梦》,看到他第一次去英国拍《理性与感性》时,面对一众高学历有经验的演员和技术人员,深感自己的尊严要一点点挣回来。
作为导演,他说自己不能乱,也不能慌张,否则就会很没纪律,更没面子,事情就会难做下去。尤其是在大联盟的电影制作里,演员给他抛去一个又一个问题,摄影和灯光也一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有时就会把他难住。
可他一定要有一个答案给大家,不会就自己去学,总之要有一份镇定,耐心地一点一点把问题解决。让大家信服他一个台湾的导演,可以去拍简·奥斯汀的作品。
想来,这其实与我们的人生颇为相似。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当出现了什么问题,你的人生参与者都会来发问,给出自己的意见,给你施加无形的压力。如果这时你乱了心思,拿不定主意,那人生的这场电影,就会变成别人的创作,不再是你自己的作品。
面对这些“关心”你的人、渴望让你拍完电影但却不在意内容的创作者,你也需要自己挣回作为人生导演的尊严。倘若摄影师、制片人、演员们都不放心你这位导演,自然会来横加指责。毕竟,他们会认为按时拍完更重要。
记得杨澜采访李安时他也说,自己在家庭里,也需要去挣自己作为父亲,作为丈夫的尊严,不会因为在奥斯卡拿过多少奖,就会自然而自然地得到尊重。看到他一脸无奈但又满足地说“我已经那么大牌了,还不可以吗?”,不禁想到这实在是李安独特的人生哲学。
如果希望自己的身边人认可自己的选择,那么努力去挣这个尊严,或许是必须的。

弱小,无助,但能吃。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