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度的另一天
定了每日记录的目标,决心却不是每天都有。第二天就破了自己立下的规矩,还真是--一如既往的不能坚持。
今天(2019.10.05)刷完了整部《古灵精探》,收获是:没什么收获。依然看完就算,妄想从中提炼什么感悟甚至升华出某种意义,是不可能的了。甚至说,看电视于我而言越来越接近消磨时间的本质--一种纯粹的、没有任何情感投入也没有激起任何情感涟漪的无为。对,无为,透着机械与麻木的无为。在这种无为中,时间不再忽快忽慢,因为它不再带有任何主观的情绪,以一种永恒的、你无法感知的速度流淌着。你唯一知道的是,它存在,它消逝,它从来不停歇。
每天的生活依然处在质疑中。这种质疑并不来自外界,而来自自己的心。这种质疑发生于每时每刻,每件大事小事,每一个处境中。它是头脑中各派知识经验之间的博弈,是内心各路价值观之间的博弈,而最根本的来源是内心对自我的质疑。它质疑每一条所谓的人生经验和每一种价值观,它的依据在于--它们是否真正来自本心?它们是否真正来自“自我”?我,是否真正拥有“自我”?
意识到“自我”的缺失是一种痛苦,渗透于日常生活但又难以与他人言说的痛苦。每时每刻,与自己博弈,对内心同是磨炼与折磨。但是,这也何尝不是一个好的开始?有了缺失的意识,下一步便是去探索、去找寻,进而发现自己的本心并形成自我。那时,看待万事万物便有了自己真正的想法,而不用质疑它们是否来自他人或是否受了外界干扰,也不会因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没有底气。有了自我,便有了信念,有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一切想法一切选择都有了根基。这感觉,一定是无比美好的,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至于如何发现自我,搜寻了许多方法,目前觉得可行的办法是:学习心理学,了解自己--成为一个经济&思想独立的人。这两步十分重要,后续的步骤再慢慢探索。
要想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首先得了解自己。所以我准备开始学习心理学啦,先去图书馆借几本书~
最后,希望能在找寻自我的路上坚持下去,马上24岁了怎么还能整天浑浑噩噩的啊!你清醒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