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悲惨经历揭下自己的《面纱》
年轻的女主因为虚荣心而跟瓦尔特结婚,虽然她知道自己并不爱他,她是嫁给了虚荣。没有爱情的婚姻里,她被查理所吸引(被他的外貌吸引,也被他的身份吸引)坠入他的怀抱,那时的她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以为那就是爱情,她也有过挣扎,因为她背叛了瓦尔特。但是,真正的爱情是不分婚内婚外的,至少那时候的她以为那是真爱,所以她愿意为了“爱情”而枉顾所有。后来认清了查理的真面目后她伤心绝望,为自己想象中的美好爱情破碎而绝望,而就算她背叛了婚姻,瓦尔特还是那样的爱她,用他的话说是“我鄙视我自己,因为我爱你”。在修道院,她找到了自己的一点点价值,修道院的人都喜欢她,需要她,她觉得自己不再是一无是处。一个背叛了婚姻,被所爱之人伤害的绝望女人,觉得自己本应受到报复,却感受到的依然是瓦尔特的爱,她觉得自己本该去死,一无是处,却感受到了被需要,她慢慢的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依托,同时她的羞耻心也从未停止滋长,她的心理一直被拉扯着,她始终是悲惨的。 很多人关注于她为什么回到香港后还要和查理纠缠一次,我觉得是因为她依然是个有血有肉的凡人,再次见到查理,她还是被他吸引,她仍然对他有爱欲,虽然她知道他是卑鄙的,是不值得她爱的,但是爱这种情感并不是你能很好掌控的,就像瓦尔特至死都不能停止对她的爱与恨一样,凯丽恨查理,也仍然被他吸引,所以当他温柔而霸道的将她揽在怀里的时候,她回归于一个需要被爱的女人,她只是躺在了自己中意的人的臂弯而已,此时她的世界没有瓦尔特,没有修道院,也没有曾经查理对她的伤害,也没有羞耻心,此时她是一个纯粹需要爱的感性的女人。但那只是那一刻的她,所以纠缠之后她便走了,因为她不再是那个只是纯粹需要爱情的女人,她已经逐渐认清了自己,踏进了自己的精神国度,她知道她将来要以怎样的方式来度过一生。 最后她请求和父亲一起走,一方面是因为她无处可去,更多的是因为她想好好爱他,想弥补曾经对父亲的忽视与索取,也想救赎自己。她用悲惨的经历揭下自己的面纱,然后一路完成自我救赎。 我觉得她以后得人生都活在自我救赎当中,她养育出来的女儿也定能如她所愿,成长为一个自由自立的人,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养活自己,不依附于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