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日常
经过去年一年的流浪生活,我依赖上了家旁边的这个麦当劳。
二楼有整面的落地窗,视野好,位置布置合理。一楼取餐后端着盘子上二楼的这个过程会有个神奇的变化。第一段楼梯,你会渐渐闻到一股很冲的霉腐气,吸一口会生病那种。走到第二段时,这味儿不知道是消失了还是我自己适应了,越来越淡,直到坐下,神奇的是觉得空气清新氧气饱和。我可以确定是我适应了,因为我专门看过这家二楼沙发的缝隙,里面塞满了垃圾:包装盒纸巾还有食物残渣。第一次看到时我震惊又烦躁,感觉自己每天在细菌海洋里看书工作。这件事当时困扰我很久,我想过去找店长说明,后来又想他们难道不知道吗?应该知道。我如果说了以后天天还来待着,会不会惹人厌?悄悄举报呢,我搜了下举报电话,纠结了很久最终放弃。后来,我在这看书时会不经意挥走小苍蝇,这时那旮旯的一堆垃圾会再浮现出来。这些小苍蝇就是它们养着的啊!
我很少连续吃同样的东西,无法连着吃两顿同样的饭菜。但是在麦记,我只吃一样,6元麦满分早餐,小咖啡还能续杯。不要糖,加奶。今天早上选餐的时候我决定严肃地看下菜单,还有没有别的我想吃的。板烧鸡腿堡,吉士堡我试过一次再不想尝试。我接受不了粥是咸的,说实话粥看起来太像呕吐物了,我吃的时候太容易联想。真的,选了好久最后还是火腿扒麦满分。犯罪剧情里给我的印象是,如果你常年保持一个固定的习惯,即使很小很细腻,也会有可能被别人利用成为弱点。我真的有认真对待这件事,如果有朋友不经意间说我总怎么样怎么样,我会定住好好想一想,以确保不会有什么风险。
麦记有三类人让我印象深刻:流民、母女组合、工作学习的人。
说到这,我忽然发现常年在这家麦记盘踞的那波流民已经不在了!难道是只有工作日才来?毕竟我去年没上班也只有工作日过来,我以前以为周末麦记人会很多,现在周末来了才发现比工作日还要安静。也就是去年我才知道有这么多流民,因为我也经常来,几乎是每天吧,好怕他们把我当同伙,我找地坐下后就紧张地低头看书,因为见识过他们私底下带有戾气的咒骂,我生怕跟他们对视。有一个男的,跟麦记的服务生好像很熟,闲的时候会聊几句。这人会主动收拾餐盘,也许是留在麦记的代价?有一次午饭点,另一个流民带来了一堆打包饭盒,他们闲聊着,这些饭来自宜家、肯德基。客人吃剩的。还有一次,有个大姐似乎刚在麦记睡了一宿醒来。她坐起来看着我吃,后来问我这饭多少钱。我告诉她了之后,她说了一些让人窘迫的话,类似是这些饭别人不可能白给,得自己花钱了。她每句后面都要跟我互动下“是吧?你说呢?”。我忙着复习面试题,再加上别人已经开始时不时抬头看我俩了。我就不再理她,她还让我帮着看她的水,说下去买饭,我烦的不行,一瓶水而已让她自己带下去买饭。她笑着说放心吧不会有人拿的。饭买回来后,她又问我咖啡配的糖和牛奶是什么。我告诉她之后她开始了漫长的絮叨,显然都是说给我听的。我不想立刻起身走开引起她的不快,于是就不再理她,埋头看书。过了好久,我旁边分布的三桌人隔着聊了起来,包括这个大姐,他们聊晚上在哪里露天睡蚊子少。这个大姐似乎是新加入的,另外俩男的给她讲些在麦记蜗居的规则。几天后,我去711的路上,发现她在路边的长椅上躺着,枕着背包。怕她认出来我,我绕道了。
待了这么久,熊孩子肯定是有的。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制止,有个妈妈让孩子看下周围的人说有些叔叔阿姨在学习,你这样会打搅他们。孩子安静了,这件事不是那么难吧?但引起我烦躁不安的永远却是失控的母亲。有一次,一个小学生的母亲彻底崩溃了,带着哭腔大骂对面的小男孩,大概是不好好写作业之类,她嘶吼了很久,一屋子人都在看她,显然小男孩吓坏了,他的目光在我们和他妈妈之间来回切换,不知所措。
还有一个,估计得有十七八岁了,刚上完什么培训班,女孩拿错了同学的笔记本,这件事让她妈妈非常焦虑,提醒了十几次让她赶紧联系同学说清楚。女孩解释已经发微信说明,但我不知道这妈妈为什么一直在提这件事,女儿压抑着怒气客气地抚慰妈妈。这件事过去后,她又开始重复指挥让女儿做别的事情,而且几乎是贴着女儿坐着。这女儿一直克制着在本子上写东西。我在一旁完全被这操蛋局面带进去了,恨不得怒吼几声。随着她妈妈每一次的啰嗦都更烦躁。我给她们几个毫无意义的烦躁的眼神,哈哈哈,真是毫无意义。
12点之前的麦记是很好的自习室,里面零散着工作看书的中青年人,补觉的外卖骑手,这时候麦记不会放流行歌曲,没有小孩,吃午饭的上班族大军队还没到来。有一个小伙子雷打不动地早早来学日语,我跟他搭过话,看看他用的哪本教材。他学日语也是爱好,好榜样!
自动下单的时候会出一张巨长的小票,这小票我常用来打草稿整理思路,有些比较好的想法就贴在笔记本上。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我该找个兼职,就去问了下麦记主管,她问了我的岁数后说,你这个岁数可以做全职,我们也提供五险一金。一口老血,那时候想是该认真找工作了,挣对得起自己时间的薪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