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33班的你们
我现在人在山东老家,小乡村里。凌晨三点,公鸡就开始你来我往鸣个不停。收拾完女儿尿了的毯子,我再也睡不着了。拿出你们写给我的文章,反复看了又看。
我真的有你们笔下写的那么好吗?我太心虚了!这是我读完后的第一反应。慢慢再读一遍,我发现你们夸我的每一条都落在实处,并非你们自称的无脑彩虹屁。我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承认自己的优秀?为什么不能充满自信的接受这些夸奖和爱?你们让我再次思考起我的“自信—自卑”人生未解议题来。
关于阅读,我每年都会给自己列一串宏伟目标,开头美好而结局潦倒的次数太多,有我列计划与时间分配的问题,也有我本身不能持之以恒的问题,后来我慢慢发现,我选择的书目也存在问题。hr说,看了我的已读书单去买书,结果发现读不下去,这太正常了。我高一的时候买了本《瓦尔登湖》,实在读不下去,以为是翻译版本问题,又去重买,强迫自己边记笔记边读,后来甚至买了英文原版,还是不能卒读。现在三本书还立在我的书架上,我仍旧没有翻开的兴趣或勇气。《小王子》也曾经拥有这样的命运,直到我经历了一些事后再读,才真正懂了别人说的读完热泪盈眶是什么意思。因为慕名买来却翻了几页就被我束之高阁的书真的不少,我也一度怀疑自己的品味:为什么别人说好的书我却读不下去?为什么如此享有盛誉的名著我却一点儿也喜欢不起来?
原来,不是书的问题,也不是读书人的问题。在对的时间以对的心态和阅历去读到一本对的书,你要知道,这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
去年我特长课开《红楼梦》赏读,并不是课上的所有人都是因为喜欢《红楼梦》才来的,有些人只想听我讲段子。但是我并不在意,因为时候未到,可能你真的无法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所以不用强迫自己去读书,读不下去就暂且丢开,书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它们会默默等我们成长,成长到足够读懂它们。
关于画画,我应该属于那种天赋零禀的努力型选手。因为努力而进步,因为喜欢而愿意付诸更多努力。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和我一样的普通人,所以我那篇画画的年终总结才能被从18年赞到了19年,还有人源源不断在给我点赞。喜欢就去努力,我们不是要成为画家,我们只是在取悦自己,在下笔的时间里体会专注的乐趣。
19年画的不多,我把更多精力投在了育儿的学习上。女儿飞速成长,每天都会带给我成长的惊喜,我学习的速度远远追不上她长大的速度。一开始有点儿焦虑,后来心态慢慢调整过来了:我学习育儿是因为我希望自己有所成长,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好妈妈,而不是借此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好女儿”。
关于上课,我只想说,教学相长。我太喜欢这四个字了,因为我每天都在学校印证这四个字的真谛。你们说喜欢我的课堂,那是因为我也喜欢有你们的课堂。上课从来不是老师备好了课做好了课件走进教室开始按照剧本表演,而是不断打破预设的互动(去问问39班你就知道我在他们班每节课都没办法照我的教案上课),好的学生好的班级会激发老师更多的潜能,你们才是老师的伯乐。所以我很感恩,能遇到你们这样一群小仙女!
正如,如果没有你们,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小文。
5点半,天要破晓,我们一起拥抱崭新的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