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游记
前不久,为了见朋友特地去沈阳一趟,趁此时间逛了一下沈阳,就写篇小文章总结一下。
沈阳是一座颇有些历史的城市。清兵入关前,其皇宫就设在沈阳(当时名为盛京)。因此沈阳也可以算作古都。这里不仅有旧时的皇宫,还有皇太极等人的陵墓。另外此地曾经盘桓着大军阀,也做过日占区,民国时的古迹也有一些。因此可看的东西还是有不少的。
沈阳故宫
在沈阳游玩的第一天,天气不好,但我们还是坚持出门了,首先去了沈阳故宫。
(因为当天天气不好,很少拍照,且网络不好,照片难以上传,因此多用网络图片代替,侵删)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是满清入关前的皇宫。占地面积与辉煌程度,都比不上背景的故宫,然而依然有许多可观之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满族贵族入关前的生活习惯。

如图所示,可游览的地方很多,但其实并不大,几个小时可以逛完。
我们先是从正门进去,然后分别在两边逛了一逛。可参观的主要是些殿堂,还有寝宫。整座宫殿都显得比较陈旧,寝宫中会摆一些生活用品,墙上还会挂一些简介,主要介绍宫廷中的习惯以及曾经的故事。
比较好看的,主要是这几个宫殿。

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整个宫殿最重要的建筑。为清太宗面见臣下以及外来使臣的场所。

我认为,大政殿是整座沈阳故宫最恢宏的建筑。呈八角结构,门口的柱上环着金龙。是沈阳故宫最早的建筑,为大典时皇帝御临之处,也是八旗诸王议事之所。而它的前方,分两列陈着十座建筑,它们的名字叫做“十王亭”, 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 。这种奇特的建筑结构风格应该来自于游牧民族的帐篷。

凤凰楼是位于崇政殿北首,处于两个院子之间,一共有三层,是当时盛京最高的建筑。
此外还有后宫中的寝宫,寝宫中被象征性地陈列一些物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既有神龛也有唐卡,清皇室早期的信仰非常多样。另外还有一些用品。

如上图的冰箱等稀奇的东西也是有的。
参观完沈阳故宫,我们去了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


第一次到张氏帅府,最先惊叹到的,是它的广袤与富丽。
这不是游记中随口的夸奖,因为我刚从沈阳故宫出来。

帅府中心是传统的三进院。周边还有许多西式的别墅。而著名的赵四小姐的住宅则是帅府围墙外的一栋小楼。附近还有一栋楼,是过去的银行。中西结合,面积广阔,因此说它豪华。
我们首先进了三进院,这传统的三进院也是模仿的以前王府的模式建造了,前两院是办公的场所,有账房等布置,后两院安置内眷。

走完四合院,向右拐,就可以看到西式建筑群了。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大青楼。

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当中有许多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的房间,比如说老虎厅,这个地方因陈设有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的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 ,张学良于此处处决杨宇霆、常荫槐 。

此外,还有张作霖、张学良等人的书房与卧室,这些房间也是重要的办公场所。在这些房间中,有对张学良一生的简介。从他的出生、辉煌到美国的晚年,都有一些介绍,对少帅有兴趣的人务必去看看。
逛完大青楼后,我们去看了一眼小青楼,小青楼没怎么开放,我们只能看看一些简单的布置与建筑外貌。

小青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样貌很精致,是张作霖为他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修建的。
此外,大青楼背后还有一处小小的关帝庙,是张作霖时期修建的。每逢重大节日、战役,他都会来到此地参拜关帝。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为祭奠父亲,于东殿供奉父亲任海军大元帅时的泥胎塑像。

张氏帅府院墙内的参观地点到此就差不多了,虽说左边还有连成一片的红楼建筑,但几乎都没有开放,只能从外表勉强想象张氏帅府昔日辉煌了。
而赵一荻故居、边业银行与帅府舞厅,虽说在帅府院墙之外,但与帅府关联甚大,因此也算在景区之内,不过需另外买票。在帅府景区门口售票处可购买联票。

帅府舞厅本名应该叫帅府办事处,因张氏父子常在此地举办舞会而得名,建筑精致、装横富丽,曾经接待过非常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但它的院墙也没有开放,所以不能见其中原貌。

赵四小姐楼因是赵一荻故居,得此别名, 为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赵一荻曾于民国十七年至十九年居住此地。该建筑外表看上去不起眼,里面却五脏俱全,包括琴房、舞厅等等。
接下来就是边业银行,该银行为张作霖所筹办,面积广阔,样式恢宏。现在已经改成博物馆。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民国时期银行的运作模式,以及世界货币以及贸易运动的变迁。

走出银行,张氏帅府的参观就算是结束了。我们去附近著名的小吃一条街中街享受当地美食。
第二天,我们去参观了北陵公园与西塔。
西塔算是韩式风情一条街,满街都是韩语,有很多韩国美食,韩国人也多,对韩国比较感兴趣的人可能会喜欢。
再之后,就是北陵公园。
北陵公园
北陵公园是以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为中心建起来的公园。其中除了昭陵,也另外有一些玩乐的地方,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花海。我们去的时候是能看到开得正好的向日葵的海洋的。
玩乐之外,便是参观著名的昭陵了。
昭陵的面积总体称不上大,在皇帝陵寝中也不算是最豪华的,但因为其中主人,在皇帝陵寝中也具有特殊地位。

进入门后,首先看到的,是牌楼,这牌楼不同于别的牌楼,并非木制,而是通身由青石雕成,属于罕见的艺术珍品。

穿过牌楼,再穿过修建得仿佛城墙的隆恩门,就能看见陈列皇太极与其皇后灵位的隆恩殿,而隆恩殿的两边陈列着两排建筑,基本上都是祭祀时用来摆放用品以及休息的所在。而隆恩殿本身,建造的极为精美,不过因为年久失修,漆上的颜色脱落得有些严重。分列其两边的那些建筑中有一些对昭陵以及清初故事的介绍。

隆恩殿的背后是一扇象征性的门,传说这里有通向地宫的入口,不过也没人知道是不是真的。
经过隆恩殿、穿过明楼,即可至宝城。前面也说过这座陵墓被城墙包围,有月城有角楼,仿佛一座城池。而宝城坐落在城墙北面,为月牙形,而其中就是安葬皇太极即其皇后的地宫。

地宫从外表看上去是没什么稀奇的,单单就是一个土包,然而想到这布满杂草的土包下有什么,又难免唏嘘。
至此,我短短两天对沈阳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为时尚短但收获不小,希望将来还能再去东北别的城市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