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太“南”了!!

最近网络流传一个段子:
北极熊:你怎么不来找我玩啊?
企鹅:我太南(难)了!
这个略带戏谑和调侃的段子抖落出现代人“且丧且前行”的社会心态,呆萌的企鹅挂上了哭丧脸,“南”这个地理方位的字眼儿也重叠了心理含义。
如果单从地理方位来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发生在北方腹地;世界三大宗教起源位于北半球;美国南北战争中胜利的一方是更早工业化的北部;哪怕是在北京城,北城似乎也比南城多了点优越感。乍看上去,北方是强盛的话语权主宰。
那南方呢?南方有什么?
李白、苏轼这样的一代诗歌大家;淮扬菜和苏州园林;美国的南方文学;英国伦敦的崛起,还有澳洲和智利的新世界葡萄酒,以及人类在南极洲的无尽探索——本期书单,我们就从文学、历史、种族、饮食与气候等一系列维度,聊一聊与“南”有关的一切。
这是我们推送的第080期书单
文学之南
01

《成为福克纳》
作者:(美) 菲利普·韦恩斯坦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45元
威廉·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创作了19部长篇和120多个短篇,其中绝大部分都发生在美国南部城镇约克纳帕塔法县,也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世系中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小说中穿插交替出现,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二战以后。福克纳,这位南方种植园主的家的贵公子以其宏大的笔触,书写了美国南方社会在南北战争前后一个多世纪的兴衰成败。
《成为福克纳》是一部视角独特的传记,作者菲利普·韦恩斯坦是美国斯沃斯莫尔学院英文系教授,从事现代比较文学特别是英美小说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了多部关于福克纳的专著。这一本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摒弃了时间线的人生叙述。他认为福克纳的人生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写作的。他的艺术探索在于记录风暴的份量而非平静,因为风暴先于平静,且影响力更大。
因此,本书的五个章节,记述了福克纳人生中的五段困境,分别是:早期作品四平八稳的痛苦,私奔未果的人生低潮,关于种族的困惑,醉酒狂欢和桃色新闻,还有晚年的声名挫败。伴随着对其人生轨迹的总结,作者巧妙地带入他每个阶段的作品,进行技巧性分析,最终希望引领读者去捧读福克纳的小说,因为只有在他文章的圣殿中,才是福克纳身份的重要性所在。
02

《别的声音,别的房间》
作者:[美] 杜鲁门·卡波特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26元
杜鲁门·卡波特,1924年生于新奥尔良,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曾两次获得欧·亨利小说奖。他自幼父母离异,高中便辍学,受雇于《纽约客》开始写作生涯。他出版于1966年的《冷血》以“非虚构小说”的文体形式开创了美国纪实小说的先河,牢固了其文坛地位。
《别的声音,别的房间》是卡波特发表于23岁时的代表作,故事围绕着一名少年寻找自我的历程展开,对孤独、恐惧、爱情、寻根、成长等主题进行了探讨。这是一部美国南方哥特式小说,诗意、奇特,而且复杂,其中充满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年轻的卡波特在这里大胆地炫耀写作技巧,其华丽而璀璨的文字具有鲜明的实验性。他将思想用半隐秘的语言环环相扣地表达出来,显示了对语言惊人的驾驭能力,这部小说也因此被誉为“20世纪中期文学的试金石”。
03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美] 卡森·麦卡勒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定价:45元
卡森·麦卡勒斯是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1917年出生于佐治亚州哥伦布,一生备受病痛折磨,15岁患风湿热,经历三次中风,29岁瘫痪。《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她22岁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和最具震撼力的代表作,在美国现代文库评出的“20世纪百部最佳英文小说”中列第17位。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以聋哑人辛格为核心和四个小人物之间的故事,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却不被身边的人所理解。麦卡勒斯以她独特的手法写美国南方小镇;写八月漫长沉闷的下午;写午夜的咖啡馆里喝着冰啤酒、徘徊于孤独的人们;写黑人对于自由的隐忍与矛盾的苦痛;写那些期望改革的人疯狂、绝望却又依然坚定地向前走的决心……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故事,凸显的是麦卡勒斯式的主题: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
04

《苏菲的选择》
作者:[美] 威廉·斯泰隆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定价:38元
威廉·斯泰隆,1925年生于弗吉尼亚州,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1951年,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躺在黑暗中》一问世就获得美国文学艺术学会大奖。1967年的《纳特·特那的自白》获得当年的普利策文学奖。1978年由兰登书屋出版的《苏菲的选择》成为美国当代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也摘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故事讲述了波兰女子苏菲痛苦的一生。她在纳粹集中营里见过人间最残酷的一面,以至于战后回到美国的余生都被恐怖、耻辱、罪恶和绝望的阴影笼罩。她与犹太人内森相爱,他们疯狂地做爱,就像发狂的野兽在撕咬、搏斗。而只有在承受情人暴虐的时候苏菲才能解脱沉重的精神负担,达到高潮。即使有机会离开,但最终苏菲还是选择了回到内森身边,重登那交织着痛苦与欢乐的眠床,拥抱着走向死亡。
斯泰隆的小说惯于将死亡与性,残酷与激情融为一体。他打乱了时间顺序,采用“悬念套悬念”和美国南方作家所擅长的心理分析的手法,现实与过去相互交织,苏菲和内森的秘密逐层解开,将小说推向高潮,也让人物各种非常理行为得到解答。这部小说还涉及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如波兰人对犹太人的态度,美国南北方的民族隔阂,犹太人特别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念,在展现了人性灰暗的同时,也从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展现出二战前后美国的社会风貌。
时光之南
05

《南京传》
作者:张新奇 出版社:岳麓书社 定价:88元
《南京传》的作者是湖南人张新奇,曾任南方出版社副总编,如今旅居海外,做自由撰稿人。他在自序中深情的回忆了为何对南京这座城情有独钟:那源自童年厂后街最殷实的一户虢三爹的来历,也牵动着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南京的那段历史。多年之后,作者第一次去南京,不禁感慨:“有些地方,你待了很久,但依然陌生。而另一个地方,哪怕只去一次,也如同故乡。”
这部700页的大书,透过无数史料,用富有哲思的文字构建出从史前到清代,南京城和南京人历经的沧桑。作者带领我们穿越到远古,走到先秦,又目睹南京在隋唐五代时历经三次浩劫,在宋元时广纳天下迁客骚人,从一户南京农民在明朝的命运中记下金陵众生录,也感慨清代锁不住英国的铁甲。
虽不涉及南京的今生,但鉴古可观今,透过对南京城的历史传记,也能引发今人的无限思考。
06

《楚辞全译》
作者:黄寿祺/梅桐生 出版社: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价:45元
“楚辞”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战国时代,我国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最早产生于民间,是楚地原始祭神歌舞的延续。它同时也指伟大的诗人屈原和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诗体写的一些诗歌以及这些诗辑选而成的一部诗集。因此,“楚辞”具有三重含义。楚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的结晶,这个文化体系里充满了浪漫的激情,保留着绚烂的南方远古神话传说和巫术宗教,它是炽热而深沉的。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这本《楚辞全译》由福建师范大学的两位中文系教授——黄寿祺和梅桐生执笔,以《楚辞章句》为基础,注译了其全部作品,另外还增补了贾谊著名的《鵩鸟赋》和《吊屈原赋》两篇辞作的注释。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译文,为了准确多采用直译;注释则择古今学者合理解释而从之,言之有据。
07

《时光的倒影:艺术史中的伟大园林》
作者:周文翰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定价:98元
作者周文翰曾任《新京报》文化记者,是著名的艺术和建筑评论家,近些年他游走于世界各地从事文化研究和艺术展览的策划。在这本书中,他从艺术史和园林史的跨界视角,追寻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再到中国等诸多文明古国对于园林和艺术的种种探索。从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墨画家王维、文徵明到近现代油画大师梵高、莫奈,作者带领我们盘点古往今来的艺术家在作品中呈现的美丽园林或者梦幻中的神秘花园。
园子南北皆有,但好像南方湿润的空气和袅娜的人文气息,总能赋予园林更多的艺术气息,而北方的园子似乎更多的带着政治的威严和禁忌。但无论是帝王的御苑行宫、还是僧道的寺观园林、诗人的私家园林,乃至近代的城市公园、国家公园,这本书真的犹如时光倒影,用200张艺术史中的极致作品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园林长卷,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度的美学之旅。
08

《江南文化理论》
作者:刘士林/苏晓静/王晓静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55元
这本《江南文化理论》是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的三位博士研究员的成果合著,针对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长三角城市群界定为“沪苏浙皖境内的26座城市”的意见,去追根溯源,探讨传统江南与当今长三角的关系,以及江南文化的源头和精神。
研究主要提出了三方面的阐述:首先,作者界定了江南区域的地理范围,即以明清太湖水域为联系的“八府一州”,尽管随着经济发展,这个江南核心区存在“外延”部分和“漂移”现象,但仍不影响其主体地位。
其次,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以长江文明为渊源,以“诗性文化”为本体是江南文化的最核心内涵。所谓“诗性文化” 意味着超越文化实用主义、代表着生命自由理想的审美精神,充分关注人的需要和自由本质。本书也用相当篇幅叙述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新时代展现的推动力。
最后,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成为传统江南文化的主要载体和最新形态。
这本书通过融合中外研究成果,采用当代城市文化研究的新思路,是一部以创新性理论学术为主题的著作,既有研究性成果展示,又有通俗化的知识介绍,适合大众读者。
南半球
09

《澳洲葡萄酒宝典(2018-2019)》
作者:(澳)詹姆斯·哈理德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定价:498元
澳大利亚大约有60个葡萄酒产区,从南澳的巴罗萨和克莱尔山谷、维多利亚州的雅拉谷,到新南威尔士的猎人谷、昆士兰的格兰奈特贝尔和塔斯马尼亚离岛,澳洲的葡萄酒产区大部分汇聚在东南部。
这本于1986年开始发行的《澳洲葡萄酒宝典》被公认为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的标杆,是葡萄酒从业者和爱好者手边不可或缺的参考书。2018-2019年修订版是第一次发行的中文版,涵盖了3500多家酒庄的评论及数百篇专业文章,所有文字均来自詹姆斯·哈里德和他的品鉴团队。
詹姆斯·哈里德不仅是两家澳洲酒庄的创始人,还是资深葡萄酒评论家,他在业内辗转47年,1995年获葡萄酒行业最高荣誉莫里斯·奥谢奖,2010年又入选澳大利亚员佐勋章成员,至今已完成70多本葡萄酒专著。在这本百科全书式的葡萄酒宝典中,不仅可以根据各种榜单、星标和评分查询实用信息,还能在詹姆斯风趣简短的评论中获取丰富的葡萄酒知识。 10

《南极洲》
作者:(英) 加布里埃尔·沃克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45元
南极洲宁静,亘古如一,它保存了有关地球过去和未来的线索,对它的研究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另类的地区,也是人类唯一无法独立生存的地区。在这里,鱼儿在血液里产生了防冻剂,冬天在封闭的深海里不断游动。水流在厚厚的冰盖下潜行,造成向上喷涌的瀑布,并载着冰盖缓缓滑动。蓝藻生长在一些岩石的内部,在温暖的夏季阳光和水滴滋润之下,会把那里变成一片“迷你的热带雨林”。
本书的作者加布里埃尔·沃克是一位极富天资、多次获奖的科普作家,已经出版了四部科普著作。她还是剑桥大学化学博士,并担任《冰的秘密生活》和《每一次呼吸》等多部BBC科学纪录片的策划人和片中解说人。在这本书里,沃克将科学、博物学与旅行的奇妙见闻混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南极洲的面貌。她五次穿越冰封的南极大陆,在南极大陆各地都扎过营,从南极洲的非正式首都美国麦克默多站到俄罗斯东方站,也从南极点到法意两国共同经营的协和站。她用清晰流畅的文笔,从多个角度记录了深入南极研究和历险的经过,科学和人文精神兼备。
点击下方链接
了解更多好书
- fin -

人文 | 艺术 | 设计 | 生活
Let's Make A Rendez-vous

▼
SKP RENDEZ-VOUS
北京店
朝阳区建国路87号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西安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A座10F
029-83699072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