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
亭 是中国古建中的一种常用建筑形式,但中国的名亭都文气斐然。爱晚亭,有停车赏红枫的兴致,醉翁亭,有醉意绿荫的雅逸,湖心亭,有独往白雪湖天的情痴,而沧浪亭,则是离浊世,守高洁的刻记。
沧浪亭是 亭也,又是园也。始于北宋的沧浪亭,是苏州现存园林中,独以亭而命名的,也是现存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北宋官员苏舜钦仕途不顺,遂归隐苏州筑园于此,算是在苏州开启士宦退隐筑园的先河。
苏舜钦,北宋诗人、书法家,字子美。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舜钦集》。范仲淹主政的庆历新政失败,作为新政的参与者苏舜钦被受波及,罢职闲隐苏州。满腹气氛的苏舜钦,虽无屈原跳汨罗的胆气,但还是有屈原不愿同流合污的志气,遂以《渔父》中的“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命名私园,以标高洁。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 曾著《沧浪亭诗》以示慰籍文友的不平。
沧浪亭是文气之园,也是浪漫之园。清乾隆年间的苏州人沈复和芸曾在沧浪亭有过神仙眷侣版的中秋团圆时光。其在《浮生六记》里记有“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两人相携,烹茶谈心,一直到明月当空,陈芸不仅感叹“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或许后来潦倒的沈复或许在怀念芸时,沧浪亭应该是他们最甜蜜时光的伊甸园。
今天的沧浪亭虽非宋时旧物,但风雅直追唐宋。进门见山,抬首瞻亭。其布置有巧借水景于墙外环河,外看水有清波渺渺,内观山,丘壑起伏,倒正如欧阳修说的近水远山皆是情。园内建筑,疏密有致,所植林木,高底有列,园虽不大,精致非常。
洁心之尘,离世之污,你可以逛逛沧浪亭,携眷侣,立黄昏,你也可以去走沧浪亭。毕竟,明月清风本无价。

欧阳修有 明月清风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是情。醉翁之意非酒中,实为陶然于山水之中。

绿树粉墙,文艺十足

月亮门,圈景也是洞天

四时风雅,非苏州莫属

高低不一,疏密有间,才有山水之味。

园林建筑中,最爱翠玲珑。东坡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翠玲珑不只清幽,更有雅致。

仰止亭,仰止高山,仰止前贤

苏州园林中,沧浪亭和网师园有夜游。夜谧更宜游园,或许更能追古。

幽兰高洁正合沧浪之水的清流

幽兰

兰的性格符合苏子美的雅兴。

园内红梅,梅有高洁,红梅无须赞,冷艳得无红杏的俗闹。
来自 豆瓣App
不忘长安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明故宫到雨花台 (12人喜欢)
- 故乡的春天 (30人喜欢)
- 菜苔 (28人喜欢)
- 故物 (17人喜欢)
- (其四)晨光熹微访孝陵 (1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