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成长关键期,错过就晚了?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键期”。 “关键期”这个概念,想必爸爸妈妈们都很熟悉了。毕竟,这个概念近两年被说得太吓人了。 金宝随手在微信里搜了下关键期,就看到了这些文章标题:
抓住宝宝语言发展关键期,错过就晚了! 孩子一生仅一次的成长关键期,别等错过了再后悔! 3 岁之前的 4 大关键期,家长千万别忽视!


只看标题,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紧张感。好像一旦错过所谓的“关键期”,在育儿这件事上就栽了大跟头,再也无力回天。 “关键期”这件事,到底有没有科学根据?各种所谓的“关键期”,对孩子到底有什么影响?“关键期”真的是错过就无法弥补吗? 爸爸妈妈们又该如何科学地利用关键期?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些问题。 01. 关键期,到底是指什么? 奥地利的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在研究中发现,小动物在出生后很短一段时间内,只要看到有东西在它眼前移动,它就会跟在后面走,洛伦兹把这种行为称为“印刻行为”。 就比如,小鸡在刚出生的10~16个小时内,如果有移动的物体出现在它眼前,它就会产生这种印刻行为,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没有移动的物体出现,它就再也不会出现印刻行为了。 那么,小鸡刚出生的10~16个小时,对小鸡的这种印刻行为来说,就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呢,洛伦兹提出了“关键期”的存在。 某种特定的技能或行为模式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是做准备的时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键期”或“敏感期”。

洛伦兹提出“动物的发展存在关键期”之后,有研究学者就想,既然动物存在“关键期”,那么,比动物更高级的人类,是不是也存在关键期呢?随后,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就提出了“儿童的发展同样存在关键期”。 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宝宝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如果这个时期没有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很可能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爸爸妈妈有听说过“狼孩”的故事吗? 曾经,一位传教士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被狼养大的小女孩儿,那个时候,她已经八岁了。

小女孩儿刚被领进孤儿院的时候,她每天晚上,都像狼一样地吼叫,她不会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 人们耐心地教她说话,教她走路,可是她用了两年多才学会了一个“ma”字,四年才学会了6个字,五年多才学会用双脚走路,快跑的时候,还是会用四肢爬行。她活了十七岁,到死都没有学会说话、跑步,智商最多只有三四岁。 这个小女孩儿,正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和运动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后来,她不管怎么学,都再也学不会了。还有许多这样的真实案例,都间接证明了,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存在的。 02. 关键期,为什么如此重要? 我们古话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并不是说,三岁、七岁,就真的能完全确定孩子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而是说,孩子科学的早期教养,确实很重要。 尤其是,孩子一生的发展,与最初大脑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宝宝刚出生时,脑的重量仅有350-400克,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到了1岁时,脑的重量达到出生时的两倍,是成人脑重的50%,2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75%。3~4岁的时候,宝宝的小脑发育和神经髓鞘化已经基本完成了。
所以,0~3岁的经验对神经网络发育的影响至关重要,对突触的刺激和高频率的使用,都有利于宝宝整体智力的发展。
我们由此也普遍认为,孩子出生的前三年,是他多个方面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呢,又称为“机会之窗”,在宝宝的关键期给他充分的刺激,可以事半功倍;而错过关键期呢,则只能事倍功半了。 就像是,一扇窗户打开,我们要向窗内照入充足的阳光,如果没有及时给它阳光,这扇窗户就会慢慢关闭,并且再也不打开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宝宝的关键期,在合适的时机,给他最恰当的环境和刺激。 03. 宝宝成长关键期,我们该怎么做? 很多宝爸宝妈一听到“关键期”这个词,就比较慌。怎么办,怎么办,宝宝就这么几年关键期,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了! 然后,处于焦虑和茫然中的宝爸宝妈,就会给宝宝报各种兴趣班、培训班,想让宝宝从几个月起就掌握各种知识、各种技能,刚会说话,就要开始背各种古诗词、乘法表了。 可是这样,真的算是好好利用宝宝的关键期了吗?

其实,敏感期也有强、弱之分。并不像大多数人以为的那样,所有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就真的没有办法补救了。 有一些弱敏感期,比如认字、词汇理解、乐器学习、唱歌等等,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弥补回来的,只不过比在敏感期时需要多付出一些努力而已。 但是,有一些强敏感期,比如视听、运动、母语习得、认知等相关的能力,一旦错过了某一个时间点,再想弥补确实几乎就不可能了。
宝爸宝妈们,其实也不需要紧张焦虑,对于弱敏感期的发展,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条件有选择地培养宝宝。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以下几个强敏感期: 1)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对于动作发展,0~2岁是宝宝的敏感期,这个阶段,宝宝需要锻炼精细运动、肢体动作、手眼协调和左右脑的平衡发展。 我们可以给宝宝提供安全且充足的空间,让他自由地活动、探索,让宝宝时不时做一做抬头训练,伸展一下小胳膊小手,翻一翻身,尝试爬一爬、走一走,让他的身体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2)语言发展的敏感期
对于语言发展,3岁之前是宝宝的敏感期,这个阶段是宝宝掌握口语的最佳时期,他会注意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牙牙学语声。
我们要尽可能多地给他输入语言信息,比如,跟他说说话、讲讲故事。 也可以多用“反问”的方式,给他创造更多开口表达的机会,就比如,我们可以拿着卡片或绘本,给宝宝重复地讲故事细节,也可以问问宝宝,“这个上面画的是什么呀?是什么颜色的呢?”宝宝回答不上来,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代替他回答,“是红色的对不对?这是一个苹果,苹果,Apple”。久而久之,宝宝就能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并说出来了。

3)想象智能的敏感期
想象智能的发展,对宝宝来说也非常的重要,关键期在3岁左右,这个时候,宝宝的想象是非常活跃的,他的小脑袋里,装着很多神奇而又美好的东西。我们要给他创造更多观察、思考、增长见识的机会,比如读一些奇幻的故事、做游戏、画画、参观博物馆等等,以充分激发他的想象力。
4)视听发展的敏感期
感官能帮助宝宝接收外界信息,所以,视听的发展,对宝宝也很重要。从出生到1岁左右,是宝宝听觉发展的关键期;而4岁之前,是宝宝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所以,我们也要给宝宝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比如,给宝宝一些五颜六色的玩具、各种各样的图形,多听丰富的语音、音乐,还要多带他去接触大自然,开阔他的视野。

总之呢,在宝宝的关键期内,给他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刺激,看的、听的、玩的、说的、等等等等,宝宝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得非常棒! 金宝贝的课程,其实一直都是秉承着这样的原则来做课程设计,给宝宝提供最丰富多样的刺激,让他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启蒙。 就像,在英文儿歌启蒙课中,大一点的宝宝,可以跟着Offty一起哼唱歌曲,边随着音乐扭一扭、动一动;小一点的宝宝呢,妈妈可以抱着他,摆动一下他的小胳膊小手,让他感受到音乐和运动的乐趣。结合听、唱、动、奏的方式,充分激发宝宝运动、语言和音乐三大潜能。


同样,在古典乐启蒙课中,给宝宝听高质量的音乐,看丰富的动画场景,跟随想象做游戏,这个过程,都能充分激发宝宝的想象力,让他的思维一直保持活跃。
其实宝宝的发展,都是遵循这个规律的。给他多变的刺激、丰富的环境,让他自由地想象、探索,这些关键期,就没有所谓的“错过”。刺激和探索的过程,就可以充分开发宝宝的潜能,这样,宝宝的人生才会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