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波撰写的哲学专著《主体与存在》近日由中国文化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社

由作者张志波撰写的哲学著作《主体与存在》一书近日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人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是由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探索和认知两大部分组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探索,这是因为我们认为世界和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这种探索就被人们称之为自然哲学或者自然科学。
时至今日,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达到令人眩目高度,我们已经冲出地球,飞向了太空。对于物理世界的认识,我们确实取得巨大的成就,而且还在信心满满地前进着。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人类不能理解自己的存在,这在哲学界是一个隐讳不了的事实。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现在仍然坚持着的自然哲学或者说自然科学对世界和人的本质的看法。
本书的作者认为,人们之所以处于这种对自身的生死不明的状态中,与人类作为自我不能实现其与自身的真正认同有关,与人类不能作为真正的生命主体的生存状态有关。这种状况紧密地与自然哲学对世界与人的本质的看法联系在一起:在这种自然哲学的观念里,人类从来就没有真正地面对着自己。因为他们是从自然事物的立场来理解自己的存在的。从自然事物的立场,人与自己之间的异化是不可能消除的,在这种异化中,人不可能真正地是他自己。《主体与存在》回顾了在对人自身的探索和认知的过程中,人类的知识是怎样在一种理性化的进程中变成非理性的,进而指出了人类认知自己的真正理性是对其自我性的认知,即是认知自己的心灵或思想,因此这本书是对人作为其自身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种主体身份的正名。本书对“人如何是他自己”做了详细的诠释和说明,同时基于人的这种自我主体性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生命的观念:区别于科学上把生命看成一个生物体的物理现象,作者指出了“生命”一词的真实含义是主体对其现实的存在形式的持有。《主体与存在》一书围绕着“主体”概念讨论了哲学中几乎所有与生命相关的重大问题,如灵魂、身心、物质的生命是否可能等,指出了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分析了它们作为一个问题的不恰当的原因。其中有些立论是大胆的,特别是对科学语境中“生物”观念的质疑,可能有一些人一时之间是很难接受的。但这些立论不是草率的,它们有认识论上根据。

作者:张志波,男,1965年生人,大学文化。毕业后一直在企业做仓库管理员、起重工的工作。2013年其哲学著作《存在 真理 自由》由九洲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各种媒体上发行。
出版机构
中国文化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综合性文化出版机构,主要出版文化、艺术、教育、科技、文史、卫生、经济管理等类别图书及各领域学术专著。本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华文化书局,1938年迁入香港,1955年更名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为中国文化出版社。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出版社历经风云变幻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秉承“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繁荣”的宗旨,竭诚致力于祖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教育科技事业的不断繁荣,出版了数万种图书,业务范围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适应出版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编著者多元化的出版需求,经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批准,分别于2009年和2019年注册成立了旗下专业化出版机构——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当代文艺出版社,使中国文化出版社整体实力更加雄厚,业务分类更加精细,市场适应能力更加强劲。目前,中国文化出版社暨中国书画艺术出版社、当代文艺出版社已成为集图书编辑出版、书刊代理发行、书籍装帧设计、书刊排版印刷、国际刊号管理、文化艺术交流于一体的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