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札记(十三)
U.S.A. is made up by people.
我不太容易被意识形态操控,不是因为我有判断力和思辨力,而是因为我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也就无所谓放眼更高的格局,只能对国计民生麻木不仁。

到华盛顿游览的第一站是国会大厦,由专业解说员带领的参观有一个多小时,开放对外的部分主要是圆形大厅与老众议院大厅,在人头攒动又秩序井然的游览中,我接受了一次美国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是完全符合我之前对于美国的认识的,从乔治·华盛顿建国伊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就是为了将权力交给人民,而整个国家的发展与强大也与存在于美国土地上的所有人息息相关。国会大厦里有无数个真实人物的雕塑,虽然我能够认出的有限,但也不妨碍我感受人民的力量。
当然,将权力交给人民是美国立国的基本信念,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达成的美好愿景,并不代表在这样的愿景下的体制是十全十美的。我和前同事一边在国家广场的草坪上散步,一边聊起各自对美国的观察。
我们聊到对总统权力的限制,川普在华盛顿的一次阅兵被同事经历了,较之中国扬我军威显我大国风范气势恢弘的阅兵,简直寒酸到不行,阅兵式中飞过总统头顶的战机不过零零散散的三架。事后还有舆论强烈批评阅兵劳民伤财,对着川普算起了调拨飞机要花的燃油费。
就这样走着,来到白宫门前,看到正对总统官邸的是抗议人士驻扎的帐篷。想起熊培云在《寻美记》中记录的白宫前的抗议者,那是一位长年驻扎在白色帐篷里的老年女士,带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长期抗议着某些政策。我又回忆起在纽约市博物馆展出的各种示威活动的历史资料,有为劳工争取权力的,有为女性争取权力的,有反战的游行,有同志群体的,也有跨性别群体的。所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都在积极要求着平等的人权。

我想,美国的政治体制绝不是最理想的,美国政府无力解决人民的所有问题,而且截止目前他们离实现建国最初对于这个国家的期许还差很远。但对于公权力的限制,对于人民权力的尊重,至少让这个国家不会太坏,还过得下去。
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向往美国,因为在这里,“人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