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牛
温馨提示
这篇文章写于差不多四年前,整理电脑时,偶然翻出。那时,我在尼泊尔一家影像机构做一个短期实习,第一次长时间沉浸在另一种文化中,是非常奇妙的人生经验。在尼泊尔这样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关于动物、宗教和死亡等,对我很有启发,也想分享给你~
同为牛,命不同
——尼泊尔的动物居民们(2015-10-30)
2015年10月13日-26日是尼泊尔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德赛节(Dashain Festival)。在这个类似于中国春节的节日里,漂泊外乡的尼泊尔人,不远万里,不畏艰难,一定要赶回家乡,与亲人朋友庆祝难得的团聚时光。因此,德赛节期间,大量外地人口离开加德满都,向来热闹熙攘的首都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安静的时刻。
当地同事告诉我,德赛节的大部分庆祝活动是在家里进行的,室外的庆祝活动很少。10月22日,我实在憋得慌,就从帕坦步行去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想看看是否可以碰上什么室外的庆祝活动。
远远就看到广场的入口处围了一大群人,走近一看,几个男人正合力往一辆平板车上抬水牛或是黑羊的尸体,这些尸体都没有头部,很难分清楚是水牛还是黑羊,看柔软程度,应该是刚死不久,旁边,一辆装满牛羊尸体的卡车正要离去。不一会儿,板车上的牛羊尸体堆成了小山,几个男人拿着绳子随意捆扎了一下,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就骑着板车离开了,人群随之也散了,恢复通行的路面上,留下被踩踏的动物粪便和斑驳的血迹。
当地朋友很早就跟我提过,德赛节期间会用活羊、活水牛祭祀,祭祀过后,人们会把牛羊尸体带回家中食用,他们相信吃这样的肉可以带来好运。看着板车上堆成小山的尸体,血红血红的断颈,想起有人说祭祀的时候往往是一刀下去将牛羊的头砍下,脖子不禁阵阵发凉。
进入广场,有一个当地人,看我像游客,指着一个方向跟我说:go there!More celebrations!顺着他指的方向去,是一个封闭的广场,入口处被军人拦着,尽管如此,还是围了不少人,个个顶着脚尖伸长脖子看着广场内,原来,广场内正在举行尼泊尔军队的祭旗仪式。军人们相信军旗染上鲜血才能保证军队战无不胜,所以每年德赛节期间,尼泊尔的各个军队都要举行祭旗仪式,尼泊尔政要都会出席。
远远看到一头黑羊被主祭人牵着,主祭人正在念祷告词,广场内围观仪式的人神情严肃,不远处传来咚咚的鼓点声,空气中弥漫着焚香味,或许是察觉到即将发生什么,那只黑羊开始发抖。我实在不敢看接下来的仪式,就提前离开,不久就听到“砰砰砰”的枪声,仪式结束了。


逛了一会,又折回去看,广场内的人群散了不少,可以看到广场地上摆着的各类祭品和成排成排的牛头和羊头,脖子又是阵阵发凉,不敢久呆,打道回府,出广场的路面上时不时可以看到新鲜的血迹,还有栓在路边的水牛和黑羊以及不时“砰砰砰”的枪声。 (祭旗仪式现场——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到住处,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新闻:尼泊尔每五年一次的某个宗教节日里,人们会屠杀大量的水牛、羊和鸡鸭等动物向神灵献祭,仅2009年的那次节日,短短两天,就有超过25万只动物被屠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着这张图,想起自己在广场看到的祭祀活动,作为外国人,我觉得这样的祭祀对这些动物太过血腥和残忍,对比自己在尼泊尔这两个月所观察到其他动物的生存情况,简直一个地狱,一个天堂。


黄牛(或奶牛),跟水牛一样,在我看来都是耕田的助手或是常见的肉类来源。但在尼泊尔,黄牛是神兽,享有极高的地位,不能用于耕作和食用。我曾经不止一次在街上看到黄牛,它们在街上随意走动,累了,随地一躺,行人车辆都极度礼让。黄牛如果躺在马路中间,车辆一定是等着黄牛自己先走开,而绝不可能鸣笛驱赶黄牛。相反,水牛在印度教的神话中是恶魔的化身,屠杀水牛象征着战胜恶魔,因此,虽然同为牛,对比黄牛,水牛的命运实在悲惨,不仅要耕作还要做牺牲。在尼泊尔,黄牛都很壮实,水牛都瘦骨嶙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加德满都,只要你出门,往往不出100米,你一定会碰到流浪狗,数量之多,作为怕狗人士的我竟然慢慢有了免疫力。走在街上,随处可见狗狗们三五成群一起遛弯或是随便趴哪晒着太阳呼呼大睡,它们不朝人叫也不粘人,当地人也习以为常。有一次,看到一条狗躺在一条很窄的街上睡觉,路过的车辆都小心翼翼的从狗旁边开过,车轮几乎要擦着狗了,我在旁边是看得心惊肉跳,那只狗倒是不惊不扰,睡得可香了。

(帕坦杜巴广场睡觉的狗)
鸽子跟狗一样,怎么着都会碰到,我住处外的电线上,经常挂着一排一排的鸽子,几个杜巴广场上的鸽子更是多到不像话,已经成为杜巴广场的标配,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常有鸽子落在地面汲水,吃食,人走近也不惊。

斯瓦扬布纳寺(Swayambhunath)是位于加德满都城区西边山顶的一个建筑群,它更广为人知的另一个名称是猴庙,顾名思义,寺庙周围居住着大量的猴子。那儿的猴子不怕人,它们或蹲坐在路边,或挂在树上,或攀爬跳跃在寺庙之间,游客或当地人给它们食物,它们拿走后就安安静静地吃,也不扰人。帕斯帕提纳神庙跟猴庙类似,也居住着大量的猴子。有一次早晨,走在加德满都的街道上,猛一抬头竟然看到对面的电线上有一只猴子爬来爬去,再往前走了一段,一个护栏上竟然蹲着一排猴子,大大小小都有。在寺庙里看到猴子不觉得奇怪,在城市中心看到猴子,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当地人见怪不怪,从从容容地从猴子旁边走过,我受国内新闻报道的影响,怕猴子挠人,不敢从它们身边过,只好从马路另一边经过。


在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尼泊尔,动物不仅仅只是动物,在印度教的神话故事里,每一种动物都有各自特殊的含义,也因此给他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命运。比如,当地人相信,带着孩子去喂鸽子,可以给孩子带来好运和快乐,因此加德满都的鸽子从不缺食物。又如11月,尼泊尔人民即将迎来灯节,乌鸦、狗和黄牛被认为是神在人间的信使而受到供奉。灯节第一天,人们早上要给乌鸦供奉食物,灯节第二天,人们要为狗点红,带花环,供奉食物,灯节第三天,人们要为黄牛带花环,点灯,供奉食物。相反,在尼泊尔的传统节日德坡卡锐节日里,当地居民则通过抢羊活动来告慰众神,在节日期间,一只年轻的活羊会被扔进池塘,村民们则跳进池塘,徒手抢羊、撕羊,直至活羊死去。 (灯节被供奉的动物——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面是被血腥屠杀献祭的水牛、黑羊和鸡鸭,一面是悠闲自在跟人类和谐共处的黄牛、狗、鸽子和猴子,这样矛盾的两极在尼泊尔则是在再自然不过的日常了。
想起第一次去帕斯帕提纳神庙(国内俗称‘烧尸庙’)看到的场景:巴格马蒂河左岸,去世的印度教徒在进行露天火葬,空气中弥漫着奇特的烟火味;右岸,女性朝着象征生育的雕塑祈祷,行人游人络绎不绝,时不时有猴子跳来跳去;河水中,孩子们嬉闹玩耍;不远处,是一座养老院,里面的老人在静静地等待死亡。
巴格马蒂河宽不过二十米,一座石桥连着左右两岸,站在右岸,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左岸的火葬过程,死亡就在眼前,当时的我,竟然一点都不害怕,反而是被这仅一河之隔的生死深深地震撼。带我的当地向导说,在帕斯帕提纳神庙,生老病死就在眼前,死亡不再是神秘和可怕的事情,反而像花开花落是极其自然的事情,死亡甚至也被认为是欢喜的,终于脱离肉身,去往神灵的世界。

(帕斯帕提那神庙——冒烟处是正在火葬的印度教徒)
所以,在尼泊尔人看来,这些因祭祀而被屠杀的水牛、黑羊等终于可以脱离被认为是恶魔化身的俗世身体,去到神灵身边,过一个更快乐的生活了。
尼泊尔有一种类似饺子的食物叫MOMO,常用水牛肉做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端着盘子吃MOMO的人,我很喜欢。 帕坦广场上永远或坐或躺着很多人,九十月份的阳光洒下来,高原峡谷的风吹动风马旗,鸽子一阵阵飞起又落下带起纱丽鲜艳的裙角,随处可见大小各异的神庙,身处其中,外人看见的矛盾,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自洽的生活而已,这样一想,也能理解了。
往期相关:浪子回头_关于信仰二三事 未注明出处照片为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