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崖居与鸡鸣驿

古崖居远眺

一些石窟周围有人工开凿的石梯,只是风化后难以辨认,并且有密集的石孔,我怀疑是用来插木桩,石窟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裸露外表面,而是布有大量的木制脚手架,配合石梯方便人上下。

圈中的就是一个木桩插在石孔里

奚王府左侧

奚王府右侧

奚王府正面。是一个凿空山体的两层小楼。两层之间的石板由于年代久远崩坏。奚族是隋唐五代时期生活在北京附近的一支游牧民族,曾受唐朝控制,五代时为辽所并,融入契丹。这里是不是奚王府有待考证。

马槽

马槽

马槽

马槽

马槽

马槽。多数石窟里都有类似马槽的这种配置。有的深有的浅,并不像都是给马喝水的地方,因为大部分石窟很矮,有的洞口很小,并不方便马这么大的牲畜进出。很有可能是羊或猪用的。比较浅的槽应该是放饲料的地方。当进入战争状态,把牲畜赶进这些洞口,有利于长期坚守。

这种洞应该是天然的,人工只是修饰了一下


可能是放佛像的地方?

这种半圆形的石窟一般在地势较低的地方,离上面的主体石窟较远,可能是哨兵放哨的地方




有两座山被开凿出了大量石窟,这是其中一个。这个山体开凿后程U形,这是在U的一个脚看另一个脚。

火炕?

火炕?
有人说这是引水的,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引水不会绕来绕去最终把水引到地面,这样满屋子都是水不太合理。倒是很有可能是火炕。因为这里地处北京西北,冬季没有火那是会被冻死的。如果直接在屋里直接点明火,不仅容易烧到自己,而且这小而密闭的石窟很容易呛死。这种屋外一个洞,几条连通的槽,对着地面屋内留出一个口,很像北方的炕。下附一张炕的结构图,以作比较。

如果这东西是炕,那么两个口几条槽的作用就比较好解释了,墙上的口连通屋外,是用来通风的烟冲,地面上的口是用来加柴的。几条槽是用来支撑床面的。
鸡鸣驿
鸡鸣驿附近的天赐驴肉,味道不错



右侧是鸡鸣山,这里四面环山


驿站的驿承署所地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