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体质》教会我的人生道理
看完了melo体质的13-14集。
13集讲放屁,14集讲休息。13集是分着断断续续看了三次看完的,14集就顺畅很多,一口气在周日的下午看完。
爱情的屎尿屁其实是一个很难躲开的话题,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尤其是韩剧里,好像多得是细雪微光那种细密而美的东西,但是现实往往被带过了,好像它们不会存在于长得美的人的生活里。身为普通人,其实总爱做一些“长得再好看/再有钱的人也会有普通人的困扰”吧的预期假设。
但搞不好他们就是不太容易有,或者即使有,也真的非常非常少,或者程度很轻微。
想起前几天看一个访谈,主持人问俞飞鸿单身的困扰,例如开一瓶酒喝不完,做三个菜浪费。俞飞鸿很客气地笑,说,我觉得这不是问题。
当时就被打败了呢。像我这种,开一瓶沐浴乳洗三四个月就觉得烦恼的人,果然说到底还是没钱的问题?(但是轻微的环保主义也很难说服我去进行超出需要的消费,就,感觉何德何能。哪怕我哪一天赚的钱比现在多十倍。我也不好意思对着地球放肆。)
说回来,所以剧里面唯一跳过了放屁提问的人就是长得很美的少敏,艳光四射的女演员。她一边烫头发一边平静地说,我就是没有。
恩静也放过她了。
放屁在恋人之间,算是一个必须跨越的障碍,但是也有很多人选择回避。爱一个人就是想要保持好的状态,共享愉快优雅的生活,和爱人携手超出平凡的期待,为什么还要被这种事情捆绑啊气死。但也有一拨人,就是很从容地揭开生活的遮羞布,从容地......在男朋友女朋友老公老婆面前,放屁。括约肌的声响会崩坏爱情吗,我觉得还是看人。想要跨过去,或者不想跨过去的人,都有各自很好的理由。对人的爱意,被小事阻挠、磨损、缠绕,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导演就很苦涩地劝女朋友别这样干了:
“连续的话,真的很像是一种攻击。”
从我看第13集的断断续续频率来看,我可能也是.....倾向于回避的那种人格?哪怕知道这个问题终有一天会被跨过,但是我就是毫无道理地希望,这一天晚一点来。在我还没有想开之前,最好别来。
14集的休息主题我更喜欢。有一些很好的台词。
——休息不是在家中进行的。
——在旅途中努力寻找的,会在归途里找到。
分开讲了两趟不同的短途旅行,因为工作压力而觉得疲惫的一群主人公,分开去了两个地方。看望被救助的小孩,以及去旅游城市吃喝玩乐。恩静穿的衬衫短袖我很喜欢,是很文青的打扮,和男导演在学校的榕树和夕阳下进行了一段虽然不那么有头尾但是依然色调非常美的对话。吃喝玩乐那两对我也很爱,和好朋友打电玩喝生啤吃海螺......想一想就可以让最近在家里终日备考的我泪流。
其实我并不那么喜欢旅行,相比来说觉得宅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休息。不过工作那段日子倒是发现,躺在家里什么也不干,顶多只能治愈高中时代疯狂学习的疲惫,但并不足以抹去社畜上班的苦楚。20多岁的体力和精力,在一个昏暗房间里看着一整日的天色渐渐暗下去,很难说得上是一种恢复。想要复原的最好办法,其实还是.....继续去做事。
当然不是继续工作,而是像剧里那个心理医生所说的:“尝试在不同的环境里,度过一段时间。”
所以哪怕在家里做做饭,整理冰箱,打扫房间,去公园散散步,拍下一些湖水和月亮,看看日落,这些事情,都足以成为开启下周的电池储备。
对于人来说,最好的休息并不是什么也不干,而是在做一件事感到疲惫或困惑的时候,停下来,去做点不一样的事情,然后在归途里想起自己正在坚持做的事情的理由。
我们说到底都是忘性很大的动物,爱一个人爱久了,会忘记爱人的理由,做一件事情太久,也会忘记自己最开始的想法。甚至,和一个人做了很久的朋友,忽然在某一瞬间,想不明白为什么和对方成为了朋友。
需要按下暂停键,短暂地脱离环境,试图去寻找答案。
好像在这一集里,忽然明白了旅行的意义。而在很久之前,我对它的概念嗤之以鼻。虽然确实是很爱玩,工作久了就会想要出去玩,但大众普及的那种旅游让我头很痛,必须要看的景点,必须去搭乘的交通工具,必须打卡的食物,必须拍下的照片,必须分享的社交状态,这种步骤让我感觉厌烦、俗气、没耐心。
但现在好多了,也觉得喜欢人就是为了跟他们找机会见面一起玩,分开的时候就筹划下次见面一起玩。
虽然我们每天都度过24个小时,但是里面大部分时间,好像都是在和没有什么意义的人一起度过的。不怎么喜欢的同事,每天早上都能见面的邻居,这种。其实某种程度上说,和怎样的人成为邻居或同事也有自己的选择的因素在里面。而我们为了一些别的事情,不得不放弃”和喜欢的人共度时光“的想法。
好像单凭忍耐着,忍耐着,终有一天可以无拘无束地和喜欢的人见面。但在那些忍耐的过程里,渐渐忘记自己忍耐的理由了。
或者原本珍视的人,也在这个过程里失去了吸引自己的特质。
20岁之后,被社会鼓励着努力去寻找和提升自我,在无数分离和告别里,坚持给自己加码,在隐忍里长出新的血肉和力量。好像再爱的人也可能随时离开,只有提升自己才算是永远不会亏本的事情。
这种想法其实看到底,也是有一点无趣的吧。冷酷而安全的感觉未必有那么好。而很多时候,海底月是心上月,眼前人如果没抓住,后面也只有一颗空荡荡的心了。
要抱着乐观的念头想,只要我足够好,就会有新的人住进来吗?
有的人可以,有的人不行。
而我作为一个已经在很多默不作声的压力下确认过人与人的交际的边界的人,也说不清楚答案。
可能导演对恩静说的话就是答案吧,一直做事会不开心,一直玩也会觉得没意思。所以要平衡。
“你知道不平衡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吗?”
恩静问,什么。
“会跌倒。”
“跌倒以后呢?”
“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