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一壶酒,四海皆兄弟,《老酒馆》中,酒客们的风骨与光辉
01

前天晚上,民国大戏《老酒馆》大结局了。尽管不舍,到最后,一剧终了,却总要说再见。
那些个人,还没有看够,一个个风骨凛然;那些个故事,还没有说够,一个个荡气回肠;那些歌曲,还没有唱够,一阙阙余音绕梁。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故事最多的时代。《老酒馆》的故事,就是从民国开始的。
乱世出英雄,《老酒馆》的掌柜陈宝国先生饰演的陈怀海先生,便是隐于市井的真英雄。
02

陈怀海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在乱世里,带着一帮兄弟,去关东山豁出了性命讨生活,淘得了沙金,却丢失了结发妻子与一双儿女。
妻儿的踪迹如石沉大海,音信全无。陈怀海索性在大连的好汉街扎下根来,兄弟六人开起了“山东老酒馆”,迎来送往八方客,一心一意待妻归。
刚到好汉街的时候,兄弟六人就遭遇了地头蛇的下马威。莫名其妙地,一个死人躺在了自己开酒馆的店铺里,并在夜里凭空消失。陈怀海处处留意,步步引诱,大鱼浮出水面。
原来,是兄弟六人身上的沙金惹的祸。家有钱财不露白。从他们到好汉街的第一天起,就被人盯上了。雁过拔毛的以老警察,掉进了陈怀海精心设计的网套里,现出了原形。
这个时候,陈怀海就显露了做人的高明之处。占据上风之后,他没有一味地穷追猛打,而是见好就收,给了对方下台阶的机会,同时也给双方日后的相处留有余地。
解决了这件麻烦事之后,“山东老酒馆”正式开张了。酒客们粉墨登场了。
03

一开始,新店开张,生意冷淡。老酒馆的第一个酒客,是每次只喝二两的老二两,白发苍苍的老人家自备小菜,有空位的时候坐着喝,没空位的时候站着喝,来去都是一个人,望着外面,望着天,身上写满孤独,脸上全是故事。
由于年事已高,老二两很长时间没来了。老二两最后一次出现,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陈掌柜眼瞅着天气恶劣,准备提前半小时打烊,老二两就赶来了。
风雨无阻、大老远地按照酒馆的营业时间赶来了,还差点吃了闭门羹。老二两来了只待了半小时,赶在酒馆营业时间内出了门。客人按时来,准时走,不耽误打烊,酒馆却不能按时开门营业,这让陈掌柜汗颜。
酒馆的第二个顾客,是陈掌柜邀请进来的走街串巷磨刀的老白头,陈掌柜一则心善,二则也看出了商机。他开了特例,让老白头在自己的酒馆内支起了磨刀摊子,一时间,左邻右舍的都跑进老酒馆,借着磨刀的时机,喝上两口小酒。就这样,新店也渐渐地有了人气。
气人的事情接着就来了。遇上了上门来收保护费的无赖,被拒之后,牵了一条恶犬立于酒馆门前,一时间没有酒客敢上门。偏偏遇上了个宫里出来的教阿哥门摔跤的那爷。三拳两脚打跑无赖,成为老酒馆第三个有故事的人。
那爷是满清遗老。尽管已经是新朝代了,那爷整天想的都是光绪皇帝,哪怕皇帝成为日本人的傀儡,成立了伪满洲国,那爷也是一心愚忠。期间,那爷倾家荡产只为了请婉容皇后来老酒馆吃顿饭。

他留着辫子不肯剪,却在为中国人出头的时候,被日本人的东洋刀削去,还差点丢掉性命,幸得陈怀海出手相救。此后,那爷继续一意孤行,幻想着清朝复辟,效忠皇帝陛下,却最终美梦破灭,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才大梦初醒。
接着侠盗金小手登场了。他夜里做着惊天大案,偷盗日本人的金店、仓库,白天和一堆酒客混在老酒馆里高谈阔论,一开始连陈怀海都被蒙蔽,后来真相揭开,俩人拜了兄弟。
金小手失手被擒,陈怀海送去砍头前的最后一顿牢饭,替其安顿老母,后金小手又被道上的兄弟们所救,当上了八路,干起了革命,专杀小鬼子。
干啥赔啥、谁见谁烦、处处跟陈怀海对着干的贺义堂,却被陈怀海一眼看穿,是个少有的一眼能看到底的直肠子,他败光了老爹的酒店,又被人骗光身家财产,当过叫花子被撵,替人写书信被赶,却始终没有立锥之地。

陈怀海仗义援手,让他加入自己的大家庭。贺义堂想证明自己不是吃干饭的,一心想接个大单,却费尽心力接了一单大汉奸的生意,和陈怀海意见相左,分道扬镳。
后被善良的豫菜张收留,张掌柜在临终前将自己的家业、妻子托付给他。后张妻病重,贺义堂卖了豫菜张留下的店铺,为其治病,安排后事,又一无所有后,继续飘荡。

马旅长在兵败之后,抽上了大烟,自暴自弃,陈怀海无条件将其收留,并甘愿放弃山东老酒馆,跟马旅长一起抗日杀鬼子,最终让马旅长悬崖勒马,戒了大烟,继续召集旧部上阵杀敌,直到马革裹尸。
还有那喝出了假酒,却不说破,一而再再而三地保全了老酒馆声誉的高先生;一张铁嘴用单口相声将小鬼子们骂得狗血淋头被杀害的方先生……
04

这些都是酒客中的风骨,但也有酒客中的酒渣,让人看着害臊。
喝完酒就撒酒疯、吹牛皮,将白开水兑入别人的酒中,对于这种人,陈怀海毫不客气地就下了逐客令。
喝酒一律赊账,又将要账人骗的身无分文、倾家荡产、最后溜之大吉、毫无酒德的刘亚津饰演的陆姓酒客与屠洪刚饰演的假王爷。
这些酒渣们,将那些酒客中的风骨们衬托得更加清逸出尘、熠熠生辉。
同时,也让观众们接受了心灵的洗礼,醍醐灌顶,悬崖勒马,峰回路转。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崇德向善,才能行得端、坐得正,仰不愧天,俯不怍地,走好脚下的路,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