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记忆-渔网

渔网 撒向水面 两千米长 围住朝霞 围住夕阳 围住月亮 围住繁星 围不住 上万海里外 你的思念 渔网,渔民赖以生存的工具,随船舶作业类型和规模,有大有小。没有网,就捕不了鱼,就没有收入,船员们就只能喝西北风了。船上作业的渔网,有且只有一顶,并且算是造价不菲,单单一个网就得单独设计约50万美金。因此你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大家伙,平时船舶不作业不下网时,就一层层的堆放在船尾的甲板上约40平米的空间,能摞至4米,网体主要颜色是黑色的,由30来片网片拼接而成。在我看来就像一头沉默昏睡的大象,可一到了作业时间却瞬间化作凶猛的野兽,展开它长达两千多米的血盆大口,深度可下沉至水下300多米,野心勃勃地想将进入其展开范围的鱼群尽收囊中。 这个大家伙可不让人省心,这回收网具,2000多米的网具可不仅仅只有网线、网片,为作业需要设计还加了不少浮子和沉子。浮子便是浮球,船上俗称ABA,是为了让网飘浮在海面有辨识度,沉子也是一推有序排列的铁链和铁锁,是为了让网片在海里复杂的水流条件下更快速地下降展开。海浪时沉时浮,鱼群忽沉忽浮,人类为海为鱼群设计的网具也有沉有浮,了解自然并顺应自然规律,最终尝试征服自然,我想这或许是人与自然相互博弈有趣的地方之一。生活的本质也不是平静的海面,而更多的是隐藏在平静下面翻滚的海水,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光景沉浮不定,生之乐趣在于此。 从下网时的观望回到起网阶段,是每个水手心情感到些许沉重的时候,因为这意味着不管有没有渔获,你都得亲手把那重达几十吨的网具从海里捞回来并打理好。虽说科技时代,船上不少设备也能自动化操作了,但网具回收这块主要还是得靠人工。起网的时候,网片和浮子是一块通过主吊杆上的大型起网器从水中起上来,通过滚轮转动降落在船尾甲板上,而沉子由于在水下深处聚集在一起是通过船舷边钢索绞机回收,船员们提前做好分工似乎已等候多时,便按照操作台上船长和甲板旁边大副的指挥,将浮子堆放在船右舷、网片放中间、沉子放在左舷,这么做使得网片下一次使用的时候不容易打结发生破损。这听起来是挺容易的差事,不过在海上各种复杂艰难的条件下,也算是一项巨大而艰苦的工程。工程的核心是人,需要普通水手、职务船员和船长及甲板、机舱与驾驶室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理解体谅。 浮子是由上万个黄色和红色的浮球一个挨着一个地编制在网衣上部,呈圆柱体中间空心是为了网线缠绕捆绑,大小和一个篮球差不多,由具有浮性的聚乙烯制成。渔网进入海里的时候,海面上能看到便是漂浮着黄色的浮球,远看好似一条蜿蜒的卧龙,随着海浪摇曳涌动。浮球堆放船尾部右舷,从天而降的浮球串联在一起,中间站四五名水手,将其捋顺,从前到后一字排开,到尾部没足够空间了再折返回来,如此往复,平面空间用尽了并开始往上一层层往上摞,就好似砌一面立体的墙,同时人也得跟着浮球墙的高度上升要站在浮球上面。这其中最费力的得数浮球两头的水手,从天而降的一串浮球得经过他的手改变摆放的走向,当然旁边的船员都会一块帮忙。刚开始到船上的时候,出于好奇和体验的想法,尝试过站在浮球墙上打ABA(船上习惯将堆放浮球、网片、沉子这种活动,称为打**,大概是觉得这种类热的活儿恐怕只有用打这个词才能抒发心中愤愤不平之气吧。渔民们就连抓鱼也称为打鱼的不是?),有好几次差点从浮球上失去摔倒在附近的网片上,幸亏都有旁边的船员帮忙拉一下。确实,在摇晃的船体上,站在圆滚滚的浮球墙上出力的同时很难做到保持平衡,现代城市中也存在很多这种高墙吧。 甲板中部大部分的地儿用来堆放黑色的网衣,网片较多,这部分需要的人数也是最多的。网片通过滚轮绞过先是如树干粗大的黑乎乎的一捆,随着重力和海风吹拂的作用,却像少女解开发髻的长发,分散开来笼罩在不同位置的船员头上,面对零落的网衣,船员们又重新将附近相连的网线收拢于手中,抱在怀里,信手甩开,在脚下空白之地划出圆弧,盘起了一圈连着一圈。同打ABA一样,网片的堆放也是自下而上,所不同的是网线是柔软的,经过海水浸泡之后分量也不轻,所以在打的过程中更加讲求方法、技巧。起初,远远看去我觉那仿佛就是是一群蜘蛛在巨大的蜘蛛网上笨拙地结网,后来随着自己也慢慢加入大网的大部队,与其他船员越来越熟络,对打网这项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心得。现在回想反而觉得,那像是一种艺术。 除去浮球和网片,便是沉重的铁链和铁锁了。铁索贯穿网片的下沿,每个一段距离挂着铁锁(船上叫马络钢),一个马络钢有5kg或10kg的规格。在打铁链时,需要将铁链和马络钢分开,如果马络钢将不同段的铁链锁在一起了要先取下。由于这铁链确实太沉,船上一般都将此重任交给体格硕壮的黑人船员。黑人生性随意洒脱,时常赤膊就到甲板上工作了,烈日下一捆一捆将铁链折叠翻转,同时与甲板撞击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响,那股认真的劲,宛如古时熔炉炽热的火焰边上的打铁匠,在锻造一把旷世的利剑。来来回回中,强壮的胳膊上沾满了水珠,不知是从网上掉落的海水或是身体析出的热汗。船上管理纪律和安全的大幅看到这些船员赤着上半身,开始便会大声训斥几句,憨厚的黑人水手似乎也意思到自己的过错了,嘴上连声答应着下次记得,手中的铁链仍拽在手里,不舍得放下。大幅看到他们这股干劲,暂时就不再多说了。 将浮球、网片和铁链等收回甲板,中间不出什么大的差错的话,这渔网基本算被顺利回收,一般时长在2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船员们卖力工作的同时,也会彼此大声聊聊天、讲讲笑话之类,总不至于让艰苦的体力劳动显得更加枯燥无味了。前面说到的ABA上也偶尔有人站不稳,有人若不小心摔下,那便是四脚朝天,周遭的人开始取笑他道,“哎呦,有活的王八掉在网里了”,如此一说其他人便是也乐开了。类似的玩笑还是挺多,并不存在恶意,大家也都只是一笑了之。船上的人之间来自五湖四海,彼此间都没啥大仇大恨,渔民性格耿直,也没多大心眼。 有本书中 有这么一段话,“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而与欲望同音,渔网可以围住鱼群,可以围住财富,同时也围住和承载了整条船的付出和喜怒哀乐。在某个人生阶段,可能你会处于受限的环境中,你不能改变环境,不能拥有的时候,你能做的先是坦然接受这每片海的起伏,但我不要被这巨大的网固定的框架所束缚,更该不随波逐流。 任他风雨欲来,任他海浪惊涛,任他东来西往,铸就内心强大的城墙,抵御世俗的偏见和他人的干扰,把握手中的网线,珍惜所能拥有的,自信划出人生的线条,如笔走龙蛇的书法家,用诚实的笔触记录感动,用发现美的眼睛,崇尚美的心境,看待和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磨灭不良的枷锁,这是难能做到的艺术。 “我一定要找到和每片海相处的距离,找到欣赏它们的最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