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18年金庸老先生去世,图书馆设立了老先生的作品专栏,放在我每次借书的必经之途。十月底武汉已经是凄凄冷冷的季节,故是让我不急不躁更加贪恋图书馆的温暖时光。
我记得我第一次随手拿起《笑傲江湖》,那时看的是第三本,算是中后期,那时令狐冲被逐出华山但与恒山结下缘分,已经熟知独孤九剑,误打误撞修习了吸星大法,和盈盈暗生情愫,也和光明右使向问天结下深厚缘分,以及于任我行有再造之恩,而在最后的部分,令狐冲甚至四人联手杀了东方不败助任我行重夺教主之位。不仅事业爱情两开花,连品酒的品味也从华山贫下中农变成了洛阳中产阶级水平^_^
同时也出现了我偶像黄执中描述的那一段:“教众纷纷来对新的教主磕头跪拜,任我行马上想站起来说不必多礼,刚站起来的时候,为什么,因为他以前在教众当中是以兄弟相称无非抱手无需跪拜,开始刚站起来想到当年东方不败篡我教位无非是什么,无威不足以服众,想来是我过去对人太过仁厚所致。所以讲到一半他停下来,那一跪他受了,后来教众在纷纷跪拜的时候,站都不站起来。”然后是我内心里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令狐冲回头看,也不知道那位子上坐的是任我行还是东方不败。
(以上是看完之后的回忆,可能略有偏差)
我小时候没看过神雕侠侣,也没看过笑傲江湖,可以说我对于老先生的作品是一片空白。于是当我看到第一本笑傲江湖时,我看到一个几乎接近“神”的令狐冲,怎么说呢?就是有点不相信吧。于是看完一本之后,这件事情也就搁置下来了
寒假再回武汉的时候,鬼使神差的,第一天,我又偷偷摸摸的跑去看。(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时候我不记得我看的是什么了,努力回想之下慎重的拿了一本《神雕侠侣》(我以为是笑傲江湖)然后津津有味的看完了🤨,然后......我就发现了......)
从第一本看起时,我才知道令狐冲真的不是我鄙视的那种无脑主角光环的持有者,相反我真是觉得他有点惨。可是江湖恩怨,哪像表面上那么简明,他的每每转折真是诠释了“赢了就是输,输了就是赢”
有关内容和人物的我不想多写了
但是金庸先生在一九八零年写的后记深深的震撼了我,也加深了我对于这一部武侠小说却不仅关于武侠的理解。
本题出自于《道德经》:“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思是: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通俗理解可以是 越有实力的人,外表却越谦虚。这里我脑中第一个跳出来的是衡山派潇湘夜雨莫大先生的第一次出场,完美诠释了大盈若冲,当然还有冲虚道长等等。
百度百科上的释义⬇️

其实这都是铺垫,令狐冲,任盈盈,大盈若冲,政治上无为而治,这些或许也是铺垫......
后记写到“写《笑傲江湖》那几年,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夺权斗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当权派和造反派为了争权夺利,无所不用其极,人性的卑污集中地显现......这部小说并非有意的影射文革,而是通过书中的一些人物,企图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不顾一切的夺取权利,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是这样......”
“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在六十年代时就写在书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权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现象。这些都不是书成后的增添或改作。有趣的是,当时“四人帮”掌权而改动中华人名共和国国歌,所改的歌词中,居然也有“千秋万载”的字眼”
“人生在世,充分圆满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脱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彻大悟,那是佛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涅槃”,不是常人之所能。那些热衷于政治和权力的人,受到心中权力欲的驱策,身不由己,去做许许多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实都是很可怜的”
“对于郭靖那样舍身赴难,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侠,在道德上当有更大的肯定。令狐冲不是大侠,是陶潜那样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风清扬是心灰意懒、惭愧懊丧而退隐。令狐冲却是天生的不受羁勒。在黑木崖上,不论是杨莲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权,旁人随便笑一笑都会引来杀身之祸,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冲这类人物所追求的目标”
可能正是因为令狐冲不是大侠,他无依无靠没有背景,脸黑,但是一路走来,肉厚加扛揍以及死皮赖脸地求上进。好像,还挺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