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害怕而傻呆呆站着,眼前的流氓会自行退下?
在讨论中,在读者的回复与思考中,我们都会变得更加有备而来,少一些惊慌——这比鸡汤式的呵护要来得实在。您说呢?我不是局限于性别角度来谈,而是作为我们人生于世的存在感问题:不分性别,我们都遭遇过似曾相识的被突然扰乱的场景。你的主体性告诉你如何去做呢?
因为给本科生教课的缘故,微信里面会加一些本科生,于是不止一次在朋友圈里看到本科女生当事人本人发的事后状态——在校园大庭广众之下被流氓人渣搭讪,要电话、微信、交朋友,当事人女生当时缺乏在第一时间予以阻断的本领,却傻呆呆站着,“愣在原地”。然后总是当场又在后来碰到男同学、好心人、朋友、老师之类进行了解围,使得流氓讪讪离去。。。
对此现象,我觉得很奇怪,不知道是我国教育出的问题,还是一部分本科年龄段女生自己的局限性太大?我想不出让我比较确信的合理解释,于是只能摸索着进行分析。
我在人人网时代任教于中山大学并且做本科班主任的时候,有我班女生,大三期间,在学校的逸仙大道,光天化日之下,被一个人渣,在言辞上,搭讪骚扰一路,她本人却不敢正色呵斥打骂,反而一声不吭,最后也是被好心人解救。回到宿舍大哭一场,然后在人人上面开始详详细细地讲述来龙去脉,以博得众人的安慰、压惊。。。。这位当事人,09级的,也结婚生子了现在。但我仍然对这种女生的这种行为方式表示出一定的迷惑,我对此是一种人类学的兴趣。对于令我无法解释的行为的兴趣。(当然,我本人不是女生,所以一定有盲点存在,尽管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盲点在何处。)
难道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因为害怕而傻呆呆站着的行为,是出于自我意识发育不全、懦弱?其实,只要在第一分钟就拿出手机说我要报警并开始拨打号码,流氓自会吓得迅速离去,哪怕是沉着地对流氓说“请你走开,否则我报警”,流氓也会知难而退。说实话,这完全可以由个人自我掌控,连最小的伤害都不会发生,就如同路上有人要塞给你贷款、买房的广告,你拒绝便是。
而且光天化日之下,大声呵斥甚至扇坏人耳光,即便在中国古代那样的男权社会,都会在封建秩序下,得到大众支持的,万无一失。为什么不这样做?
因为害怕而傻呆呆站着,直到被好心人解救。回到宿舍之后,又大哭,并且主要通过社交网络来诉苦求安慰。
对此,我今天不是来表达对这些女生的同情以及对流氓的谴责的,而是抱着对人类行为问题的人类学兴趣。人类行为的背后,则是社会文化对心理的塑造。
难道被流氓骚扰,意味着是自身的耻辱,让自己觉得不好意思?这是“神逻辑”。如果这样的话,为何在网络上又要彻底宣泄呢?
说得难听一些:所有的其他方式都没有像这种方式一样能够对流氓予以最有效的鼓励。(从流氓的角度来看。)
对此,我今天不仅是来表达对这些女生的同情以及对流氓的谴责的,而且还是抱着对人类行为问题的人类学兴趣。——再强调一下这句吧。
所以,我不是局限于性别角度来谈,而是作为我们人生于世的存在感问题:不分性别,我们都能够类比出相似的被突然扰乱的场景。你作为人类一员,你有哪些选项?你的主体性告诉你如何去做呢?
说到底,是教育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总是拼命灌输祖国的大花园是人间的纯洁天堂,太阳当头照、花儿对我笑之类,或者是高大上的小学、中学、大学生守则,而不基于人间实际而教一些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法则、技能。对老师也是一样——放假之前就发通知要老师们廉洁自律,假期不要腐败(难道我有腐败的资格和可能?~),但实质性的如何来调课的实际操作,却要等到节前一两天才发下来。
统一回复一下:感觉有些朋友的留言是怪我这个作者思考不周,没有做到彻底从女生害怕危险、避免激怒流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但无论如何迁怒,也不该迁怒到我的身上。我完全是出于善意,出于对公正秩序的守望,并开动脑筋求解。无论如何,在讨论中,在读者的回复与思考中,我们都会变得更加有备而来,少一些惊慌——这总比鸡汤式的无用呵护要来得实在。您说呢?
今天与一个朋友聊天及此。这位朋友给出的在所述场景之下的即时对策,我觉得不错——
流氓(根据的是其举止做派,而不仅仅是言辞,因为追求女生的正常男生也许在言语上是相同的):这位同学你好,交个朋友吧。你还没毕业吧?我去年毕业的。 女生:其实我看着显小,但都毕业八年了,我弟弟这就要下课了,马上要过来找我。
流氓:这位同学,有时间聊一聊吗? 女生:正好没时间,我男朋友和宿舍三个室友要过来,给我男朋友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