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汽车牌子和身份
有一阵子,不知怎么的,公司里的男生格外注意彼此的喝水杯,喜欢以自己的喝水杯子来调侃自己的“身份”。又有一阵子,谁喝什么更是品位的象征,比如喝茶,喝什么茶算是有品位,有身份。
为什么一个喝水杯子都能引起这样的关注呢?大概是有些男生看到领导用保温杯,觉得保温杯是有身份的象征,引起了羡慕之情,于是彼此攀比和感慨一番。一时间,是不是拥有一个有品质的保温杯成了”身份“的标志。
“咱喝茶,是有身份的人”,一个男生笑嘻嘻的和另一个人调侃着彼此。用什么杯子喝水,喝个茶,都能上升到身份上来,不得不说,男生的虚荣心比女生丝毫不差,这和女孩子比包包,比衣服,口红一样,都挺肤浅幼稚和可笑的。
周星驰扮演的杀猪青年,在穷街陋巷里,赤裸上身,穿着围裙,在一堆挂着猪肉的摊子前,摆出酷酷的姿势,端着外国电影里常出现的透明高脚酒杯,浸泡着青橄榄的Dry Martini , 一副故作优雅的姿态,翘着小手指,猪肉铺里突然出现的小资情调让人觉得搞笑莫名,这恐怕是囧困青年自命不凡扮有品位的典型造型了。
人喜欢攀比,甚至包括午饭谁带了饭,吃了什么,都是攀比的对象,这样的风气自然是不好的。一般来说,人都觉得自己碗里的饭不好吃,喜欢看看别人碗里的饭菜。
想起一位朋友曾经说起,小时候看别人喝可乐觉得那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高级饮料,能喝到的人都是有身份有关系的,现在,可乐只是一种普通大众的饮料,当时引起的那种艳羡已经渐渐消失了。
现在没人觉得喝可乐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不过是一种大众化的饮料,只是当初我那个朋友因为缺少,而把可乐神话了,觉得只有有身份有关系的人才会搞到那种饮料。
其实有些东西就象这保温杯一样,说贵不贵,可是对一些人来说,属于奢侈品,越是缺乏,越是渴望强烈。
因为匮乏,经济的匮乏,物质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匮乏,让我们如此重视这些外在的东西,而忘记了一些事物本身的样子。
对那些一口一个”咱们是有身份的人“,我总觉得诧异又可笑。这是对于自己的身份有多焦虑?有些取得一点成绩,成就或者小成功的人,特别喜欢强调自己的成功,自己的身份。这和小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拿到了一点奖励后的沾沾自喜一样。不知为何这样,这是缺少自信和存在感的表现,所以这样张扬,矫情的自我宣扬。
身份,应该是自己的,和社会的认同的统一,应该是对自己的一种正确认识,一种得到认同的东西。那些迫不及待想告诉别人自己成功,有钱,有身份的人,可能缺少的就是认同感,需要向别人强调,这正说明了自己的渴望和不自信。
越是强调自己有身份的人其实是觉得自己没什么身份,必须虚张声势来加强别人对自己的注意。象郭美美了,重庆帽子姐什么的。小男生对“有身份”的人的渴望,其实就是对成功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混得象个人物,别人能高看自己一眼,这大概就是他们羡慕渴望的“有身份”的意思。
记得有一年,突然流行一种项圈,据说是日本进口过来的,可以治颈椎病的项圈,黑色或者灰色的,看上去就象小狗的项圈,很多时髦人士纷纷带上,引导潮流。
又有一阵子,流行低档牛仔裤,明星们也纷纷穿起,港台小报上,谢霆锋穿着低档牛仔裤去超市买东西,左手拿袋子,右手提裤子,这种低档裤不当心,还真是快要掉下来的样子。
接着是手机,还有就是车子了,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车,牌子彰显着车主各自的经济实力,一时间成了攀比较劲的主要工具。都说韩国人肤浅,可这方面,国人并不比韩国人好到哪里去,也难怪,人活着,就是要攀比一种感觉,活出优越感才有乐趣。
有人说什么“你的爱对你爱的人来说就象玛莎拉蒂的五元优惠券”,看到这个比喻,我也是觉得很可笑,玛莎拉蒂是什么鬼?这是浮夸浅薄又爱炫耀的爱车族说出来的话吧,以为玛莎拉蒂是多不得了的车,对喜欢车,没见过什么车的小青年来说,玛莎拉蒂也许很不得了,但对我这种不喜欢车和噪声的中年阿姨来说玛莎拉蒂完全没意义,一文不值。交通工具只要安静,平安把旅客送到目的地就行了,哪那么多戏。
你可以说我穷,我酸,才说这话。但事实是,这些不过是些发动机驱动的一堆精致的铁皮而已,况且人家外国有品味人士开始收藏的是古董车,或者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保护环境,而不是兴冲冲的,一副没见过世面,轻佻的样子,和小镇地方的人觉得堵车是大城市的标志一样,以为堵车了,就先进了?这才是车多为患造成的恶果。
汽车就是个带着戾气的东西,西方社会已经并且正在遭受着工业社会带来的危机,我们这边还兴致勃勃正准备步其后尘。本来是交通工具,现在成了身份的象征。由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噪音和空气污染,一系列社会问题,精神紧张和压力,正在暴露出来。汽车成灾,停车位紧张,抢夺停车位成了引发人与人矛盾的一个导火索。有很多案件都是由于这些看似琐碎,却越来越严重的矛盾有关。
可你以为开个车就是有身份了吗?这是投入了一场金钱较量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谁不装逼谁没面子,于是有些人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听说有位做生意,创业的朋友,为了撑面子买了辆豪车,可是创业以来,一直入不敷出,最后债务累累,只能逃亡他乡了之。这都是为了面子,加入了一场物质金钱投入战中,最后,总有人装不下去,成了商品世界的牺牲品,拿自己的生命去投入物质的无止尽的攀比。卡奴、车奴,学外国的透支式消费,你觉得你的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不过是生产出更多的污染环境的废气和垃圾。
当然,随着这些攀比蔓延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房子了,车子了,职业了,肤浅的风气是越演越烈。一个个都烧的不知成什么样了。
对那些喜欢强调自己成功,有钱,别人都是嫉妒,仇富的人,我想说,你到底是多有钱,能烧成这样?!且悠着点吧。比你成功,有钱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你这样,成不成功,优不优秀,还真不是全凭钱来衡量的,稍一得意,便骨头轻得飘起来的人,实在是,算不上优秀。
有的人只看得到获得,有些人可能是得到了同龄人里的令人羡慕的职位和收入,但真正做出的贡献有多大呢?
我已经不再轻易去羡慕谁,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看上去的样子只是别人想给我们看到的,实际是什么样,只有自己知道。林语堂曾经把婚姻比作鞋子,说:”婚姻象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说明具体事实如何,并不是表面现象能说明的,其实,很多其他的事也是一样,有没有身份,成不成功,有些是社会给的,自己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自己知道,表演的再即兴,也有露出马脚的时候。
活给别人看,还是活给自己,是每个人的不同的选择。
汽车就是一种交通工具,再贵也是车,饮料装在高级雕花酒杯里很漂亮,但杯子还是杯子。到底是喝饮料还是喝感觉?当然,是感觉。人活着就是要有这种“有身份”的感觉。
但事实是,这些物质的东西已经凌驾于我们的人格和精神之上了,我们正被这些虚荣心绑架,走上了一条为了装“有身份”,不得不屈服于物质的不归路,不过,从好的方面说,这叫做上进心。有追求比没有追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