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秋里的关中风俗
在关中农村,农活再忙,四时八节还是要过的,但家家过节不是很讲究,只要礼数到了就行,所以我小时候都不知道中秋节这个正式名字,都说过八月十五,当然以前中秋节更没见过月饼。
关中农村,劳作繁忙,加上秋季天短,农人都是披星戴月忙收秋耕种,八月十五的礼节,往往是日子到了跟前,大人们田间地头遇上才说起准备过节的事。最重视过节的是娃娃刚订婚的那些人家,因为按照人情往来的礼数,订婚后第一年遇到八月十五过节,男方家里要花钱去供销社买点心给女方家及女方重要亲戚送去,俗称“送节”。程序是节前男娃拎着点心去女方家里送节,见过女方父母后,家长觉得两人的事情可以定了,允许男娃把未婚妻领回家过个节。 遇到这样的情况,这一家人过节前就格外忙张,收秋与招待未入门的儿媳妇都要有条不紊的穿插进行,那个事情都不敢耽搁下,一大早只见女主人东家进西家出,张罗个不停,当然若男女主人手底下麻利、脚底下快,这个事情也不难,抓紧洒水扫庭院,锅灶上准备包包子、上桌子的菜,反而显得这家人日子过得生气勃勃,有滋有味。
当然人逢喜事精神爽,事情慢慢忙妥当了,主人也更有心气,见人说话都是笑个盈盈的脸色,然后等这几天忙碌把节过完,把未婚妻再送回去,女方家里满意不满意,十天半月媒人的话就捎回来了,儿女婚姻成不成也就是这个八月十五的坎,这也是日后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这是我对关中农村的过中秋节最深的印象。
至于没有什么大事的人家过八月十五,就是多蒸些包子,当天炒几个菜,包个饺子就过完了,关于中秋节的包子,我记得当年供销社的糖很紧俏,八月十五除了菜包子外能蒸些红糖馅的包子更显得节过的隆重,至于现在中秋节主角的各色水果,当年没有人稀罕,过节能吃饱肚子才更重要,所以八月十五过节水果家里不用刻意准备,摆上几样时令水果放开了吃。和现在不同的是,好像当年八月十五应景的葡萄稀罕一些,至于大闸蟹根本没听说过。关中人家简朴素净过中秋,现在反而给人感觉过节是发自内心的诚意,不像现在节日经济喧嚣日上。
再说我们家以前过八月十五的状况,我父母四个女儿,当年我父亲老师、母亲是大队干部,家境也算农村中过得去的家庭。每年过节前都是我母亲早早张罗准备:淘米磨面,菜肉齐备,把我们喂饱。过节的礼数一直是我母亲拿事,印象是等她女儿长大,有了女婿,过节新女婿上门,我母亲十分热情好客,比娶媳妇心气高,新女婿来了肯定是好吃好喝一顿不说,从来不说新女婿一个不字,当然更不会出什么难题,感觉对几个女婿都是有事好商量的态度,事后我父亲的看法就是把女婿太当回事了,这个事情估计我母亲可不这么想,觉得家里好客是给女儿面子,怎么做都不为过,我当时小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感觉家里有客,节过才更热闹些,至于中秋赏月,好像没刻意安排过,不过我到现在都觉得过节吃包子好,解馋能吃过瘾,月饼就是样子货,中看不中用,我也仔细想过,像关中农村大部分人家,一家几个男娃娃,订亲后八月十五如果送月饼也是很大的负担,倒是点心实惠,这八月十五家家才能过诚心诚意!
超人吶,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我,西安三环推车老师傅,今天一定要把开年干劲记下来! (1人喜欢)
- 看样学样,生活才能有乐趣!
- 过年,哪些确定与不确定的事...... (2人喜欢)
- 关中腊月赶集 (1人喜欢)
- 动手和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