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日语的那些事,那些让日本人一听就反感的回应,你知道哪些
有些话虽然说话者本人并没有恶意,但是听到这些话的人会觉得很反感。有时对方经常说的语句正好是自己讨厌的,如果一直听到,可能最后会变成连说话人一起讨厌。

9月3日,朝日台播放的《成美冈村的过火TV》节目中,那些令人反感的口头禅引发了话题。在街头采访中,一位从事书册编辑工作的女性说,听到“搞反了”就会感到很烦躁。
“对方写的文章有错误,我说:‘难道不应该这样写吗?’对方回答‘啊 我搞反了呢’。不是啊,这不是正反的问题啊!”

“那一瞬间感觉好像被后辈轻视了”
还是能理解她烦躁的心情的。明明是在指出对方错误的地方,为什么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到底是因为自尊心强呢,还是因为平时说得太多,已经不会正确使用这句话了。无论是哪种情况,总是推辞说“搞反了”并不会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所以说这句话的时候还需慎重。
接下来要提到的令人反感的例子是后辈反复说“确实确实”“原来如此”之类的话。接受采访的男性毫无隐瞒地表达了自己的烦躁之情,他表示,在教导刚刚进入公司的新员工时,对方见缝插针地不停说“确实确实”"原来如此"之类的话
“他是看着远方说这些话的。那一瞬间感觉好像被后辈轻视了。虽然对方也没有恶意,但我还是很烦躁,甚至还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这一点上,在演播室的众人对于那种烦躁的心情都有共鸣。“直接说‘是这样啊’就好了”(冈村隆史),“心里会想还不如做个坏人”(成美)““说‘好的’就可以了”(HONKON)大家对此都深有体会。这个和之前的“搞反了”有异曲同工之处,都给人自以为是的感觉。

女性经常说的“随便”似乎给人的印象也很坏
其他类似“满口说英文的后辈”“问‘想吃什么?’却回答‘随便’”“听到那些崇洋媚外的人说‘日本还远远不行’”等等令人反感的话也被提及。
对于女性经常说的“随便”,冈村评论道“这样回答的人大多很有主意。反而问的人是真的什么都可以”。确实作者本人也有好几回说了“随便”后却否定对方的提案,然后被对方生气地说“这才不是随便啊”。虽然有时候具体想吃什么一下子想不起来,但是说话还是需要注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