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

文|流上云间 图|网络
01
今天是中秋节,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 有一部电影叫做《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这部电影没有快节奏的剧情,也没有浮夸的演技,它所表现的就是最真实的生活。 故事发生在一个久远的年代。 影片一开始就从小男孩的视角出发,表现了其姨妈叶如棠吝啬、市侩、斤斤计较的一面。 夏天家里有冰箱不用,为了省电把为了欢迎外甥特意买的一条鱼和西瓜放在小卖部。小男孩晚上热到睡不着,想开空调却被姨妈以她有风湿性关节炎为理由拒绝。外甥在她家借住的这段时间和外甥算账分明。 可能刚开始看,会觉得姨妈格局小,是个市井小民。 但如果进一步深思,也恰恰是这些情景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姨妈独居上海经济拮据,孤独无依的一面。 正是因为姨妈窘迫,清贫的生活境遇才导致了她的市井之气。 姨妈年轻时是个大学生,也曾在好单位工作过,说得一口好英文。 好不容易托人谋得一份家教的活,上工第一天就被家长以她说的是英式英语,而他的孩子将来是要去美国的为理由辞退她。 失去了工作的姨妈垂头丧气的回到破旧窄小的家。 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后来遇到了一个男人,他满口诗词歌赋,才情横溢,拨动了姨妈的心,她以为自己遇到了灵魂伴侣。 但这个男人是一个骗子,从他们第一次见面,他就谎话连篇。 在男人的唆使下,她用毕生的积蓄投资了一块墓地,后来却发现被骗了,所有的钱全没了。 事后,她找男人讨说法。她流着眼泪对男人说"我都这把年纪了,我要是十七八岁你骗骗我,我还能赚回来,对吧。可是如今你在绝我的路啊。"这段话听来心酸,道尽了一个无依无靠没有收入来源的老人被骗后的绝望悲痛。 可男人连一句道歉也没有就转身离开。

02
姨妈是刀子嘴豆腐心,嘴硬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善良的心。 即使她自己日子过得艰难,可无论对隔壁只有一只猫陪伴的独居老人水太太,女儿躺在医院里奄奄一息的金永花,从小被毁容与精神失常的外婆相依为命的女孩飞飞,还是一而再再而三欺骗她的男人潘知常,她始终怀着一颗真诚友善的心,尽己所能的帮助他们。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故事,活着从来都不容易。没有主角光环,没有背景加持,负重前行,这就是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他们曾经也有梦想,只是被日复一日的平凡匿没在生活的浪潮里。 后来姨妈从楼梯上摔下来住院了,医生告诉她必须要通知家人过来照顾。 她把头别过去,闭上眼,假装没有听到。 她的家,她的家人,早就散了。 年轻时,她嫁到东北,心比天高的她不甘于守着一个平庸的男人过一辈子。 于是,她提着行李箱,毅然决然的丢下丈夫女儿,独身一人去上海实现她的理想。 她知道,女儿恨她。 但没想到,女儿竟然来医院看她了。出院那天,女儿提着行李箱大步走在前面,她一瘸一拐的跟在后面。 回去路上,女儿终于忍不住爆发,"别人老指责我不孝,你问问你自己配当妈吗。你对我尽过义务吗……你对上海比我跟我爸还亲呢……我到现在都记得,你离开我和我爸那样,你连一点伤心都没有,你跟相亲似的,头也没回一下。" 姨妈面对愤怒的女儿,无言以对。

03
回去后,面临一无所有,举目无亲,不再年轻,身体病痛的窘境,她决定离开上海,跟着女儿回到那个她趋之若鹜的家。 车开动的那一刻,姨妈透过车窗望着繁华的大上海,脸上是如死灰般的妥协。 当初攒着劲,一口气来到这里,以为是梦想落地开花的地方。然而,这么多年,经历风风雨雨,梦想被生活击打得粉碎。现在她老了,真的折腾不动了,离开又何尝不是无奈之举。 回到东北,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沉默,逆来顺受,当初打拼的精气神全没了。 片尾姨妈在冬天的早晨出摊,面无表情的啃着馒头就咸菜的那一幕,令人心里猛的一沉。 尤记得在姨妈住院的一天晚上,她躺在床上,一轮硕大的明月明晃晃的悬在窗边,她久久的看着它,眼里闪着泪花。 月亮就是她的理想啊,可穷尽一生去追逐月亮,它始终高高在上,怎么够也够不到。 真正的生活不是理想主义,它没有那么多月圆花好,只有赤裸裸的溅血而行。 母亲如此,女儿又何尝不是如此。女儿大凡梦想着有一天能出国,把幻想依托在男人身上,最后梦想破灭,不甘又无可奈何的做着一名厨子,在烟熏火燎中度过一生。 月亮是圣洁美好的,一如人们心中的梦想。梦想的纯洁与现实的狼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剧中人的一生与剧外人的一生在某个点交汇,形成情感的共鸣。 我们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寻寻觅觅,勤勤恳恳一生,却依然一无所有,梦想输给现实,现实湮灭梦想。人生到最后,只余一生长叹息。 现实是残酷的,梦想却是坚定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抵挡住时光和生活的洪流,活成心中那轮明月。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