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除了中学的那些课本,这还是我第一次在一本书上,画了那么多条线、圈了那么多词、标了那么多箭头和序号,以及在上面写了那么多话。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读它,但是当我合上书页,心里还是有点疑惑,好像还有什么我没有弄清楚的事情。有的段落章节,我快速地一扫而过就理解了,而另外的一些,再怎么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却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些类型的书,从你读完那一刻起它就已经死亡了,除了片刻的欢愉,你从中学不到任何东西。有些类型的书,它的生命是静止的,你读过一次之后就不需要读第二遍了,因为你的头脑已经充实了,心智已经成长了,重读已经发现不了任何新东西了,你反而会发现书中的内容越来越少。还有一种类型的书,它会跟你一起成长,它们是常读常新的,你会在里面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我相信《如何阅读一本书》会是这样的一本书,我会再次拿起它。书中说,这样的书,在人类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不会超过100本,对于特定的个人来说,数目会更少。我很庆幸,我读到了这样一本。
我在豆瓣里标了500多本想读的书,有些我已经忘记为什么想读它了。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就是矛盾所在,总要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前,知道为什么要阅读一本书更加重要。
这本书彻底纠正了我的错误——以为读得多就是读得好——我每年年底会计算自己读书的数量,以此作为这一年的成绩。不追求阅读的数量而是质量,这样的话, 我也听很多人说过——但说这些话的人,基本上并没有这样去做,而是为自己少读书不读书找借口。如何这本书,只是告诉了我这样一个观念,那它的价值大部分就可以忽视了。事实上,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读得多不如读得好,大家都知道,你问十个人十个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问题是为什么是这样的,理由在哪里,而且更重要的是你按这个观点做了没有,如何去做。
命题一——阅读的目的,增进理解,而非获得资讯。我们为了理解一些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资讯太多和资讯太少一样,对理解力都是一种阻碍。你想搞懂爱情,去爱一个女人就行了,爱的女人多了,你反而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了。
就像霍布斯所说,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不要摸到任何书和文章都读。很多书只是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却没办法增进你对这些事情的理解。为了资讯而阅读,为了消遣而阅读,没法帮助你心智的成长。也许看起来你有所成长了,但那只是你脑袋里多了一些你原来不知道的讯息而已,你的心智和理解力跟过去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阅读的数量变了。一定要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在你的阅读能力之外的书,只有这样的书能帮助你获得自我的提升。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会变得更有智慧,而不是更有知识。
命题二——阅读的意义。当你合上一本书,并不代表阅读已经结束。当你读完、理解了一本书之后,对一本书做出评价,是阅读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本书说的东西是真实的吗?跟我有什么关系?你一定要问这两个问题。就像你聆听了一位朋友跟你说的话之后,你不能一言不发转身离开,那是非常粗鲁和失礼的行为,你一定要作出回应。如果你反对一本书,你要给出你的理由。如果你赞同一本书,你要有所行动,特别是对于实用型的书。如果你被作者说服了,同意他的结论和他提出的方法,就没有理由不采取相应的思想和行动。否则,这本书你就白读了。
事实上,大部分我们读过的书,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别人提到它时,你淡然地答上一句——奥,我看过那本书——并且不予置评,以显示自己的渊博。
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之前,搞清楚为什么阅读,和阅读后该干吗是最为重要的。今天写累了,别的改日再上。
除了中学的那些课本,这还是我第一次在一本书上,画了那么多条线、圈了那么多词、标了那么多箭头和序号,以及在上面写了那么多话。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读它,但是当我合上书页,心里还是有点疑惑,好像还有什么我没有弄清楚的事情。有的段落章节,我快速地一扫而过就理解了,而另外的一些,再怎么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却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些类型的书,从你读完那一刻起它就已经死亡了,除了片刻的欢愉,你从中学不到任何东西。有些类型的书,它的生命是静止的,你读过一次之后就不需要读第二遍了,因为你的头脑已经充实了,心智已经成长了,重读已经发现不了任何新东西了,你反而会发现书中的内容越来越少。还有一种类型的书,它会跟你一起成长,它们是常读常新的,你会在里面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我相信《如何阅读一本书》会是这样的一本书,我会再次拿起它。书中说,这样的书,在人类浩如烟海的书籍中,不会超过100本,对于特定的个人来说,数目会更少。我很庆幸,我读到了这样一本。
我在豆瓣里标了500多本想读的书,有些我已经忘记为什么想读它了。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就是矛盾所在,总要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前,知道为什么要阅读一本书更加重要。
这本书彻底纠正了我的错误——以为读得多就是读得好——我每年年底会计算自己读书的数量,以此作为这一年的成绩。不追求阅读的数量而是质量,这样的话, 我也听很多人说过——但说这些话的人,基本上并没有这样去做,而是为自己少读书不读书找借口。如何这本书,只是告诉了我这样一个观念,那它的价值大部分就可以忽视了。事实上,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读得多不如读得好,大家都知道,你问十个人十个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问题是为什么是这样的,理由在哪里,而且更重要的是你按这个观点做了没有,如何去做。
命题一——阅读的目的,增进理解,而非获得资讯。我们为了理解一些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资讯太多和资讯太少一样,对理解力都是一种阻碍。你想搞懂爱情,去爱一个女人就行了,爱的女人多了,你反而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了。
就像霍布斯所说,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们一样愚蠢了。不要摸到任何书和文章都读。很多书只是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却没办法增进你对这些事情的理解。为了资讯而阅读,为了消遣而阅读,没法帮助你心智的成长。也许看起来你有所成长了,但那只是你脑袋里多了一些你原来不知道的讯息而已,你的心智和理解力跟过去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阅读的数量变了。一定要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在你的阅读能力之外的书,只有这样的书能帮助你获得自我的提升。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会变得更有智慧,而不是更有知识。
命题二——阅读的意义。当你合上一本书,并不代表阅读已经结束。当你读完、理解了一本书之后,对一本书做出评价,是阅读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本书说的东西是真实的吗?跟我有什么关系?你一定要问这两个问题。就像你聆听了一位朋友跟你说的话之后,你不能一言不发转身离开,那是非常粗鲁和失礼的行为,你一定要作出回应。如果你反对一本书,你要给出你的理由。如果你赞同一本书,你要有所行动,特别是对于实用型的书。如果你被作者说服了,同意他的结论和他提出的方法,就没有理由不采取相应的思想和行动。否则,这本书你就白读了。
事实上,大部分我们读过的书,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别人提到它时,你淡然地答上一句——奥,我看过那本书——并且不予置评,以显示自己的渊博。
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之前,搞清楚为什么阅读,和阅读后该干吗是最为重要的。今天写累了,别的改日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