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学新生的7条忠告和建议
随着9月的到来,大学新生们纷纷怀揣着兴奋和忐忑踏入了大学校门。
目前开学已有一周,不知道各位新生们的大学初体验如何?
是否已经和同学打成一片?或者水土不服还在努力适应?
虽然蚕豆刚刚研究生毕业,但工作后再回到校园和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对蚕豆来说,4年本科时光是最为单纯快乐的时候,虽然毕业已有4年,但仍然常常回想起那段时光。
有怀念,有遗憾,有时甚至恨不得如网络小说中那样重回大一入学的那一天,重新走一遍校园的小路,弥补曾经的遗憾。
所以,蚕豆要将自己总结的7条建议分享给新生们,希望你们能好好享受大学时光,不留遗憾。
【本文首发在微信公众号:蚕豆要发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留学、旅行和文化相关内容!】
1. 职业规划提前做
蚕豆建议新生们在开学之初就给自己定下未来的目标,并在一进入校园就着手准备。
当然,很多新生刚刚开始上课,对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如何规划。
蚕豆建议可以和直系学长学姐聊一聊,听听他们面临时毕业什么苦恼,哪些可以在大学期间解决?
如果想要从事某一个行业,可以上招聘网站看一看要求是什么?记下需要考的证、实习、校园经历和能力。一一安排到大学4年的不同时间完成;
如果想要读研读博,可以了解一下老师是否有研究需要本科生打杂,打好英语的基础等等;
如果想要出国留学,也要规划好什么时候考雅思托福,需要积累哪些实习和校园经历,能不能申请海外交换;
……
如果确实对就读的专业不感兴趣,也不知道未来想做什么,那么只要记住一句话:好好学习,成绩很重要。
2. 成绩很重要
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再重复一次,大学成绩真的很重要!
现在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学渣如何在找工作逆袭的传奇故事,或者是”成绩无用,会社交才是正理“的言论。然而,事实是不论你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成绩好绝对是一个助力。
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也要在大一好好学习,因为只有成绩好才能申请转专业。
如果你想要进入职场,在简历上写上奖学金或高绩点,也会给公司以专业过硬,学习能力强,认真刻苦的印象。
如果你暂时不知道未来想做什么,也不要荒废学业,否则等你醒悟了就晚了。
蚕豆就是一个深受其苦的人。在报志愿时因为家人压力,选择了和最初理想不相符的专业。进入大学后,蚕豆一直很消沉,大一大二的成绩很不理想。到了大三,蚕豆慢慢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萌生了留学的打算。但因为大一大二成绩不好,导致绩点不高,学校又不能刷绩点,于是只能埋头苦读一点一点地把绩点拉高。
3.盲目兼职要不得
说到要专心学习,又会有小伙伴疑惑:大学期间是独立生活的开始,要不要做兼职呢?
蚕豆的看法是:可以做,但不要舍本逐末。因为做低门槛、卖体力的兼职性价比极低。
做校外的服务员、发传单、看店等等活不仅累人,影响学习状态,收入还低,远远比不上努力学习拿奖学金获得的钱多。
大学四年时光转瞬即逝。一味埋头做这些低性价比的兼职,四年过后你会发现,自己既没有学到知识、又没有交到朋友,而这些兼职经历对找工作也毫无帮助。
如果真的特别想要补贴家用,更好的选择有几个:
1. 校园勤工俭学。
大部分学校都会有勤工俭学组织,学校内部有需要人手都会发布在他们的网站上。相比校外的兼职,校园内的这些兼职一般更轻松,待遇更好,甚至能带来一些校园内的人脉关系。
2. 寻找实习机会。
得到实习机会对大一的新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但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获取收入的渠道。
如果一开始资历不够,可以从本地的小公司做起。慢慢积攒了知识和经验,就可以向大公司投简历。
实习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获得收入,也会是简历里值得一书的一笔,更能帮助学生们尝试不同的岗位,为未来择业做参考。
3. 接私活。
接私活也是大学生经济独立的途径,它比实习更灵活,也能积累自己的作品。
计算机系的学生可以帮公司写程序;艺术系的学生可以接礼仪、设计、表演的活;中文系的学生可以给公众号和网络媒体写稿;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可以帮公司拍广告片、写脚本、做视觉设计、写软文等等。
这些需要一技之长的工作,总是比不需要技术的工作性价比更高。
4.学生活动不要贪多
学生活动不是参加的越多越多,也不是所有人都参加的活动就是好,更不是权力越大越好。
蚕豆的建议是,只选择1-2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参加,不要考虑太多利益因素。
蚕豆如今最后悔的,就是大学期间参加的活动太多又学业繁忙,辞去了学校广播站编辑的职务。现在想来,参加的很多其他活动都是虚荣心使然,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也没有做成什么成绩。只有广播站编辑这一项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如果坚持下来,大学生活会更开心,到毕业时也许还有机会从事心心念念的广播相关工作。
人的精力有限的,专心做好一件事已经非常可贵,贪多嚼不烂。
不论是求职还是申请其他项目,简历里出现“XX(冷门)社团主席”总比“XX(热门)学生会干事”要有价值;
能侃侃而谈自己亲手组织的某个有趣活动总比人微言轻没有深入参与说不出有价值观点好;
在一个小组织里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总比在所谓“实权部门”与人虚与委蛇好。
在学生组织中真的能够获得的权力和利益是非常有限的,但积累的经验、处世哲学和结交的朋友却是长久的。
5. 多关注学校网站
学校网站是非常重要的消息来源,经常关注学校各类网站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资源。
学校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主页,比如上面提到的勤工俭学部门、还有留学交流相关的、图书馆的、义工的、求职的、本专业的等等。
这些网站会发布学生可以参与的一些活动信息,比如义工招募、比赛报名、讲座通知、求职招聘等等。保持关注学校各部门网站的习惯,能够得到很多好机会。
因为很多学生并不关注这些信息,有些非常好的机会竞争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激烈。
关于更多容易被忽略的校园资源,可以参考蚕豆的这篇分享:
6. 做自己喜欢的事
大学可以说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闲暇最轻松的时光之一。
高中时课程密集,为了升学不得不埋头苦读,工作后996,为了生计早就没有了闲心。
而大学,虽有考试这座大山,课程却不像高中时那么密集,时间安排自由,老师也不多管,正是一段随心所欲的时光。
那些喜欢但一直没有机会深入的爱好可以捡起来慢慢打磨;自己喜欢但父母不同意的爱好也可以在自由的校园里尽情钻研;没有什么爱好,也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活动寻找自己的喜好。
大学里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社团和选修课,以及话题繁多的讲座,还可以自己找三两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探讨,或是自己找教程在寝室里研究。
大学里有许多机会让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学业繁忙,也不要忘记取悦自己。
7.社交重要但不强求
每当在网络上出现“我的极品舍友”“我大学的奇葩同学”等等话题时,都会引起网民们的激烈讨论。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们骤然被聚集在一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少不了人际交往。 在大学里和舍友保持好关系,可以避免生活上的麻烦,有什么通知时也能互相告知; 和学长学姐保持好关系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专业上的指点,比如哪个老师靠谱,期末考试重点是哪些等等; 和老师保持好关系,能获得最新的专业信息,未来升学求职也可能获得帮助; …… 总的来说,在大学里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够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但是,毕竟天南海北的人性格、习惯、观念都有差异,处不来也不必强求。要知道,等毕业后所有人又散落在全国各处,也不过是熟悉的陌生人。 住得近不是成为朋友的原因,反而会因为朝夕相对而让两个人之间的分歧更大。 有共同的兴趣、三观和理想的人自然会成为朋友。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第一次离开家集体生活,我想新生们一定有很多向往和规划。 大学生活没有一个成功模板,不管你怎么样度过大学生活,只希望四年过后回望大学生活,可以说一句: 我没有遗憾。
【本文首发在微信公众号:蚕豆要发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留学、旅行和文化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