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期抑郁症研究简报:重度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找对了吗?
1
标题:冠心病患者的抑郁患病率、12个月预后及临床管理需求
译者:Lenore
背景:针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的抑郁症筛查过程仍存在争议,而实际日常护理中的抑郁症管理需求方面的数据仍然有限。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以及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颁布的“慢性病成年病患中的抑郁症”指南,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检测冠心病患者临床和亚临床抑郁症的患病率、治疗率、预后与管理需求。结果:在1,024名患者(19%为女性)中,有12%患有临床意义上的抑郁症,有45%患者在基线时有亚临床抑郁症状(PHQ-9评分≥5)。在临床抑郁症患者中,46%在12个月内至少接受过一次治疗,26%的患者在随访期间持续接受治疗。抑郁症和抑郁症状是12个月后死亡率的显著风险因素调整预测因子(分别为:调整后HR = 3.19; 95%CI 1.32-7.69,调整后HR = 1.09; 95%CI 1.02-1.16)。抑郁症状持续存在于85%的临床抑郁患者和47%的亚临床抑郁患者中。目前的研究结果建议29%的冠心病患者需要在1年内进行抑郁症治疗。结论:需要加强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症的识别、转诊以及持续改进临床管理。关键词:冠心病;治疗;预后;临床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Kuhlmann, Arolt, Haverkamp, Martus, Ströhle, Waltenberger, Rieckmann, Müller-Nordhorn (2019) Prevalence, 12-Month Pro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Need of Depress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doi: dx.doi.org/10.1159/000501502
2
标题:持续性抑郁症状,HPA轴活动过度和炎症:认知-情感和躯体症状的作用
译者:Sheena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过度活跃和炎症被认为在抑郁症的病因学中是突出的。尽管生信分析证实了这种关系,但各研究的效应大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可归因于此类生物系统在体细胞与认知-情感抑郁症状中的不同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开发。此外,迄今为止,大多数纵向研究都集中在短暂而非持续的抑郁症状上。
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使用Trait-State-Occasion(TSO)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头发皮质醇和血浆C反应蛋白(CRP)与14年间抑郁症状的纵向持续性和维度(认知-情感与体细胞)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据来自英国纵向老龄化研究的大量老年人样本。从第1波(2002-03)到第8波(2016-17)评估抑郁症状。在第6波(2012-13)中测量毛发皮质醇(N = 4761)和血浆CRP(N = 5784)。
协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学,生活方式,慢性疾病和药物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研究期间,较高的皮质醇和CRP水平与持续抑郁症状显着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两种生物标志物与体细胞的关系比与认知-情感症状的关系更强。与躯体症状的关联也与相关的混杂因素无关。相反,在调整所有协变量后,它们与认知 - 情感症状的关联性较弱。这些不同的关联揭示了在未来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中考虑症状特异性影响的重要性。最终,这将有可能推动寻找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并促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关键词:HPA;CRP;TSO

参考文献:IOB E, KIRSCHBAUM C, STEPTOE A. Persistent depressive symptoms, HPA-axis hyperactivity, and inflammation: the role of cognitive-affective and somatic symptoms[J].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9.
3
标题:一条POMC起源的调节应激诱导的摄食过量、抑郁和快感缺失
译者:格式化
慢性压力能够导致情绪和能量平衡失调,但这些改变潜在的神经环路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揭示。本研究中发现,慢性束缚应激导致小鼠下丘脑弓状核(ARc)中阿黑皮素原(POMC)神经元活性增加,导致腹侧被盖区(VTA)中多巴胺神经元活性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弓状核中的POMC神经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突触传递抑制腹侧被盖区中的多巴胺神经元。同时,通过光遗传抑制这条环路时,增加小鼠体重以及食物摄取,同时缓解由慢性束缚应激诱导的抑郁样和快感缺失样行为。综上所述,这篇研究揭示了一条新的调节应激诱导的摄食和情绪反应的神经环路。关键词:POMC;神经环路;腹侧被盖区;多巴胺

参考文献:Qu, N., et al., A POMC-originated circuit regulates stress-induced hypophagia, depression, and anhedonia. Mol Psychiatry, 2019.
4
标题: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成年人对麻疹的免疫力下降
译者:he
背景:抑郁可损害成人接种疫苗的免疫原性。虽然许多疫苗是在儿童时期接种的,但尚不清楚青少年或成人发病的抑郁证是否会损伤儿童疫苗保护的维持。这项研究检验了该假设:青少年或成人发病情绪障碍的个体对麻疹的免疫力会受到影响,麻疹疫苗是儿童时期接种。方法:麻疹免疫球蛋白抗体使用固相免疫测定在被试间进行量化,被试组包括双相情感障碍患者(BD, n = 64, BD发病的平均年龄为16.6±5.6),目前抑郁重度抑郁症患者(cMDD n = 85,平均发病年龄= 17.9±7.0),历史抑郁重度抑郁症患者(rMDD n = 82,平均发病年龄= 19.2±8.6),和非抑郁对照组(HC, n = 202),他们出生后的均于1963年在美国接种麻疹疫苗。结果:相对于HC,cMDD组(p = 0.021,调整优势比(OR)= 0.47,置信区间(CI)= 0.24-0.90)和rMDD组(p = 0.038,OR = 0.50,CI = 0.26-0.97)检测麻疹血清阳性的可能性均较低。与未接受药物治疗的MDD患者相比,目前接受药物治疗的MDD患者的疾病持续时间更长,而且更不可能检测出麻疹的血清阳性。结论:青少年或成人发病的MDD患者不太可能检测出麻疹的血清阳性。由于较低的IgG滴度与麻疹感染风险增加有关。麻疹疫苗保护维持的受损会导致MDD感染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增加。
关键词: 感染;麻疹;疫苗

参考文献:Bart N. Ford et al., Reduced immunity to measles in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9, 243–249. https:// doi.org/10.1017/S0033291718000661
5
标题:重度抑郁症与一系列血清和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有关
译者:Navy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与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有明显的症状重叠。本研究旨在发现一组血清和尿液生物标志物与MDD的相关性。作者使用40种潜在的MDD生物标志物(21种血清生物标志物和19种尿液生物标志物)分析了40名MDD患者和47名年龄和性别匹配对照的尿液和血清样本,所有参与该研究的均为高加索人。作者开发了一种算法,可以从生物标记物的水平研究异质性。该方法使得能够基于组之间的变异和分布的差异来识别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以生物标志物的结果来计算抑郁可能的得分(即“生物抑郁评分”)。通过表型分析显示MDD和对照组之间,在尿液中的生物标志物(P <.001),血清(P = .02)中的以及血清加尿液结合(P <.001)中都有显著差异。基于该算法,共鉴定了8种尿液生物标志物和9种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组合与MDD相关联,在ROC分析中的AUC可达到0.955,而单纯用尿液生物标志物或血清生物标志物的AUC值则分别为0.907和0.853。内部交叉验证(5倍)进一步证实了这组生物标志物与MDD的关联性。
关键词:重度抑郁症;生物标志物;尿液;ELISA

参考文献:Erin M. van Buel, et al.,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a cluster of serum and urine biomarker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25 (2019) 109796.
校对/排版:Simon (brainnews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