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人间失格
不见去路,忘了归途
酒瓶儿叮当晃
今夜去哪儿赊账
毁了情丝,断了欲望
剩了恐惧傍身旁
置身于渺渺茫茫
离了人群,没了家乡
落了个空空荡荡
添不了新伤
按:
第二次读人间失格了,原因是第一次读的时候,年龄太小,囫囵读完,只觉得"人永远没办法真正理解另一个人",剩下了很多理解不了的东西,雾蒙蒙的留在脑子里。最近才刚开学,有些时间,又读了一遍,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增长,理解力增强,略微理解了这本书,但也有了新的疑惑,想是以后必定会一读再读的。
《人间失格》,在大部分人眼里,都代表着消极、堕落,书里有大量感时伤世的内容,所以有人不敢读这本书,怕自己受了书中主人公思想的影响,也走向失格的道路,我也觉得判断力和感情理解力不够强的人由其是小孩子不太适合看这本书,因为书里有太多硬核的感情表达,确实很容易影响读者。
要想不受影响的读这本书,首先要弄明白一个道理,书里也讲了这个道理--世人即个人,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感觉是独特的,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但是由于人的不同,人对世界的感觉也不同。
大庭叶藏是个不幸的人
他早熟,很早就对家庭生活与世人有着自己的理解,对于所谓的处世之道不感兴趣,可是由于出生在一个望族,周围的人又多传统守旧,小时候的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于是他变得怯懦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他也无法真正也并不愿意融入这样的生活,于是他靠着讨好维持着与人群的联系,父亲的"同志"两面三刀的表现,女佣的猥亵,更加深叶藏了对人类的恐惧。叶藏的悲剧就源于这样的童年经历。
就如同书里写的"我耻辱的生活就源于无法在喜欢和讨厌之间做出选择。"叶藏没有办法接受和融入世俗的文化和规则,也不敢彻底的离群所居逃离这样的生活,于是他选择用烟酒和女人来满足自己一直压抑的自我,走上的失格的道路
当然书中所讲的,原本比上面的要复杂,书里面包含了叶藏对自我的剖析,对集体和个人精神的解构等等,是一部非常有哲学趣味的小说
小说的内容还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局外人,局外人的主角墨尔索,也是如同叶藏一样,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选择却与叶藏不同,他说:"我从来不说假话",即使关乎身家性命的庭审也丝毫不在乎,凭着自己的意志活着。最终因为一个荒诞的杀人案被判处了死刑。
自我是危险的,好像无论逃避,或是反抗最终都会付出代价,我既没有资本成为墨尔索,也不愿成为大庭叶藏,所以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圆融的成为社畜似乎是唯一的归宿,我们不一定要么活的自我要么麻木不仁,无缝切换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