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给了高管股份,他就会自动变为合伙人吗?
最近参加了一个关于思想分享会,案主是一们培训者,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征对3到6岁的孩子阅读训练,让孩子爱上阅读。然后案主本人的能力圈是善于开发产品,对企业营销不太善长,然后他的核心问题就是希望如何找到一位更优秀的合伙人。
合伙人的最主要本质是实现能力互补。正好在得到上学了刘润的商业洞察力的课程,所以我就想分享下从洞察力的角度来分析合伙人的基本要素,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润总提到有位企业家朋友,公司越做越大。虽然公司有不少高管,但他总觉得他们没有“合伙人心态”,无人担责、无人分忧,凡事最终都要自己拍板。没有“合伙人心态”,是因为他们不是合伙人。于是,他决定找一个人,分他股份,授他权力,给他责任,让他成为真正的“合伙人”。
几经挑选,他从外企高薪挖了一位能力极强的“合伙人”,给了他股份和巨大的期望。这位合伙人表示,一定不辱使命。
但是,几天后,问题就来了。周末,一位大客户遇到一个严重的产品问题,大发雷霆。老板发消息给合伙人:请速来办公室商量。合伙人回复:老板,今天是周末,周一聊可以吗?老板突然语塞,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等不到周一啊。他只好自己处理。
一段时间后,合伙人拿了一张清单找老板。里面包括孩子的国际小学费用,每年2次的海外滑雪费用,另加4周假期。请老板批准。老板傻眼了:这些都是外企的规矩吗?合伙人说:不全是。但我充分休息,也是为了好好工作。
老板目瞪口呆,很苦恼,问怎么办。
如何用商业洞察力,看透创业之心。我会给你三个黑箱,用来测试哪些人,是你可以把后背放心交给他的。
我们都知道,激励很重要。传统的激励有三个基本工具:工资、奖金、股票。工资发给劳动者承担的岗位责任、奖金发给奋斗者创造的超额业绩、股票发给合伙人释放的无穷潜力。那么是不是反过来说,给了股票,就能找到愿意释放无穷潜力的创业合伙人了呢?
这位老板错在哪里了吗?他居然以为,只要给了高管股份,他就会自动变为合伙人。
高管,和合伙人到底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有没有“创业之心”。
打工,是用确定的能力,换取确定的回报;创业,是用不确定的风险,对赌不确定的收益。创业时,你无法收获确定的创业回报。你唯一能确定获得的,就是创业过程本身。
硅谷顶级投资人本·霍洛维茨在他的书《创业维艰》里说:
“在我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8年里,只有3天是顺境。如果你用财富、声望、滑雪、休假这些不知道有或没有的创业回报,作为激励自己的增强回路,很可能坚持不了8年。
但是,反过来想,只有3天是顺境,霍洛维茨居然坚持了8年。他一定从创业里,获得了另一种“有魔力的东西”。这种“有魔力的东西”,不断点燃他快被磨灭的热情。这种“有魔力的东西”,就是对创业过程的热爱。
什么是创业之心?创业之心,就是对不确定的创业过程,而不是确定的创业回报的热爱之心。因为他们热爱的,是创业过程本身。我不在乎输赢,我就是喜欢比赛。
这位企业家犯的错误,就是把股权,这场“用风险换收益”比赛的入场券,交到了只在乎创业回报的高管手中。然后他把收益留下,风险还给了你。
那么,如何判断一位高管,是否有创业之心,心中有汹涌的可以做“合伙人”,还是只有“只能打工呢?用三个黑箱测试来筛选。把高管提拔为合伙人,或者从外部寻找合伙人时,可以把他们放在这三个预设变化、挫折和动力模型的黑箱里,测试他们如何应对。
1.变化黑箱
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提出过一个科技三定律:讽刺人们年龄越大,越不能接受变化。创业三定律:
这个创业三定律,反讽那些总觉得自己已经做到最好,不思改变的创业者。他们用“别人是错的”,来调节“变化”给自己带来的不确定性。
那热爱创业过程的人,会怎样呢?遭遇变化黑箱,他们会兴奋。天啊,又可以“学习”新东西了。想要成功必须有着强烈成功的欲望,要善于拥抱变化,适者生存。
2.挫折黑箱
创业一定会面对挫折。怎么办?大部分人会抱怨。
润总在一家创业企业开会,遇到一位高管。谈到项目时,他非常愤怒地抱怨起来,供应商有问题,合作伙伴有问题,产品有问题,环境有问题,老板你无视这些问题,所以你也有问题。我几次想打断他都不成功。
但是抱怨只解决情绪问题,不解决现实问题。
热爱创业过程的人,用什么面对挫折?斗志。
3.动力黑箱
热爱创业过程的人,失去了创业动力怎么办?他们会坚持。
如果你是员工,累了就请假。但是如果你是创始人,再累,市场也不会陪你放假。有动力,就冲刺;没动力,就坚持。创业之心,就是一颗不能停的心。
学习、斗志、坚持,是你判断“创业之心”,挑选合伙人的三个重要的黑箱测试。
用学习,面对遭遇的变化;适应环境,拥抱变化 。用斗志,面对每天的挫折;拥有强大的内心,坚毅的性格。用坚持,面对失去的动力。执着,着强大用的长线思维能力,。
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朋友们在商业场找到自己最佳合伙人!实现商业奇迹!
AMAZON 老杨
2019年9月4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