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身价千万的妈妈 差点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关于少儿教育,应该是继买房、户口问题之后,中国家长面对的第三大“世界性难题”,好的学校一席难求。有人算过,中国家长养大一个孩子的平均成本大约在几十万到上百万之间,这些还没有算上隐性开支;每年招生季,家长们上演了一幕幕神仙打架,托关系的托关系,买学区房的买学区房。所以,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们从不含糊。当然,有些家长会想,既然国内上学问题这么严峻,是不是在国外上学会好一点?遗憾的是,一本名为《我是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的书告诉你,全世界的家长家长都一样,逃不过教育焦虑的魔咒。
这本书的作者是薇妮斯蒂·马丁,一名学历高,家庭背景雄厚的上流社会女性;她用纪实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纽约残酷的上流社会教育之战。

《我是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在纽约,有一片区域叫上东区,这里富人云集,从金融大亨到政界精英,可以说是聚集了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精英人士,而这里也被戏称为“超高级白人的地盘”。上东区的孩子们从小接受到的是所谓的“精英教育”,在别家的孩子还在追逐打闹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培养音乐、舞蹈、油画等兴趣了;主人公马丁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更好的成长环境,于是决定搬到上东区住。

马丁家住在曼哈顿下城区,丈夫在政界还算有部分影响力,夫妻两人旗下拥有多套房产,身价也已经达到了8位数;马丁认为,只要购买了上东区的房子,就能让孩子顺利入学了,于是他们卖掉自己的联排别墅,准备换购一套上东区的公寓。然而,现实第一次给马丁泼了盆冷水:上东区的房产,可不是有钱就能购买的;首先需要找一个在业界小有名气的中介帮你做身份审查,符合特定身份,才能拥有看房的资格;看完房子之后,假若你想购买,则需要通过小区居委会的考核,这里考核程序极为复杂,马丁夫妻需要提供自己的信用卡号,大学时GPA,两人毕业学校等等信息。
好不容易搞定这些考核,本以为前路坦荡的马丁在带孩子去幼儿园报名的时候,又被现实重重的打了回去。如果想去上东区的幼儿园上学,必须提前一年排队参加考试,另外,幼儿园对每个孩子的出生月份也有一定讲究,在同样的情况下,幼儿园更青睐大月份的孩子。夫妻俩费劲千辛万苦,动用了很多关系,终于把孩子安排进了学校;马丁松了一口气,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更困难的事情还在后面。

上东区幼儿园
上东区的阶级制度不仅出现在成人世界,在孩子的世界中也有影射。这所幼儿园的孩子们,各个身世显赫,上学机构以来,马丁的孩子没有交到任何朋友,只有一次去同学家玩,是因为孩子们在阻止去各自家里看私人飞机,而除了马丁一家,班里的所有同学家里都有私人飞机。每当幼儿园下学的时候,妈妈们穿着名贵的服装,坐着豪车来接孩子;马丁希望能通过父母之间的交流来帮助孩子在幼儿园找到朋友,但每次马丁试图和其他家长交流,都像是热脸贴冷屁股,有些好心的妈妈告诉他,上东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鄙视链,行业鄙视另一个行业,顶层阶级鄙视上层阶级,当然,她们所有人也都不欢迎马丁这个下层阶级人士打入他们的交际圈。

现实一次次的泼冷水,让马丁非常沮丧,但为了孩子的未来,马丁还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挤进上层社会的交际圈;而首先要做的,就是买一个价格不菲的限量奢侈品包包,从外在条件上融入这个集体。当马丁托了层层关系,历尽千辛万苦拿到那个铂金包后,他找朋友做鉴定,却被朋友的一句话呛的哑口无言:“你的包是真的,只是你觉的自己没有资格拿这个包”。
限量铂金包
《我是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这本书,风靡当时整个美国,马丁略带绝望的文字色彩,描绘了那些顶级贵妇存在的阶级焦虑感,他们每天都生活在危机四伏中,从形体管理到社交礼仪;在这里,母亲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种职业。
我们暂且不论书中的“上层社会”女性的做法是否正确,但从这本书,侧面反映出了两个问题
01
最好的教育就是进名校吗?
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学校越好,孩子出人头地的机会就越高;这种说法没什么不对,一个好的学校,不仅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优质的社会资源。然而,在教育的起步阶段,家庭教育应该是一个更重要的角色。俗话说的好,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当家长在孩子面前时,一言一行都会烙印在孩子的脑海中,他们会习惯性的模仿家长的为人处世方式,而这些东西,并没有记录在学校的课本中。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讲的是爸爸带着孩子在地铁上,孩子不小心吐了一地;这位爸爸把孩子放下来之后,向周围乘客借了卫生纸,半蹲着把地下的冰淇淋收拾干净,然后起身给乘客们深深鞠躬表示歉意:“不好意思,我儿子比较顽皮,给你们添麻烦了。”
父亲的所作所为虽然看似不起眼,然而却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影响;下次给别人添麻烦时,我相信那个孩子一定也会模仿父亲的样子,给别人道歉;所以,父母的教育,对孩子一辈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中国的家长,大部分都存在两个问题:拥有批评孩子的习惯,却没有去尝试鼓励孩子。每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总是说别骄傲;而当成绩不尽如人意,家长们便开始讲起了隔壁小孩的故事:
你看隔壁的XX,考的多好”
“隔壁的XX,经常上课举手发言”
“隔壁的XX,就是聪明”
在无形中,给孩子增添了莫须有的压力,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所以,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会出现在课堂上,却对孩子人生轨迹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贵族学校真的适合孩子吗?
我们知道孩子在学校里,除了学习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社交属性培养;老师会安排各种小游戏,培养孩子诸如遵守规则、少数服从多数等社交技能,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自主社交的能力。然而,在铂金包这本书中的上东区孩子们,总是会被父母的思想影响,在学校里形成属于自己的小团体,外来的孩子很难僭越阶级,久而久之,对人生观价值观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孩子也会越来越缺乏自信。

在入学之前,父母就应该明确孩子适合上哪一类学校,跟什么样的人接触,学校老师如何等,入学之后,也应该勤于观察孩子在学校内的表现,当孩子社交出现问题的时候,多和老师、同学家长交流。
电影《长江七号》里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小杰去贵族学校上学,遭到了别的孩子、老师的排挤;在家里,父亲也总是疏于和孩子交流;由此为剧情后续父子的争执埋下了一个伏笔。所以,家长本身追求优质教育本没错,但是也要考虑孩子在学校会承受到的压力,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学校,是极其重要的。

《长江七号》剧照 教育一词最早源于《孟子》,随后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中提到:“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她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机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除了孩子学校的选择外,家庭教育也无时无刻不在考核着你是否是一个称职的家长。上东区的妈妈们每天在紧张忐忑中度过,甚至代孕期间也要开始所谓的“精英家长训练”,而普通的家长们又何尝不是一样的?每天看了大量的育儿经,总是害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想起《我不是完美的妈妈》中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坦诚地、勇敢地、幽默地接纳育儿中不完美的自己,我们必将成为更出色的母亲、妻子、女人。”家长们试着接纳生活中不完美的自己,孩子才能慢慢的学会接纳自身的不足,以此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每个家长都有一个“铂金包梦”,但是,请别用孩子的童年快乐,为自己的焦虑感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