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去考音协钢琴考级
时间一晃我就过了30岁了。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去找同学玩却被对方妈妈拉来陪着练琴于是在心里种下了钢琴的种子,30岁的这一年,我竟然去考了音协的钢琴业余演奏三级。
考试那一天刚好是周五,我请了一天假。考级时间是下午1点半。一大早就收到了老师的打起短信。说真的,我30年的人生,除了上台演讲算是类似的操作性质的考试之外,其他都是纸面类型的考试。经验匮乏啊。一早上起来就在不断深呼吸,跟自己说放松,考不过也没关系,都一把年纪了,不过就下次重来,反正也不是要这个证升职加薪。
担心临场脑子一片空白 ,于是早上开手练琴我只按照平常的练习方式练了下,然后一直回避这个担心。吃完午饭之后(为了防止1点瞌睡,我还特意喝了满满一杯咖啡)就出发去了考场。
考场在距离我家不远的艺术学校里。因为是考试期间,校门口络绎不绝的人:全是家长带小孩。我举着太阳伞走在中间感觉自己来错地点。
考试入口家长小孩就更多了,好多小孩都是盛装打扮:小男孩穿着小黑皮鞋,小西裤,短袖白衬衣,打着小领结,小女孩穿着公主裙,头上扎着蝴蝶结,或者挽着头发,还画着妆。我再一看自己:扎个马尾,素面朝天,白色上衣,黑色裤子,帆布鞋。瞬间觉得自己好随意。顺便不解,为啥小盆友们都这么隆重?
考试那期间都是雨季,经常是上午还艳阳高照,中午突然乌云密布开始下倾盆大雨。我抵达考场的时候外面就已经乌云密布了,主办方决定让考生们提前进考场。我混在高高矮矮陆续进出的孩子们中间,准备进场,门口工作人员一把拉住我:“你是去考试的吗?” 我说,是啊。亮给他看我的准考证,他看都没看一眼就从旁边拉出一个不到半米高的小男孩,推给我说:“那你帮忙把这个小孩带进去吧,他也是去考试的。” “这是我儿子,他也是去考试的。他在三楼。”旁边突然多出个阿姨说(以我的年纪,我应该叫姐姐吧。不好意思。)“哦哦,好。”我懵懵答应,看了下小孩 ,他也懵懵的,手里抓着他的准考证,我突然想起来,“他在哪个考场啊?” ,“你扫下准考证上的二维码就知道了”工作人员说,“是第x号考场”她妈妈立刻补充。“好,好” 我连声答应。准备往里面走,小男孩还是懵懵的,也不知道跟着谁走,她妈妈一直在门口说,跟她去,跟她去。
我装好准考证,抓着小朋友的手,带着他进去。走到二楼的时候,我又忘了他在哪个考场了,拿着手机扫了下他的准考证二维码,原来是个5岁的小朋友,考一级的。我带着他到了他的考场门口,跟他说就是这里了,到时间之后把准考证交给前面的哥哥(考场门口有人专门收准考证然后叫人进去考试),听别人叫你的名字就可以进去考试了,不要乱跑哈。小孩子眼神迷离地点了下头。我跟考场门口工作人员眼神示意了一下,然后去找我的考场了。
当我把我的准考证交给门口工作人员的时候,那妹纸突然来了句:“要不等下第一个叫你吧?” 我愣了一下,“哈,不是按照名单上的顺序吗?” 我示意了下她手里的签到表。她就笑了下,说“没事,你去那边等一下吧。等下到了叫你。”
我一脸懵逼坐在旁边等候。旁边各种小朋友或正襟危坐,或满场乱跑,或坐在一起互相吹捧炫耀(小孩子的虚荣心跟大人还真是一样一样的,我后面说)。等待时间其实并不长,但是因为考试的紧张氛围,我感觉特别不舒服,于是拿着手机跟朋友聊了一会,一直到进入考场。
考场房间有两台三角琴,一张大桌子,两位监考老师就坐在桌子后面,其中有一台琴键琴凳正好侧面对着监考老师。这个角度看演奏者,几乎是一览无余。靠墙的门口摆了两张凳子,每次叫两个小朋友进来候着,前面弹完曲子,后面的人继续补充进来。
有人弹奏的时候当然是不允许人进入的,因为会影响弹奏者。我进去的时候前面那个小朋友去弹。坐在旁边等候实在是一种煎熬。虽然三级考试的内容加起来弹奏的时间都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围观别的考生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我时不时偷瞄监考老师的表情,发现前面两个小朋友弹奏的时候,他们都低着头(一男一女),无精打采的。感觉像是下午午休没休息够。
轮到我上去的时候,我把准靠着递给老师,说了句:你好。这两位老师突然都抬起头了。估计是很震惊: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人来考试的?我坐上去准备开始弹的时候,感觉那位男老师很激动地看我弹。我肯定是拯救了他们一整个上午考试的无聊了!!!!现在只后悔没有画个妆穿漂亮点,拿点印象分(开玩笑,印象分再多也不可能不及格变及格,及格变优秀,这个后面说)。
三级考试内容由这几部分构成:随机一组音阶(大小调)+琶音,一首练习曲,一首复调,一首奏鸣曲。音阶是从平时练习的6组中随机抽取一组。演奏要求是音阶琶音流畅,有一定速度,颗粒度,渐强渐弱明显。后面的曲子除了弹奏流畅不出错之外,还要根据曲子本身的要求来,比如强弱关系,曲子的呼吸感。
音阶监考老师跟我说的是弹A大调那一组。 作为一个成年人,手速跟力气当然是大于小孩子的,并且我练琴也算勤快。当我弹完音阶的时候,旁边坐着的小朋友们明显骚动了一下。我猜应该是速度跟流畅度比他们都要好一点,他们感受到了压力(哈哈哈哈,成年人还是有优势的)。前面围观别的小朋友弹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小朋友这一块普遍速度慢,无强弱感。
音阶有惊无险,之后就是练习曲。弹着弹着脑子一片空白,闪了1秒,立刻放弃,往下弹,气势要够。一不小心,弹错音了,放弃,假装我没错继续往下弹。练习曲弹完之后,旁边一个小朋友突然站起来,往监考老师那边走,把自己准考证递上去了(一般是轮到自己的时候才会把准考证交上去)。这孩子肯定太紧张了。
之后我开始弹复调。三级的复调大多数人用的都是《康定情歌》。我的也是。当初这首曲子为了找意境悠远的感觉,我特意在新疆找琴行来练习。边塞风光,大漠风景,我一边想一边弹,情绪要够,状态要稳(弹错了也要假装没弹错)。
最后是贝多芬的F大调小奏鸣曲。我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弹错了立刻往下弹,假装没弹错,气势要够够的。
弹完之后找老师领回准考证,成绩会在接下来一周后公布。我弹完起身的时候,女监考老师依然是低头状态(不知道是不是在玩手机),男监老师愣了一下,回神给我盖章,说了句:“可以了。”
这是个重要信号!!!! 我当然知道我弹得很烂,三首曲子没有一首是无出错流畅弹完的,但是监考老师这句话给我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别的小朋友都是弹着弹着,女老师懒洋洋说一句:“可以了” 然后小朋友停下来,再去拿准考证,我这个“小朋友”是哗啦啦弹完去领准考证老师对我说“可以了”!!!
回去之后一周,我查到了考试成绩。果然是及格。感觉真的是老师说的,演奏是一件欣赏性质的事情,就算弹错了或者有明显问题,但是给人感受很好的话,也是可以的。
之后再去找新老师的过程中,我才完全搞明白我能过的真正原因。音协四级以下的考试,是带有鼓励性质的;大人小孩是不同的标准。如果是小孩,才会更严格一点。四级之后的每一级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曲子流畅不出错是基本,最多只能及格。要想拿到优秀,必须很好地表现出不同曲子不同风格。而像我在考试时看到的小朋友的水平(包括我自己),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
要非常好的弹奏出优美的曲子,需要更多时间更多精力对细节一点一点去练习,一点点去提高。学琴之路漫漫,还好余生够长,加油!

PS:关于第一个【后面说】 :考试之后去见老师,她跟我解释考级其实相当于一次表演,既然是表演,那大家就都会打扮一下。之后的钢琴老师也跟我说过,弹琴并不是闷在家里自己弹,它本身就是属于舞台,演奏是它最初也是最终的一个目标。所以,其实我那天去考试应该是要化妆换好看衣服的,这才是考级应有的行为。所以无论怎么打扮,其实也不会影响到考试成绩。考级只是把观众换成了监考老师,把每个观众的反应换成了更专业的打分评级。
关于第二个【后面说】:考试的教室门外走廊上贴了李云迪,陈萨等人的合照。学琴的小朋友基本都知道这些人。我右手边两个小女孩坐在一起刚开始互相说自己的老师如何如何严格,如何凶。说了一会,其中一个女孩话峰一转,又说老师虽然凶,但是她是这一次的监考老师,如果等下进去看到她了,估计更害怕了。另一个作深表同情状,瞥了一眼墙上的李云迪合照,说我妈妈去年准备给我报朗朗的班,听说那个班好贵的,就只收几个个人。本来准备去,结果名额没了。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有的话准备再去报。
我左手边,有个个子比较高的男生,还没开始抽条的样子,估计也就五、六年级或者初中。提着准考证站在一群个子不高的小孩子中间说,我去年来考试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都没出汗。进去弹,一个音都没错,一下子就出来了。去年的监考老师也松,我就弹了一下,他就跟我说可以了。这次考试应该也差不多,等下肯定又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