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日本之行(京都三日)
从毕业时起,就想出国旅行,但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无法成行。 也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国内几乎已经转遍,更是对国外的风土人情心生向往。 今年机缘合适,与领导请假也十分顺利,日本行程就这么定了下来。
我和朋友都是比较佛系的人(也可能是年纪渐长),想着出门度假就是让自己闲下来,找风景秀丽的地方吹吹风、转悠转悠、喝个咖啡、聊聊天,甚至都没想着一定要打卡著名景点(事实上旅行非常充实,打卡了不少地方)。因为出差出得勤,对于出远门这件事轻车熟路,因此对出门在外并不担心,除了稍稍担心了一下台风。但为了行程顺利,也提前做了一些功课,主要是看了好多网友写的攻略和游记。在此要感慨网友们细致的观察力和强大的记忆力,攻略中提供的信息基本解决了我们旅程中的大部分困惑。
我们的计划是这样的。只去京都和大阪,京都三日,大阪两日。中间一天周转加休息。我们分头了解两个城市的情况,制定简单的游览计划,在京都我带着她跑,到大阪她带着我跑,分工明确,合作愉快。提前一个月买了机票,定了住宿,买了大阪环球影城门票和快速票。然后,在忙碌的工作中静静期待了一个月。
在大阪关西机场落地,游客真的太多了,出境排队好长时间。出来过天桥,上电梯,找到买Haruka票的地方,有中文服务人员,我们买的Haruka套票。怀揣着中年少女心的我们,都选了HELLOKITTY图案的ICOCA公交卡。HELLOKITTY真的是太可爱勒!我俩佛系到完全没有考虑一日券周游券等等方案,打算一张ICOCA走遍关西。

刷卡进站上车,可惜乘车的人非常多,我们没有座位,就在车厢间隔处站着。列车很有意思,连座椅枕巾上都印着HELLOKITTY,看着好多大叔枕着卡通枕巾,莫名有种喜感。列车出发时,已经入夜,景色已经看不清,但车窗外星星点点的灯光,能让人很明显地感知到路过的城市或乡村。
到达京都站,我们换乘地铁乌丸线到四条,冒着细雨赶到民宿。订的民宿叫悠佳里,老板是位优雅的台湾女士。我们到时已经晚上十点,但她还在前台等候我们。办理完入住手续后,老板特别耐心地拿出中文地图给我们讲解附近的景点和便利的交通路线。房间是密码锁,我们都对不用带房卡表示满意。房间比较小,我们特意订了带榻榻米区和阳台的房间,这样能稍微宽敞一些。放下行李,我俩都饿了,先奔去最近的罗森觅食。必须说便利店小食的选择真的太多了,我最后选了拉面和咖啡牛奶。我必须要强烈点赞一下这个咖啡牛奶,真的太太太好喝了!!以至于,喝下的第一口,强烈地让我感到自己进入了度假状态。因为一直忙忙碌碌,行前收拾行李,赶飞机赶火车,拖着箱子找民宿,感觉自己心里一直悬着,一直还未进入休假状态。喝到这个咖啡牛奶,开心到飞起,哈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在度假呢。不过因为里面的咖啡成分,这一晚基本也就睡了三个小时吧(〃^ω^)。

…………………………………我是京都第一天的分割线………………………………………
在京都的第一天,我们计划转转清水寺——八坂神社——祇园,到鸭川边或者河原町吃个饭。可能因为激动,起了个大早。坐着公交车到清水寺附近五条坂站,在全家吃了个早餐,我吃到了特别好吃的可乐饼,里面是土豆加牛肉粒,外层酥脆,内里绵软,总之和它看起来一样好吃。
沿着小街往山上走,路上还只有零星行人。小街上都是仿古装修风格的小店,基本没开门。几乎每隔几十米就有饮料贩售机,有工作人员正开着小卡车给机器上货。夏日的清晨,一副安静祥和的氛围。缓步到清水寺门口,阳光洒落,映衬得寺庙建筑格外鲜艳亮丽。



买好票,需要先洗手,按照之前大家介绍的步骤清洗完毕,就开始正式参观啦。本堂包括本堂侧面的清水舞台正在修理,整个被包裹起来,只能沿着里面的行进路线走。我们刚踏上本堂的木质走廊,就涌过一大波日本中学生,欢快得像一群小鸟。走廊顶上悬挂着一整片风铃,清风徐来,铃声清脆悦耳,仿佛带我们穿越到另一个时空。本堂内供奉是一面千手观音立像。本堂外有求签和请御守的地方,有开运樱铃和各式御守,每个人每种御守只能请一个。
出了清水舞台,左手边拾级而上就是地主神社。地主神社的建造时间为公元701年,其历史比清水寺还早,是结缘、祈求恋爱运的神社。地主神社内有两尊大石头,叫做恋爱占卜石。据说闭眼从一块石头走到另一块石头,恋爱就会有所成就。我们去的时候人还很少,有个小男生正试着从一头走到另一头,闭眼没有方向感,走得歪歪扭扭,我们忍不住笑出来。据说这里的御守超灵验,而且卖御守的巫女小姐姐真是太可爱啦。

清水寺里会有顺路标识,从地主神社下来,就来到阿弥陀堂和奥之院,奥之院前有个小舞台可以眺望京都景色。再顺路走,就能看到音羽瀑布,有三股泉水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路过当然必须喝上一口啦,排到哪个喝哪个,不要贪多哦。
沿着小路往山下走,绿树成荫,风景宜人,虽然太阳有点辣,但山道上却是凉风习习、清爽舒适,路旁偶有卖冰的小铺,浓浓的日式风情。

等我们从清水寺出来,清水坂上已经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了。店铺已经全部开门,每家卖的东西大同小异,和果子和工艺品。和果子做得精致可爱,每盒当中还有一只和果子手办,大概是吃完了还能摆着留念吧。我们一路庆幸,幸而来得早呀,感受了一下清早寺院那么恬静舒适的氛围。
晃悠到八坂神社,我俩就坐在一进门口的台阶上休息。这座八坂神社是日本全国3000多座八坂神社的总本社,也被称为祇园神社,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这里每年7月都会举行热闹非凡的祇园祭,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日本三大祭”。

太阳挂得老高了,我俩肚子饿得咕咕叫,到祇园解决午餐。打开大众点评看高分餐厅,看中了“北极星”。别看这家餐厅叫“北极星”,可是真的不像北极星那么好找啊。我们跟着地图找啊找,怎么都找不到,最后发现这家店隐藏在三叉路口处一栋小扣的二层,很小的一个门脸,外墙上倒是挂了一张楼内店铺的店名牌。推门进店,店里环境非常好,空间很宽敞,也没什么人,是深酒红色调的西餐厅装潢风格,主卖蛋包饭套餐。我们猜,可能因为位置隐蔽,许多人没找到就放弃了。因为看街对面一家高分点评餐馆大排长队。我点了女士套餐,套餐里有玉米浓汤、小份鸡肉蛋包饭、天妇罗、炸牛肉汉堡排、蓝莓布丁和咖啡。我朋友因为鲜美的炸大虾开心得哇哇叫,甜点也十分香甜醇厚。套餐的分量十足,我俩饱餐了一顿,就打算美美地溜达回民宿睡午觉了。够佛系吧。日本的公交车非常准点,每个站点的到达时间会写在公交牌上。在等公交的间隙,小逛花见小路,可能因为是中午,并没有遇见艺伎。


休息完毕,本打算逛逛锦市场,但出门太晚啦,就决定去四条河原町逛逛。查了一下公交,感觉没有特别合适的车,就决定走过去。结果这一走,真的是走多了。我喝着咖啡牛奶,走到鸭川边,沿着鸭川从五条走到四条,又从四条穿行美食街走到了三条。鸭川并不宽,看起来感觉像我们南方老家县城里的小河,但又的确带有不同的神韵。鸭川边两条步行小道,非常适合傍晚散步。步行小道边休息的,除了游人,竟然还有水鸟,湍急的河流边一动不动呆立的两只鸟,真的是超级萌。

四条河原町那一块,除了著名的百货商店,还有许多小弄堂,小弄塘里全部都是小吃店,大多是烧鸟和炸串一类居酒屋,小小门脸一家挨着一家,和国内的美食街相比,更有种走不到头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起《孤独的美食家》里五郎随处走去邂逅的美食。结果我俩竟然因为选择太多,而无法抉择,一直走到了三条。最后还是到河原町主路旁小街上的章鱼丸子店坐了坐。那家店叫蛸烧师,卖各种口味的章鱼烧,丸子上的鲣鱼片堆得厚厚的,丸子里可以吃到实实在在的鱼肉,超满足。本打算逛百货商店,而我俩都因为体力不支放弃了。

…………………………………我是京都第二天的分割线………………………………………
京都的第二天,我们计划去伏见稻荷大社和宇治。因为都可以坐JR到达,所以先到伏见稻荷,再乘火车到宇治。起得比较晚,到伏见稻荷大社的时候,已经乌央乌央满是游客。一出车站,就可以看到一座超大的鸟居(据说是丰臣秀吉于1589年捐赠的大鸟居),右侧立着一座刻有“伏见稻荷大社”的大石碑。神社供奉的是掌管农业和商业的稻荷神,很多人前来祭拜祈求农业丰收和生意兴隆。主殿后的山上立着许多鸟居,较出名的就是“千本鸟居”,鸟居多而密集,连成了幽长的朱红色时空隧道。《艺伎回忆录》当中小百合在初次遇见会长后决心成为优秀艺伎,就是飞奔至这里进行祈愿,她穿着灰色和服和木屐飞奔在鸟居隧道中的背影让人印象深刻。大社里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狐狸石像,它作为神明稻荷的使者,伶俐的模样仿佛带着非凡的灵气。因为安排了去宇治,看过几座鸟居后,我们便不再往上走,沿着小路下山了。

到车站乘JR去宇治。因为平时爱刷日剧,日剧里车站出现的频率可以说非常高了,等车时随手拍了好几张。坐上去宇治的火车,人一下就少了。我们对面坐了日本中学生妹纸,蛮可爱的,近距离观察了一下她们的校服哈哈。火车哐当哐当跑着,车窗外山川植物色彩交融,好像挂在车门上的油画。
宇治不大,宇治车站建筑也是日本平安时代风格很有特色。出站左手边有游客中心,我们在那取了一份中文游览地图。宇治是抹茶的天下,遍地都是抹茶商店。背对车站直走,就能看到多家耳熟能详的抹茶店,伊藤久右卫门、中村藤吉本店等。我们两个大路痴,本想去平等院方向,结果在中村藤吉本店门口过而不入,右拐走错路,烈日下走了一个多小时,不过顺便参观了一下当地民居。每家每户基本住着一到两层的小洋房,自家的小院落收拾得井井有条,还种着漂亮的小花,看起来十分别致安逸。作为在北京租住着拥挤不堪小房子的我,真的相当羡慕。
午餐打卡中村藤吉本店,外面看着没什么人,实则里面排着老长的队,我们大概等了一个钟头吧。排队前需要到餐厅门口的一个大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等待叫号。店里一进门右手是买抹茶和抹茶点心的地方,往里有一个小院,院子里支着风铃架,店家安装了喷雾装置,隔一段时间,顶棚上就喷洒冰凉水雾,微风伴随风铃清脆的叮铃声带来舒爽,满满都是夏天的感觉。日本人真的很会通过细节营造氛围,而往往这种氛围就会带我们走进某种想象或者回忆。我点了抹茶荞麦热面和生茶果冻,每种餐点会有一张卡片介绍如何食用。对于抹茶荞麦面的味道,我稍微有点不习惯,可能味僧汤底混合着抹茶味道感觉带有一点海腥味。生茶果冻大大好评,白玉丸子加上绵软红豆沙加上抹茶冰淇淋加上抹茶冻。特别是抹茶冰淇淋,入口茶香四溢。甜点分量有点大,一开始以为竹筒里面应该有隔层,结果是满满一桶的抹茶冻,吃得好过瘾啊。


下午溜达着去平等院。卖票的姐姐中文不错,非常努力地用中文和我交流,附送一份平等院介绍小册子。平等院的看点主要就是凤凰堂,印在5日元上的标志性建筑。
从平等院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我们决定再去看看宇治上神社。从平等院往宇治川走有条从河上过的近路,上橘桥到橘岛,再过朝雾桥,就可以直接过河,宇治上神社就在河对岸与平等院遥遥相对。宇治川相比鸭川更宽阔,河流更湍急,两岸的山峰景色非常秀丽。橘岛是平行于河岸的一个狭长小岛。朝雾桥的护栏全都刷成朱红色,在一片绿色的掩映下十分醒目。 岛上桥上都是凉风习习,吹得人很舒心,让人忍不住驻足流连。

宇治上神社修建于平安时代后期,是日本最为古老的神社,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供奉有应神天皇、菟道稚郎子命和仁德天皇。神社的本殿,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筑,被列为日本的国宝。据记载,“宇治”在以前被叫做“菟道”,也就是「うさぎのみち」(兔之道),这个神社与兔子有着不解之缘,因此便衍生出了以兔子为形象的「兎お神籤 」。神社内的御守也绣着可爱的兔子形象。在通往宇治上神社的路上,会途径宇治神社,但我们没有进去。宇治神社也有兔子元素,其「見返り兎お神籤 」也非常有名。据说,在御祭神最初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不小心迷了路,一只兔子出现了,它走在御祭神的前面几步一回头地为他引路,后来人们就将这只兔子称作“見返り兎 ”。宇宙上神社院落很小,走一圈只需要五分钟,神社周围的树木和神社的建筑极为古朴,带给人一种神秘和充满灵气的感觉。兔子签着实可爱,忍不住选了一只。签文是古日文,第一句是天皇的和歌。在此,要感谢豆瓣友邻为我翻译签文,还翻译得十分有文采,也是种难得的缘分了。
在车站周围买了一些伴手礼,就乘JR返回京都了。相比京都市区游人如织且80%是国人的景象,宇治可谓很值得去。那种宁静和安逸不就是我们逃离尘世喧嚣想要寻找的吗。
…………………………………我是京都第三天的分割线………………………………………
京都的第三天,我们去了金阁寺和岚山。本来计划先去岚山,但估摸着游客们一般都是先去岚山,我们就想避开人潮,先去金阁寺。从民宿附近有开往金阁寺附近的公交,无需换乘。
金阁寺又叫鹿苑寺,因其贴满金箔的舍利殿称作金阁,因此整体院落被称为金阁寺。金阁寺参道左右两侧,养着厚厚的植被和高大树木,像百年来看护寺院的守门人。树木看起来年纪都不小,高大得用手机无法完整地拍下一棵树。金阁寺的门票很特别,本身就是一张护身符,据说带回家中可以保佑安全、开运招福。金阁坐落在院内镜湖池南岸,可以绕着池子走一圈观其全貌。一进入口左侧有块空地,是不错的取景点。工作人员都会引导大家在那里拍完照后再顺路游览。金阁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金光闪闪,与镜湖池中的金色倒影交相辉映。据说以金阁为中心的庭园表示极乐净土,三岛由纪夫在他的小说《金阁寺》中,描述金阁寺是黑夜中的月亮,是黑暗中惟一的光明的象征,是横渡时间之海而来的一艘美丽的船。沿着参观路线行进,路边不时能看到佛像,有不少人停下来祈愿。金阁寺内最古老的建筑是不动堂,周围有占卜和卖御守的地方,还有画着一休的绘马。

金阁寺附近有一家卖艺伎元素的化妆品店,商标图案是艺伎头像简笔画。卖一些护肤、美妆用品,热卖商品有吸油纸、口红纸、补妆纸。我对补妆纸尤为好奇,想想却觉得这是个贴心的商品,一次性补妆纸避免了弄脏粉饼粉扑。真的是细心啊。

计划去岚山,结果非常不好意思的,我俩又坐反了公交。于是乘着公交来了个京都北部乘车游,往北走下鸭神社那一块大大兜了一圈。到四条河原町,我们临时起意下车吃了个午餐。看附近的网红店一兰拉面非常近,走到了才发现就是卖章鱼小丸子那家店的斜对面。拉面店都是自己在机器上下单,我选了拉面套餐和抹茶杏仁豆腐。必须要感慨,那个小隔间座位实在是太太太适合社恐单身狗了。躲在隔间里不受左右人的影响,面前挂着一个小帘子,有需要时服务员才会挂起帘子给上菜。隔间里有饮水机可以自己倒水,在单子上选择自己的口味喜好(比如要不要加辣什么的)后给服务员,先上拉面套餐。会给一个金属小碟子,用完套餐,把金属小碟子放在感应器上,才上抹茶杏仁豆腐。拉面口味很浓郁,特别点赞溏心蛋和抹茶杏仁豆腐。

岚山的嵯峨野小火车很出名,但考虑到京福电铁的岚山车站和嵯峨岚山的车站并不在一起,走起来比较折腾,买票有些麻烦,夏季又没有枫叶和雪景可以看,我们就没有计划坐小火车。结果发现,京福电铁岚山线也是一趟十分具有历史的观光车,不过不是穿行在山林间,而是途径市区到岚山之间的多个景点,体验很不错。
出车站的时候,雨已经飘了起来。岚山车站,在岚山步行街的中间位置。出车站我们选择往左走,上了渡月桥。渡月桥因龟山上皇“似满月过桥般”的诗作而得名,仓木麻衣还唱过一首歌《渡月桥~想念你~》,是电影《名侦探柯南:唐红的恋歌》的主题曲。本以为只是阵雨,没想到雨逐渐大了起来。过了渡月桥是中之岛的岚山公园,过了小岛还有一座渡月小桥。我们就在桥头一家类似音乐盒博物馆的工艺品店门口躲雨。我站在屋檐下静静听雨声,雨中的岚山真的别有风韵啊!山上雾气浮动,像给岚山盖上轻柔的面纱,屋檐上挂着一串铜铃(大概是惊鸟铃),雨水顺着屋檐流下,落在铃上,飞溅起珠帘般的水花。下雨并没有影响游人的兴致,大家都还在雨里开开心心地大步走,有一家子穿着雨衣嬉笑着步行,也有情侣亲昵地共撑一把伞,甚至有许多欧美游客笑呵呵地在淋雨。让人忍不住心里也跟着开心,真好啊,假期真好,能看一看不一样的风景真好。

因为雨并没有停的趋势,我们就打算只看一看天龙寺和小竹林。天龙寺是1339年足利幕府第一代将军足利尊氏为祭祀后醍醐天皇而请梦窗疏石国师主持建造的,寺内安放有藤原時代的释迦如來坐像。庭园借龟山和岚山之景,将贵族文化的优雅和禅宗的玄妙融为一体,是日本特别的历史遗迹。但因为天色渐暗,天龙寺只看了建筑外貌,并没有进里面。令人惊喜的是,寺院门前的枫叶已经有微微染红,十分别致。在枫叶掩映下,我还发现了保佑飞行安全的飞云观音(感慨在日本真的是有任何困惑都可以找到对口的神仙拜拜)。
离天龙寺不远,就是嵯峨小竹林。竹林深幽,随着人流一直走,然后我们遭遇了今年最大的一场雨,倾盆、瓢泼、滂沱,用来形容都不为过。大到显得有些拥挤的人流都被冲散,许多人开始往回撤退,还有人在小竹亭子或屋檐下避雨。冒着如此大的雨,我们还看了野宫神社呢。从竹林出来,我的裤子和小背包已经全部淋湿,不过雨是财气嘛,希望以后风调雨顺呀。
晚餐在天龙寺对面的稻尝试了豆腐料理,有四五种套餐可选,内容都大同小异。小碗小碟一摆,场面挺气派,有汤豆腐、豆腐皮、麻胡豆腐、豆腐糕、豆腐驴打滚(瞎掰的,长得像)、蔬菜天妇罗、渍菜、米饭。味道的确是清淡,像我这样爱吃素的都觉得味道实在寡淡,口味重的人估计不太喜欢。但有窗外景色下饭,也是吃得有滋有味。


谁曾想啊,岚山回来后,雨居然继续下了一夜。
几天下来,注意到几个有意思的细节。 日本几乎所有的车站都会播放鸟鸣声,让人在等待列车的烦躁中静下心来,颇有“鸟鸣山更幽”的雅趣。 下雨了,每家店铺都会在店前摆出一个小桶和雨伞袋,用于投放淋湿的雨伞。我们基本是一把折叠伞晴雨两用,而日本人下雨天则更爱打长柄伞,还往往是透明伞面,大概也是因为随处可投放的便利吧。

流水账写得有点辛苦,大阪的有空再写。
只为记录行程中的感受,就好像那些快乐的时光不会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