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谈
查看话题 >你喜欢甜粽、咸粽,还是人肉粽?

江心村本以扎粽为生,据说还有祭拜潮神的习俗。
1
日落西山,夜风渐凉。昏黄的路灯一盏盏睡醒,本就人流稀疏的街道越发冷清。
但街角处的槐树荫里,却慢慢地氤氲出了烟火气,间或有爽朗的笑声伴着油烟味爆开,在夜色里越荡越远。
尧尧坐在“常记夜宵”里,惊喜地大呼小叫:“哇谢老板,你们也太牛了吧,连粽子都有啊!快说说还有什么菜是范姐姐做不出来的?”
谢老板温柔地一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尧尧狼吞虎咽的样子,满眼都是宠溺。
范小姐悄悄凑过来,不满地白了他一眼,轻咬他的耳垂:“喂,我们开店有段日子了,‘客人’总是小鱼小虾,这样下去,年底考评怎么办?”
谢老板无所谓地一摊手:“你看,大鱼不是来了吗?”
正说着,一名青年举着自拍杆走进店里,他眼睛紧盯着手机,不停地说着话:“谢谢大家的礼物。今天我发现了一家特别的小店,大伙儿跟我一起尝尝他家的味道……”
一扭头,青年看见了埋头吃粽子的尧尧,转头朝柜台道:“今天是端午节,老板,也给我来一份粽子吧。”
尧尧第一次看见直播现场,好奇地凑到了屏幕前,娇憨的可爱模样引起弹幕一阵惊呼。
但其中一条弹幕引起了她的注意。
“主播又吃粽子了?去年端午的事儿你忘了?”
看到尧尧好奇的目光,青年靠在椅子上摆了个舒服的姿势,讲起了他的故事:“你喜欢吃咸粽还是甜粽呢?”
全国各地的食粽习俗各有不同,其实都有各自起源与演变,也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的已经湮灭于历史长河中,有的经久不衰,且让人不寒而栗。
毕竟,我们和它们理解的“粽子”,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2
我是一个美食博主,也有人叫我“吃播”。
和那些以“大胃王”作为卖点的人不同,我的频道,主做开箱与评测,因此也常有粉丝给我寄来各种稀奇古怪的食物。
去年端午节前几天,有一位ID为“尔夜”的粉丝发来私信,说自己家里从清代开始就是扎粽世家,以传承几百年的古法扎了一提香粽,要寄给我品尝。
这种套路我见得多了,标榜一个品牌故事,所谓给我品尝,就是想让我给他们打广告而已。我也一般来者不拒,真的美味当然不吝推荐,但如果味道欠佳,也不惮以最恶毒的语言批判。
端午节前一天,我打开直播,很快涌入了几千名观众。
“观众老爷们大家好,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们来试吃一款粽子。感谢‘尔夜’同学的投食······”轻车熟路地开场白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捞出了煮好的粽子。
盘子里有六枚粽子,个头不大,单个大概二两左右,碧青色的苇叶层层包裹住纤细的粽身。轻轻剥开粽叶,露出了酱色的糯米,紧紧团结又颗粒分明。
“正如大家看到的,这粽子似乎是经典的咸味肉粽,我个人还是更偏向于甜粽的······”
我一边和弹幕互动,一边用筷子挑破糯米,拨拉了一遍,又发现了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
这样看起来,只是普通的肉粽而已啊?我疑惑着夹起一筷子放入嘴中,仔细品尝。
“主播快说,味道怎么样?”类似的弹幕一遍遍从屏幕上刷过,可我却没有心思回复这些焦急的观众了。
太好吃了!
糯米软糯适中,黏绵的同时又Q弹有劲,酱油的鲜味中夹杂着粽叶的清香,恰到好处地中和了一丝腻味。
更重要的是,这粽子的糯米竟有一丝陈年花雕的酒味儿,而肉馅不烂不柴口感适中,浓烈的酒香和肉香满溢在唇齿间,回味悠长——简直完美!
吃完了一个,我才反应过来,连忙回复屏幕上的弹幕,却看到了一条加黑的弹幕一遍遍在屏幕上划过:“我是尔夜,主播别再吃粽子了,有危险!”
其他的弹幕大概都是“活捉尔夜老板”之类的话,我则有些不明所以:“尔夜同学,你这是什么意思?”
心里却隐隐有了猜测,不会是这粽子有什么重金属添加剂之类的吧?
尔夜没有回答,只是在弹幕里让我赶快下播。
但作为一个敬业的主播,哪怕是鲱鱼罐头这种黑暗食品也要面不改色地吃完,此刻又怎么能一言不合下博呢?
我不为所动,又拨开了一个粽子。
这次的粽子似乎不同,除了肉馅之外,还有一颗小巧玲珑的咸蛋黄。这是经典搭配了,但经过刚才的那个粽子,此刻我已经充满期待,迫不及待地夹起蛋黄。
“主播快停下!!”尔夜的焦急透过屏幕都能让人体会到。
我也有些犹豫了,尔夜这么急,这粽子不会有毒吧?
恰在这时,屏幕出现了炫目的光彩,一片片特效在屏幕上闪过——有土豪打赏了大批礼物!
“嘿,有毒也吃了!”我一狠心,把蛋黄送入口中。
牙齿咬破蛋黄的一瞬间,我似乎听到了一丝婴儿的啼哭。
那啼哭声由虚转实,由远及近,仿佛芦苇花絮挠到了耳膜······
“啪”的一声!电脑、台灯······全部漆黑一片。
好像是······断电了。
3
我站起身子,摸索着拿出了抽屉里的手电筒,打算去看看是不是保险丝烧断了。
刚走到门边,刚才的婴儿啼哭声又再次响了起来,轻轻地却让人无法忽视。伴随着哭声,还有一个温柔女声的哼唱,听不清歌词,但似乎是摇篮曲。
我记得周围邻居里没有带孩子的年轻妈妈呀!我咽了咽口水,有些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推开了门。
一脚迈出,手电筒的光芒照去,眼前的场景令我窒息——
苍茫的大江上一片肃杀,月光伴着浪花翻涌,波光粼粼。歌声与哭声,正是从江上传来。
我来过!这里是钱塘江!
对面是船上的渔女吗?我下意识向江心地一步步走去,冰凉刺骨的潮水渐次淹没了我的脚踝、膝盖、腰部、胸口······我猛地反应过来,想要返回岸边,却发现身子已经完全不受控制,只是机械般继续走着。
很快,潮水就淹没了我的头顶。
我能做的,只是在入水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拼命集中注意力,试图夺回身体的控制权。
正挣扎着,一团暗青色的竹笼随着潮水漂到我眼前,透过竹篾间的缝隙,能依稀看到其中有个娇小的人影,似乎是个闭着眼睛的姑娘。
从那泡得发白的身体,谁都能看出是一具尸体。
虽然好奇,但此刻我已经快憋不住了,胸口像要爆炸一般刺痛,想要夺得身体的自主权浮上水面,我只能任由竹笼从身前漂过。
擦肩而过的瞬间,我瞥了一眼竹笼里的女尸——她却忽然睁大了眼睛,一对似要凸出的眼球正死死盯着我。
婴儿的啼哭声愈发刺耳起来,我尖叫一声,从水里跃了出来,眼前忽然一阵亮堂,我甩着湿漉漉的脑袋看向四周,哪里有什么钱塘江,哪里有什么女尸?
此刻我正站在卫生间里,洗脸池的水溢得满地都是,水龙头也“哗哗”地流着。
刚才,我竟然自己把头伸进水里,差点把自己淹死!
屋子里灯火通明,根本没有断电。
我回到卧室,直播也在继续着,观众已经流失了大半,剩下的都在弹幕里不停地问着:“主播怎么突然走了?”
我向大家道歉后关掉了直播,打开录制软件查看刚才发生的事情。
摄像头完整记录下了一切:十分钟前,我把蛋黄夹进嘴里,面无表情地咀嚼了几口,然后一言不发地站起来,拿起手电筒走出了门······
我给尔夜发去了一条私信:“这粽子到底怎么回事?”
很快,他回复了我:“你吃的那几个是祭祀钱塘江潮神的,生人不能食用,应该投入大潮之中。我一时疏忽,寄错了粽子,直到今天才发现。”
我有些生气地质问:“潮神?你在逗我吗?我去过钱塘江旅游,大潮只在中秋时节发生,现在才端午!”
尔夜似乎并不心虚:“在我们村,端午就会来潮。这不是重点,现在唯一的补救办法,是你带着粽子来钱塘江重新祭祀,祈求潮神原谅。粽子是我寄错了,但我已经劝你了,你如果不听,后果自负。”
我坐在床边吸了半包烟,终于下定决心,订了一张前往浙江嘉兴的车票。
4
宁静的小村落里,弥漫着扑鼻的粽香,家家户户门口都摆着大盆泡粽叶。
但节日的气氛却没能冲淡笼罩村子的愁云。祠堂里,男女老少吵成一团。
眉发花白的老者咄咄逼人:“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灾年抗不过去,难道非要全村一起饿死才甘心!”
络腮胡男人终于叹了口气,一挥手:“就这么办吧。”
一群人出了祠堂,浩浩荡荡地来到一户人家,敲响了大门。
风韵迷人的少妇走了出来,荆钗布裙也遮不住姣好的身段:“族长,我家里最后一点糯米也交出去了,实在是没有余粮了。”
老族长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看得她有些不自在:“委屈你了,三娘。”
说罢一挥手,几个壮实的后生扑了上来,用麻绳将少妇牢牢捆住。
少妇一瞬间意识到什么,拼命挣扎着:“族长,不要啊!一定还有别的办法,求求你放过我!”
看到大家不为所动,她将求助的眼神投向了络腮胡男人:“叶老二哥,你救我,你救我啊!”
叶老二揪着满脸的络腮胡,往返踱步,刚想对族长说些什么,却被打断了。
“你和三娘的事,我可以当做不知道,”族长的眼神带起了几分厉色,“或者说,你想陪她一起?”
叶老二犹豫再三,终于闭上眼不忍再看,耳边只剩下少妇被拖走时凄厉的惨叫声:“姓叶的,你个负心汉!你会遭报应的!”
江边,全村老少排着队,依依不舍地把家中最后一些糯米倒入竹笼中。这竹笼编制得极为精巧,透过缝隙隐约能看见其中的物事,但又不会漏出一粒糯米。
竹笼里坐着的,赫然是刚刚被捆住的三娘。
她嘴被粽叶封住,一边无力地呜咽,一边惊恐地看着糯米从头顶不断洒下,一点点淹没自己。
“时辰到,祭潮神!”族长中气十足地大吼一声,几个强壮小伙将竹笼封口,一步步抬到了龙舟上。
竹笼有些摇晃,想来是三娘惊恐之下在拼命挣扎,但除了搅动糯米发出“沙沙”声之外,什么也改变不了。
叶老二此刻一身彩衣,身姿挺拔,带着十几个小伙坐在龙舟上严阵以待。竹笼一上船,他痛苦地回看了一眼,迅速转身立在船头,敲响了手中的锣鼓。
十几名个伙一起发力,龙舟飞速向钱塘江中心驶去。
龙舟到达江心的同时,老族长挥动手中巨大的五彩绳,叶老二却停下了锣鼓,似乎有些犹豫。
老族长把五彩绳挥得猎猎作响,才把他拽回现实,终于,叶老二一咬牙,接过同伴递来的雄黄酒一饮而尽。
“献肉粽!请潮神!”
一声大吼,满载糯米与三娘的竹笼被抛入江中,压起几大眼气泡,渐渐沉入水里。
待一切归于平静,龙舟才返航。迎接他们的是全村人的欢呼声。
祭祀成,这个灾年有救了。
“啊——”我从梦中惊醒,满头是汗。深吸几口气,将目光投向车窗外,已经可以看到钱塘江的影子。
快到了。
可我的思绪还留在刚才那个梦里。
肉粽,肉粽······
5
“江心村?”出租车司机皱着眉头,半天才摆摆手,“没听说过,嘉兴没这么个地方。”
我一愣,尔夜明明是这么告诉我的呀。见我不信,司机打开导航,现场搜给我看,果然是一片空白。
“那您想想看,有没有读音类似的地方?应该是在钱塘江边上。”
司机想了想:“这样吧,我送你去盐官镇,那里是离钱塘江最近的地方。”
他顿了顿,又自顾自嘟囔了一句:“还没到观潮的时候,也不知道来干嘛。”
我苦笑一声,谁想来啊。
无奈的是,沿着江边问了一圈,也没人听说过江心村这个地方。
天色渐晚,我只好先找家餐馆解决晚饭。等上菜的时候,我打开软件,想再私信问一下尔夜,却发现了惊人的事。
聊天记录里,根本找不到这个人!
怎么回事?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完全找不到这个人出现的踪迹,如果不是随身带着的粽子,我几乎以为之前是我的幻觉了。
江心村不存在,尔夜也不存在,那我遇上的这件事要怎么解决?
就在我纠结的时候,饭店老板端来了几个碗:“先生,最近端午节,我们送你几个粽子。嘉兴肉粽天下闻名,一定尝尝!”
我脸色一变——开玩笑,这时候我哪里还敢吃粽子?但又不好推辞,只得接过粽子放在一边,顺口问道:“老板,你知道江心村吗?”
不等老板回答,隔壁桌的一人突然抬起头:“你问江心村做什么?”
我转头看去,那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身上带着几分书卷气,吃粽子时也颇为文雅。
老板笑道:“这是县方志办的李主任,负责管理县志的。你要找什么地方,问他准没错!”
我连忙招呼老板:“李主任的饭钱我付了!再给我上几个好菜,烫一壶黄酒。”
说完,我端着碗筷坐到了李主任的对面:“能和我讲讲江心村吗?”
“没什么好讲的,”李主任摇了摇头,“晚晴时期就毁于大潮了,也就我这种闲人才在县志里看见过这么个名字。”
“晚晴?那不得一百多年了?”我愣住了,“可我朋友说他就是江心村的人······”
李主任笑了笑:“不信?行,我给你仔细讲讲。”
江心村本以扎粽为生,是有名的粽子村,据说还有祭拜潮神的习俗。
但有一年端午,却被大潮冲垮,全村无一幸免。据说,这种大潮提前到端午爆发的情况,千年难得一遇。
恰好那一年闹饥荒,没人愿意出门,所以外人直到三个月后才发现了这件事。江心村也就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祭拜······潮神?我突然想起了梦中所见。
那个村子,难道就是江心村吗?
“那李主任,您知道有种专门祭祀的粽子吗?”
“祭祀······很多啊,传说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不就把粽子投入汨罗江祭祀屈原吗?”李主任想了想,又说,“对了,县志记载江心村在祭祀潮神的时候,就会扎祭神的肉粽,投入江中保佑平安。不过这种手法已经随江心村一起失传了。”
我犹豫了一下,又问道:“如果误食了这种粽子,该怎么办?”
李主任哑然失笑:“吃就吃了呗,粽子而已,难不成真有潮神吗?”
看来他也不清楚。我叹了口气,向李主任道谢后准备走人。
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您听说过活祭吗?就是用人扎成粽子投江······”
看到李主任摇头,我转身走出了这家店。
回旅店刚刚睡下,我就又听到了婴儿的的声音从卫生间传来。我害怕极了,却又无比好奇,于是穿上拖鞋,打开所有的灯,一把拉开卫生间的门。
下一秒,汹涌而来的潮水淹没了我,我被浪涛席卷,在水中挣扎翻滚,好半天才勉强维持住身形。
放眼一看,眼前的一幕把我惊呆了。
阴暗的水底,密密麻麻悬浮着几百具死尸,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面色惊恐,死状狰狞。老族长、龙舟水手、抬笼青年······
江心村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在这里!
江心村一夜之间毁于大潮······果然如此!
这时,一具暗青色的竹笼从尸群中漂出,浮到了我的面前。透过竹篾间的缝隙,女尸的面容清晰可见,是三娘!
百年时光,竹笼中的糯米早已腐烂消失,但这几百具尸体为什么还栩栩如生呢?
随着竹笼漂出,尸群突然躁动起来,一具具村民尸体开始挣扎,眼睛也一双双睁开。
我分明看见老族长失去血色的嘴唇一张一合,口型是清晰的两个字:“救我!”
氧气越来越少,我几乎快要憋不住了,一旦开始呛水,我必死无疑!所幸,这次我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立刻全力向水面游去。浮出水面的一瞬间,我依稀看到了一处堤坝。
下一秒天旋地转,我甩甩脑袋,发现自己正从旅馆的浴缸里钻出来,身下是满满一缸清水。
我刚才,差点又把自己淹死在卫生间。
但我已经找到了线索!
我立刻打开电脑,通过街景地图对比刚才见到的那处堤坝,很快确定了地点。
……
作者|川戈
阅读完整版欢迎移步微信公众号【惊人院】(ID:jingrenyuan),微信后台回复【6257】即可
每天一个非正常故事,你爱看的奇闻、热点、悬疑、脑洞都在这里。
喜欢的话不如点个赞再走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