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老师的困境
我有一位老师,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她真的很好,好到我们不愿去伤害她,但是她也因此很累很容易失望,受伤。她人很好,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老师的样子,我想知道为什么。 我这个人对老师缺少天然的尊敬。除非老师的个人能力强大到让我敬佩(包含素质,性格,特点),否则,我对老师都感觉像是陌生人。不会因为职业或者知识多一分,也不会因为狂妄无知而少一分。只会像尊重朋友一样的尊重老师。 之前网上有一个问题一直很火,学生付费老师工作,为什么学生应该要更尊敬老师。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刚好能够解决眼下的问题。 就是,把教师这个职业与教师本人的特点区分开来。题中的尊重是指,在正常范围外溢出的尊重,而不是没有素质的那种不尊重。我的答案是,正常范围的尊重是属于职业的,而溢出的尊重是属于教师个人的。 什么是职业和个人? 职业就是在自己能力与责任范围内认真工作关爱学生的老师,也就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这同所有劳动者一样值得尊敬。而尊重个人是指,老师本人的高尚品质和强大的个人能力,包含在面对利益的时候能坚守道德。好老师值得尊重,同所有兢兢业业的劳动者一样值得尊重,而值得更加尊重的人和那些牺牲奉献的英雄一样值得更加尊重。但这些并不是强迫老师这个职业应该去做的事情,这是个人的选择。所以老师只是个职业,而不具有神圣性。神圣的是英雄本人。如果强加这种事情,就成了对老师的道德绑架。 所以回到刚才的问题,老师受雇工作,学生交钱上课,为什么学生应该更加尊敬老师。答案是完全没必要。但是如果你被老师的个人魅力所吸引,那就是你的心甘情愿了。 弄清楚这个,再看我的那位老师就很容易了。为什么她会感觉到很累?因为她把自己的善良,责任心,和对职业的使命感束缚给了老师这个职业本身。她认为这是应该做得,而不是她主动奉献的。所以遇到不听话的学生时,她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而不是不再对这个学生有更多关照。 所以对于能理解自己努力的人,无论付出多少都可以,对于不理解,甚至对抗的学生,适当的放弃,只做好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够了。如果有一天他们能够认清楚的话,还能够接纳他们就够了。剩下那些很多很累的事情,就放下吧。 抛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我的这位老师已经是以为尽职尽忠的好老师了,只是很多学生体验不来,领会不到她的苦心。所以感动这种方法并不完全有效。那么还有一种,就是敬佩。 敬佩最好的手段就是坚持,坚持的人最容易被尊敬。其次是成果,有显著的成果更能让人信服,因为语言总是有些无力。 敬佩之后是平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关系。举个例子。 高中时候,我每次希望和老师探讨问题的时候,还未说完,就会听到这样的话“你这就是……你该……”,这时得到的往往都是一种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却无法接受的解释,因为这是一个换任何一个人都能说出来的东西。正确但没有价值。我想是因为,我表达困惑是希望获得沟通,通过沟通来获得建议,可是却成了无休止的被人输出价值观的故事。这是最大的不平等。当然我的这位老师因为性格原因,不会这么强势,但是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学生。 老师固然因为年龄,经历等原因比学生经验丰富。但是这不是不平等交流的理由。在人生这条跑道上,老师跑了一千米,而学生跑了五百米。老师固然有五百米的优势,但是那是属于老师那条赛道上的优势,而不是旁边学生山路赛道上的优势。相互借鉴才是平等。具体的做法就是,经历可以分享,但是经验和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要做到两点。一,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经历的人,不能因为早走了几步就把价值观强加于人。二,与其让学生感动,不去让学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