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成年人的哭泣
查看话题 >精神遭难,身体会哭,我被抑郁症改变的人生
如果不是去年那张医疗诊断单,我以为我会沿着别人眼中的成功道路继续狂奔下去。
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从没有同伴压力,一直给同伴“同伴压力”。我阅读、思考、感受和表达能力都不错,所以学习和成长之路十分顺利,知道怎么取悦老师,讨好家长,吊打对手和敌人,以及与我想要结交的人成为朋友。
武大毕业后,我来到深圳,迈入金光闪闪的VC行业,职场之路依旧顺遂。24岁时,我便成为了明星投资经理,我负责的项目创造了一年退出回报率超过5倍的业绩。好几个公司向我抛来橄榄枝。我加入了一家准上市科技公司,担任部门总监,深受器重,参与几十亿金额的交易项目。
生活上我也从未落后于人。我乐意享受,到处旅行,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对吃喝玩乐的花样如数家珍。我会打个飞的去越南吃一碗河粉,也会漂洋过海看一眼我钟情的电影取景地。
我享受着父母和亲友以我为荣的骄傲感,也享受着众人的或羡慕或嫉妒或怨恨的目光。毫不夸张地说,我年纪轻轻,是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生活的剧变发生在去年春天。一个阴雨绵绵的黄昏,紧张、漫长的管理层会议终于就要结束,我抬头,透过二十几楼的写字楼落地飘窗,看到大厦外面,向晚的天空中正飘着雨,一种怅怅然的落寞感油然而生,便很想吃火锅。我打开微信,问朋友A,吃火锅吗?她说已经叫了外卖。我又问朋友B,她说刚刚和人约好。
我的情绪突然失控,如脱缰的野马和毫无预警的山洪,我像婴儿一样嚎啕大哭起来。我身边还有一群同事,他们面面相觑、神情失色,那是一场严肃的公司战略规划会议。我冲出办公室,在楼梯间找了个角落,继续哭,哭了足足半个钟。
可是一场大哭并没有舒缓我的情绪。我身乏,头疼,困顿,疲倦,委屈感难以自抑。我惊慌失措,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回事。
就这样,我来到了南山医院。体检科医生一番诊断,没有查出我有任何身体疾病,建议我去心理科诊断精神状况。
诊断单上的结论是,女,26岁,中度抑郁症。结果让人难以置信。
抱着诊断错误的侥幸心理,我求助了我在财新周刊实习期间的领导张进老师——一个曾经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三本抑郁症著作的作者、抑郁症自媒体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的建议下,我去了康宁医院综合精神科,做了一次更为细致和专业的检查。
结果依然是,女,26岁,中度抑郁症。
我不停追问医生,为什么我会得抑郁症呢?我的人生很完美,我性格也很开朗,我无忧无虑,我应该是全天下最后一个该得抑郁症的人啊。然而,医生的回答肯定而确信,在他耐心列举的医学数据前,我根本无力反驳。
初夏的阳光已然炙热,草木繁茂地生长。康宁医院的外面,市井间车流人涌,嘈杂声响挤压着医院的一方宁静。我握着检验报告走在医院的过道,心情仿佛跌倒冰窖。
我彷彷徨徨地,好像走在一片废墟上。废墟中,满是四分五裂的我自己。我的光鲜亮丽,我的骄傲成就,我经历过的人间繁华,我走过的五湖四海,如同摔落地面的花瓶,化作碎片,散落一地。
我陷入情绪失控的深渊,一个人窝在屋子里,连续几天都无法出门。仿佛身子有几百斤重,重重地压在床板上。我无力动弹,连想喝口水,都没有力气。
是求生欲,让我挣扎着最后的气力,努力打捞生命里的美好回忆。
我回想起,小时候无数个孤独的寒暑假,一个人坐在新华书店的地板上,从早到晚的读书,忘掉时光流逝,不顾天荒地老。那种纯粹的快乐,好像远离我好久了。
我脑袋里浮现,那条办公室走去咖啡馆买咖啡的路上,如同过去几年无数个工作日的下午。在咖啡香气里和咖啡馆与我无关的喧闹里,内心无比纯净,无比安宁。

我想到自己曾经到访过的一个个美术馆、博物馆里。因为热烈的美,因为新奇的怪,忘乎所以地,拍手作歌,痛哭流涕。
记忆,美好的记忆,美好而纯粹的记忆,让我贪恋这人世间。我想要活下去,服药。
药物的帮助下,我的身体逐渐恢复,心灵镜像似乎也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除尘。我听到了内心深处的呼唤。我想要的并不是别人定义的成功和幸福,迄今为止的“成功道路”让我感到厌倦,我想要去自定义成功道路。
我喜欢咖啡、阅读、艺术,喜欢有选择和思考的生活态度,喜欢富有仪式感的空间,渴望做真实的自己。
我想从事一份超越赚钱本身的事业。我希望越来越多人爱上喝咖啡,我希望做出很棒的文化客厅,让同频的人遇见同频的人。
我无法拒绝这一理想事业的召唤。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我脑袋里的咖啡,不是现今大众眼中的苦的提神饮品,也不是孤芳自赏小众群体所谓的高逼格,而是口味香气丰富且提神愉悦的日常生活伴侣。
我脑袋里的文化客厅是咖啡馆,不是单纯卖咖啡的饮品店,是一种作为人文社区的咖啡馆。这里会有思想交锋,沙龙研讨;这里会举办画展,评选文学奖;在这里,人们还可以谋划商业点子,实现文化、服务产品的交易。
我愿意多些自律和谦卑,一点点拆掉咖啡饮用的高墙。我想把咖啡的元素,坚果、咖啡树、豆子、水果、花、草、果木等咖啡的香气设计到包装袋子,让没有喝过咖啡的人,以一个生动有趣的方式,接触咖啡。
我希望在别人眼中的文化沙漠里建设绿洲,为渴望灵魂歇息和思想碰撞的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文化客厅和活动空间。我想给学习金融和法律知识的年轻人,准备真正有用有趣的沙龙和课程;我还渴望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留出几面展示画作的白墙,让普通人轻松欣赏到杰出的艺术作品。
我憧憬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有你咖啡,unicoffee,提倡“being unique is super cool”文化。我希望我是独一无二的,每一杯咖啡也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客户亦然。所以我设计的logo是,一个咖啡杯子里跳出来的独角兽。

说干就干。很快,我就找到了和我同样热爱咖啡、文化、艺术、正义感、智识的合伙人。我们抛下了安稳的工作和生活,辞职,放弃激励,拿出了全部积蓄,全身心地投入创业状态。
我们注册公司,获得天使投资,设计logo,包装,组建团队,寻找门店,搭建供应商体系,迈入全新的行业。

想做和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时间怎么都不够用。我几乎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十五个小时。
这条创业狂奔之路,一点也不光鲜,一点也不亮丽。为了节约成本,砍掉阿姨,我自己带头扫厕所,为了研发新品,我到处寻找灵感。员工不愿意干的活,我干。公司没钱的时候,我垫。开门做生意,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我被威胁过,被勒索过,被讹诈过。
我经常被亲戚朋友质问为什么要去卖咖啡,要去做活动,又累又不赚钱。
然而却正是全身心投入到这份又累又不赚钱的事业,超越赚钱本身的事业,我发自肺腑认同和爱好的事业,让我的身体快速恢复。我的快乐感知能力逐渐回来,我对药物的依赖逐渐降,渐渐,我基本感知不到病情的困扰。我学会了跳钢管舞。我去打了耳洞。我认识了许多有趣的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我的生命真真切切被创造充满,我第一次感受到真实的幸福,不是山珍海味,不是领先别人,而是事情按照自己理想和期待的样子,一点点前进。
想起电影教父里的一句台词:the mind suffers, the body cries out(精神遭难,身体会哭)。我很感谢那场疾病,那次身体的哭泣,洗涤了我心灵上的灰尘,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真我欲望,驱动我走向梦想的小路,路上飘满咖啡香气,和我想永恒为之的事业。
